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故事】晴雨楼和烟雨楼(11)

文摘   2024-11-14 00:00   甘肃  



    


晴雨楼和烟雨楼


在崇信县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矗立着两座历史悠久的楼阁——晴雨楼与烟雨楼,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敬畏天地的真实写照。这两座楼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动人心弦的神话传说,至今仍在百姓口中流传,成为崇信县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晴雨楼,天赐良辰。晴雨楼坐落于县城的东南角,相传是由一位古老的天神——青阳所建。青阳神掌管着风雨雷电,他怜悯世间农人耕作艰难,常常因无法预知天气而遭受损失,于是便在一夜之间建造了这座楼阁。晴雨楼拥有神奇的能力,它能够感知未来几天的气候变化,每当天空将晴,楼顶便会发出温暖柔和的光芒;若是雨季将来临,则楼身会被一层淡淡的雾气环绕,以此警示乡亲们提前做好准备。


据说,有一位老农李伯,一生务农勤恳,但却总是在播种季节遇到连绵阴雨,导致收成不佳。在绝望之际,他听闻了晴雨楼的传说,便虔诚地前往祈求指引。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观察到晴雨楼的变化,李伯便能准确预测天气,及时调整耕作计划。自此,他的农田再也没有受过自然灾害的侵扰,年年获得丰收,被誉为“天助之田”。
烟雨楼,仙界恩泽。相比之下,烟雨楼则坐落在县城的西北部,它的来历更为神秘莫测。相传,烟雨楼是仙女瑶池所赠予人间的礼物,用以调节气候,滋养万物。每年春夏之交,烟雨楼都会释放出细密的甘露,滋润着周遭的土壤与作物,即使在干旱时节也能保证水源充足。尤其在夜间,整座楼阁被轻柔的银光笼罩,犹如仙境一般,引得无数诗人墨客驻足吟咏,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有一次,连续数月的干旱威胁着整个县域的生存,农作物干枯,河流几近断流。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烟雨楼忽然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辉,随之而来的是连绵数日的细雨。这场雨不仅解除了旱情,还带来了异常丰饶的收成,人们欣喜若狂,将这一年称为“仙赐丰年”。从此以后,烟雨楼成了当地人心中神圣的存在,被视为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


晴雨楼与烟雨楼不仅体现了先民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尊重,更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无尽的憧憬。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两座楼阁见证了无数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成为了连接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晴雨楼和烟雨楼上,它们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古老而又永恒的故事,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要敬畏自然,珍惜每一寸土地的馈赠。
如今,虽然科技发达,气象预报精准无比,但在崇信县,人们仍然保留着对晴雨楼与烟雨楼的传统崇拜,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总会举办仪式表达对这两座楼阁的敬意。它们已成为崇信县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激发着后人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时,不忘初心,珍视与大自然的每一次亲密接触。
(撰文:王知三 关瑞娟/摄影:朱双双 关惠文)


作者简介:王知三,名举章,男,生于1946年,甘肃静宁人,退休人员。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学、文史地理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热爱民间文艺,钟情民俗文化,一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著作等身,编著字数达到二千多万字。到目前为止,其撰写的文学、民间文艺、地域民俗、民俗学理论等著述130部,已经出版95部;发表、展演、播映新闻、摄影、论文、民俗、民间文学、广播文艺、电视专题片千余件,先后有百余件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县表彰。帮助四十多人完成了职称晋升和学业。上世纪末曾担任静宁县文联常务副主席,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原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顾问,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中国环县道情皮影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和平凉市、静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关瑞娟,女,崇信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现为崇信县政协委员、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崇信县文化和艺术、新闻出版界委员工作室负责人,陇东(崇信)民歌市级传承人,甘肃省民协会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关陇文化民俗研究会理事,崇信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崇信县诵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平川文艺
平川文学艺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