【边城故事】公刘在芮鞠(3)

文摘   2024-11-04 09:15   甘肃  



    


公刘在芮鞠


在华夏文明的早期历史中,公刘作为周族的先祖,被誉为农耕文化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在崇信县芮鞠一带的事迹,不仅载于史册,更深深烙印在当地百姓的心中,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传奇。以下是关于农耕圣祖公刘在崇信芮鞠的几则奇闻逸事,它们生动地展现了公刘卓越的领导力、深邃的智慧和对农耕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初,周族的生存环境恶化,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公刘带领部众迁徙至今天的崇信县芮鞠之地。这里的气候温和,水源充沛,非常适合农耕。公刘凭借着对地形地貌的敏锐观察,指导族人开垦荒地,建造房屋,逐渐将这片蛮荒之地变成了安居乐业之所。公刘选择芮鞠作为新居的决策,展现了他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在芮鞠定居后,公刘不断探索改进农耕技术。他教会族人使用骨耜翻土,用石镰收割,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公刘还倡导轮作休耕制度,避免土地过度开发导致的肥力下降,保证了粮食的持续稳产。他还引入了水利灌溉系统,确保了作物在干旱季节也能茁壮成长。这些创新措施,使周族的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奠定了后来周王朝经济基础的强大基石。

公刘深知和平共处的重要性,他努力调解各部落间的矛盾冲突,提倡以德服人而非武力征服。在他的领导下,周族与周边民族建立了友好关系,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技术互通,增强了族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公刘的外交策略,不仅维护了区域内的稳定,也为后世树立了处理民族关系的良好典范。

公刘重视礼仪教育,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大美德的培养,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他设立学堂,亲自授课,教导族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诚实守信,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刘的尚礼重义思想,深深影响了周族的道德观念,成为后世儒家学说的重要源头之一。



公刘秉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关心民众疾苦,轻徭薄赋,鼓励生产,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他经常亲临田间地头,与民同耕,体察民情,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戴。公刘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政治哲学,对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刘在崇信芮鞠的事迹,不仅是周族早期历史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开创性的农耕实践、先进的管理理念、崇尚和平的态度以及高尚的品德,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公刘的故事,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坚持科技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公刘,这位周族的先祖,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重要推手。在甘肃崇信县的芮鞫(今芮鞠),留下了他许多令人称颂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公刘卓越的领导才能,还体现了他对农业发展、社会治理及道德伦理的深刻洞察。

公刘在崇信芮鞠的故事——

在周族面临严重生存危机时,公刘毅然决然地带领族人从豳迁徙至芮鞠。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十分适宜农耕。公刘亲自勘察地形,精心规划布局,指挥族人建设新家园。他倡导合理分配土地,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耕种,从而激发了族人的生产积极性。公刘的睿智选择,使得周族得以在芮鞠安定下来,开启了繁衍生息的崭新篇章。



公刘深知工具革新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引进和改良了一系列农具,比如骨耜、石镰等,极大地提升了耕地效率。同时,他推行轮作制度,避免土地过度疲劳,维持土壤肥力;建立灌溉体系,有效解决旱涝灾害,保障农作物生长。公刘的技术革新,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还为后世农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刘高度重视道德教育,认为礼仪规范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他设立乡学,亲自授课,教导族人遵守孝悌忠信的基本准则,形成了浓厚的儒家思想氛围。在公刘的引领下,芮鞠的百姓养成了谦逊有礼、和睦共处的社会风尚,这对于促进族群内部的和谐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刘实行一系列民本政策,包括轻徭薄赋、救济贫困、奖惩分明等。他经常巡视农田,询问民情,亲自参与农事活动,与百姓打成一片。在自然灾害频发时,他会组织赈灾,确保无一人挨饿受寒。公刘的公平治理,使得芮鞠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公刘深知与其他部族和平共处的重要性。他主动与周围民族建立友好关系,开展贸易往来,交换物资,共享农耕技术和文化成果。在公刘的努力下,周族与周边各族的关系日益融洽,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后来周朝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基础。

尽管致力于内部建设,公刘也没有忽视外部威胁。他加强军事训练,修筑防御工事,确保芮鞠不受外来侵犯。在几次边境冲突中,公刘亲自率军抵抗,保护了家园的安全,赢得了族人的敬佩和拥护。

公刘在崇信芮鞠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传奇经历,更是一部生动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他的智慧和胆识,不仅帮助周族度过了艰难时期,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激励着无数后来者继续探索和创造。(王知三  关瑞娟 撰文)



作者简介:王知三,名举章,男,生于1946年,甘肃静宁人,退休人员。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学、文史地理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热爱民间文艺,钟情民俗文化,一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著作等身,编著字数达到二千多万字。到目前为止,其撰写的文学、民间文艺、地域民俗、民俗学理论等著述130部,已经出版95部;发表、展演、播映新闻、摄影、论文、民俗、民间文学、广播文艺、电视专题片千余件,先后有百余件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县表彰。帮助四十多人完成了职称晋升和学业。上世纪末曾担任静宁县文联常务副主席,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原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顾问,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中国环县道情皮影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和平凉市、静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关瑞娟,女,崇信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现为崇信县政协委员、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崇信县文化和艺术、新闻出版界委员工作室负责人,陇东(崇信)民歌市级传承人,甘肃省民协会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关陇文化民俗研究会理事,崇信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崇信县诵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平川文艺
平川文学艺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