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关于《沂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的通知》的图文解读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文章,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高水平、专业化的非遗传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二、出台目的
本次名录的公布旨在推动我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社会氛围,充分展示沂南县非遗的保护传承成果。
01
穆柯寨的传说
穆柯寨原址位于依汶镇大河圈村,是穆桂英和父亲穆羽占山为王的山寨。相传,当年穆桂英的父亲穆羽老家本不在这,是为躲避县官霸占其定亲女子,被迫抛弃了县衙的差事,带着心爱女子离开家乡,辗转来到北大山山前,看中了这个地方,就在此地落了脚安了家,生下穆桂英和两个儿子。今天的大河圈村还有一个不大的土堆,当地人一直称其为穆家寨。穆羽去世后,被埋葬在了穆家寨后边的山坡上。这座古墓一直存在着,早年间墓前碑还能看出模糊字迹“穆家寨”“天王”“穆羽”等。村庄西南方向还有穆桂英的两个哥哥,穆龙、穆虎的墓,并有墓碑残存。民国时期村子的曾用名还是穆家寨,村民现在依然把村子前后称之为寨前和寨后。
关于穆柯寨的传说故事有很多,主要有穆桂英和杨宗保的爱情故事、穆桂英骑马点将、穆桂英哥哥坟墓的故事及穆桂英取“祥龙木”大破天门阵等。穆柯寨的传说千年传承,主要表现不怕牺牲、忠于国事的精神。
02
九鼎莲花山的传说
在砖埠镇的南黄埠和岳庄之间,有一列南北走向的山岭,是蒙山向东抵达沂河、蒙河的最东南余脉,当地人称之为九鼎莲花山。山上建有玉皇大帝庙,庙内分为玉皇殿、奶奶殿、三官殿等三个殿,九鼎莲花山的传说就诞生于此。
九鼎莲花山的传说,是沂南及其周边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经过世代民间故事传人的讲述、加工、改编而形成,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流传广泛。有九仙女的传说、三女孝父的故事、牛腿缸的故事、金马驹子的传说、唐王李世民东征的故事等传说故事,九鼎莲花山传说通俗浑朴、明朗扼要、雅俗共赏,内容以劝人向善,赞扬真善美为主,对弘扬和提倡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沂蒙劳动群众用心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愿望。
03
孟氏泥塑
孟氏泥塑属北方泥塑,是在沂蒙山区庙宇泥塑神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为当地一些寺庙制作神祇塑像,原料则取材于岩石缝隙里面的黏性极强的黄泥,晒干、研磨之后搅拌均匀,加水成泥,反复揉制,经设计造型、制坯、晾干、磨拭加工、涂粉、着色、涂胶等工序而成。
孟氏泥塑经传承人的不断创新,在传统的黄泥中均匀加入棉花纤维,大大降低了泥塑开裂度,提升了泥塑的原料品质,同时也拓宽了泥塑创作的题材,融入了现代雕塑理念,创作出的作品色彩艳丽、厚重,线条简练粗犷,造型古朴夸张,艺术风格独特,题材多源于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戏曲等,种类繁多,形象生动。
04
南长汪舞龙
舞龙是一项集娱乐、竞技、健身于一体的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生动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要特征。南长汪舞龙动作统一协调,矫健有力,步伐多变,配合激昂的民间音乐,通过8字舞龙动作、快速跑斜圆场、小五花、大五花、跳龙门、二龙戏珠、龙抬头、金龙腾空、金龙盘柱等套路穿插交替快速紧张地进行,展现出龙的威武与灵动,气氛热烈,催人振奋。同时,舞龙还承载着祈福、驱邪等民俗寓意,舞龙活动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05
蒲扇制作技艺
蒲扇是扇子的一种,用蒲草编制的蒲扇是沂蒙山区农家必备的用具。蒲扇制作技艺在沂蒙山区村民中代代相传,以蒲草为原料,经晾晒、裁剪、布经、劈经等工序,使用“挑二压二”法,人字纹编织而成。蒲草根部成把相拥,向尾部分叶相互交叉旋转编制,在扇面的中心圆偏外位置融入独特的编制工艺形成燕子窝状,经由这种编织技艺而成的蒲扇成品呈扁圆形,质轻价廉,美观实用,使用时带有淡淡的蒲苇清香,是一种古老天然的夏秋季纳凉出行伴侣。
06
肖氏清真月饼制作技艺
肖氏清真月饼的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沂南县回族群众特有的传统美食技艺。每年中秋佳节将至之际,选用当季新鲜小麦粉,配以花生、芝麻、南瓜籽仁、葵花籽仁、核桃仁、红豆、绿豆以及红枣等馅料,采用花生油开酥。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揉面、擀面、包酥、开酥、叠层、包馅、压模、成型等工艺,烘烤出层层叠叠、质地酥脆的清真月饼。
经过四代手艺人的传承和创新,肖氏清真月饼的品种从原来单一的酥皮五仁月饼,逐渐增加至酥皮素油、广式月饼、冰皮月饼、椒盐月饼以及各种无糖系列,口味也达到了几十种。肖氏清真糕点制作技艺复杂,工艺精细,选料用心,配料精准,制作精致,时间控制严格,产品形美味佳,营养丰富,具有酥、脆、香、甜的特点,备受当地群众喜爱。
07
香囊制作技艺
香囊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香囊又叫容臭、香袋、香包、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用精美丝线布包,内装中药香料制成,佩戴香囊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端午节戴香囊既有避邪驱瘟之意,也可以做点缀装饰之用。
沂蒙本地妇女制作的香包,多用彩色的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传统香包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松鹤延年、喜鹊闹梅等,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香包内装香草、清香扑鼻,具有避邪驱病、祛灾免难、平安吉祥之意,是人见人爱的佳品。
08
灌汤包制作技艺
灌汤包是一种汉族群众传统特色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水、猪肉、高汤等。外形精美,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品尝时真正做到吃面、啃肉、喝汤,达到三者的统一,且因面薄、肉香、汤浓而广受欢迎,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特色小吃。
灌汤包创始于清朝后期光绪年间的皇宫御膳房,由御厨殷桐所创,后因朝廷衰败离开皇宫,隐姓埋名在乡间开了一家包子铺。殷桐以水打馅,使用开水烫面,再用凉水巧妙调和面团,这种半醒发的制作工艺使得面团既有弹性又富含韧性,经过反复的揉捏和醒发后,擀成一毫米厚皮子,包入精心制作的肉馅和高汤后,放入蒸笼中,大火蒸制五分钟即熟。这样半发面制作出的包子色白如玉,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味道独特,很适合食客的口味,生意十分火爆,在当地声名大噪。由于做出的包子用料精细、皮薄馅大、汤汁充盈、味道鲜美、百食不厌、被后人誉为“赐御宴汤包”。
09
李氏红焖肘子制作技艺
李氏红焖肘子制作技艺传承一百二十余年,属于鲁菜范畴,继承了北方菜系的特点,主要原材料是沂蒙山当地优质黑猪前腿肉,再配以十几味名贵中草药焖制而成,在制作红焖肘子的前,需先将肘子外皮烧焦去除猪毛绒毛,冷水下锅,加上葱段、姜片、料酒、大火烧开,煮至断生,捞出备用;擦干表皮水分,涂抹秘制香料,放入热油炸至表皮出现小泡时捞出转移至凉水激发表皮脆皮化;捞出改刀至骨,放入盆中,放入料包,葱段、姜片,原汤加入酱油、米醋等调味料,冲入盆中,置于蒸笼8小时,取出放凉。
这样制成的红焖肘子香气浓郁、口感软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咸淡适口,食用时可蒸可炖,配以青菜等为辅,色香味俱佳,油而不腻,是沂南人招待亲友、逢年过节必备之菜肴。
10
桲椤叶粽子制作技艺
桲椤叶粽子是沂蒙山区特有的粽子种类,包粽子的叶子是当地独有的桲椤树(槲树)树叶,宽大柔韧,经蒸煮后带香味,包好后用棉线扎紧。粽子原料多样,可以用黄米、糯米、黍子米、花生、豆类、蜜枣等。具有独特的香味,清香开胃,是不可多得的特色地域性美食。
端午节包桲椤叶粽子在沂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十余天,生活在沂南的百姓便开始上山采集桲椤叶,准备制作粽子的原材料。桲椤叶粽子制作技艺简单,通过世代口传身授传承至今,大多数乡村妇女都能够熟练地参与制作,主要包含采桲椤叶、洗桲椤叶、焯桲椤叶(杀青)、泡米(泡豆)、包粽子、煮粽子等工序。包制的粽子形状多为长方形,以相互捆扎、成双成对的形状呈现,寓意好事成双和人丁兴旺,子嗣绵延。
11
肚包肉制作技艺
肚包肉为沂南本地传统的地方名吃。它采用新鲜的猪肚,用面粉、盐、醋清洗去腥,将鲜肉切成2-3公分肉丁,用大茴、小茴、丁香、桂皮、花椒、香叶等所配制的香料粉拌均匀。灌完肚后,用三根竹签交叉封口,在锅中水温烧至80度左右的时候,入锅成型,慢火煮一个小时,出锅后用小刀修理,去掉肚头灌装口突出的部分,使其美观,然后再将生铁大锅干锅烧红,放入篦子,篦子下面放松枝末、白糖,以及秘制香料,篦子上面放煮好的肚包肉,熏制完成后即可出锅。出锅后的肚包肉呈棕红色,松枝的香与香料的香、肉香合在一起,食之口有余香。在沂蒙人本地的餐桌上,肚包肉多用于红白喜事、宴请宾客,上桌时切成片状,并将切成片状的肚包肉在盘中摆成圆形,寓意着团团圆圆的幸福生活。
12
野竹旺粉皮制作技艺
粉皮是中国南方地区以及山东地区流行的特色传统食品,最早记载于北魏《齐民要术》,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多款名菜都用粉皮配制。野竹旺粉皮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后期,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野竹旺粉皮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制作而成,主要是圆形粉皮,也可制作粉条。
野竹旺粉皮制作时首先要将红薯磨成浆,加工成粉状,调成稀糊,取稀糊一两左右,放入特制的铜镟内,将镟子放入沸水上转动,然后慢慢停止,稀糊在镟子内摊成薄薄的一层,然后镟子内放入沸水,迅速捞出放入凉水内,用手慢慢将薄淀粉皮从镟子内扒掉,放在特制的高粱秆或苇子做成的帘子上晾干。制成的粉皮薄而脆、筋骨强、口感滑嫩、层次感强、制作简单,既是民间的家常便菜,又是馈赠亲友的礼品,由于价格低廉、味道鲜美,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13
宗家酱肘子制作技艺
宗家酱肘子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历经四代人的创新与改良,以沂蒙黑猪整个前小腿为主要原材料,在制作酱肘子时先将肘子上的猪毛剔除、刮干净,将肘子清净后在其表面涂抹一层以蜂蜜、白芷、甘草、凉姜、桂皮、花椒、大料等香辛料制成的秘制料进行腌制,然后再放进油锅中进行炸制,炸制后肘子再放入老卤汤熬煮4—5个小时。先炸后煮的肘子酱香浓郁、口感软糯,呈现出诱人的枣红色,食之肥而不腻、肉质鲜嫩,观之诱人生津,品之酥烂清香。
14
依汶风干鸡制作技艺
依汶风干鸡历史悠久,起初是由当地村庄的民间厨师在秋冬季节手工制作,制作工艺精湛、用料精细考究,制作受时间限制,其成品色泽红润、肉质香而耐咀嚼、回味绵长,经手工撕成长条或用刀剁成块状后摆盘上桌,受到食客的广泛欢迎。
依汶风干鸡以民间散养的老母鸡为主料,宰杀后拔毛去脏洗净后,用莳萝子、白芷、当归、肉桂等20多种香料腌制后沥干水分,经晾晒、风干后,上锅蒸熟。这样的风干鸡味道深入,营养丰富,外皮筋道,肉质软烂,耐于久存,深受百姓喜爱。
15
岸堤豆腐皮制作技艺
豆腐皮,又名豆腐衣,是从西汉时期开始食用的豆制品制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有明确记载。岸堤镇豆腐皮制作工艺精细,选用上等的优质大豆和独有的沂河水为原料,需经过多道工序,主要包括筛洗、脱皮、浸泡、制浆、煮浆、过滤、蒸浆、揭皮晾晒等十几个步骤,使用自然发酵的酸浆来点制豆腐皮,不添加化学添加剂。
制成的豆腐皮均匀平整薄如纸张,色泽乳白微黄油光发亮、质地细密、层层卷起、味道鲜美、柔嫩爽口、营养丰富,具有皮薄、筋道、口感好的特点,是老幼皆宜的高蛋白保健食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上乘之品。岸堤镇豆腐皮因优良的口感,对品质的讲究,在沂南县乃至全市都享有盛名,深得周围群众的喜爱。
16
九蒸九晒黄精制作技艺
17
黑芝麻丸制作技艺
黑芝麻在古籍《神农本草经》记载:“胡麻又名巨胜,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 黑芝麻丸以沂蒙山区生产的优质黑芝麻和土蜂蜜为核心原料,通过精心淘洗、炒制、研磨、蒸制后,加入蜂蜜混合,经反复搓揉才能成型 。
沂南的黑芝麻丸最初是本地的油磨坊主将花生、芝麻等榨油后残渣加入糖油制成的小吃,后经历代传人的发展创新,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使用蜂蜜代替传统糖油,使黑芝麻丸更香醇独特,发展出了黑芝麻丸、红枣核桃黑芝麻丸、黑芝麻饼等系列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
18
柿饼制作技艺
柿饼又称柿子饼,是柿子做成的饼状食品,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小吃。柿饼为干果类果脯,天然晒制而成,柿饼风干后表面呈现白色物质为柿霜。马牧池乡生产的柿饼作为一种传统美食,以沂南本地柿子为原料,制作流程保留了古法工艺,主要步骤有柿子选果、除柄、打萼、手工旋皮(留“丁字形”拐把)、晾晒、风干、捏软、整形、出霜、堆捂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柿子因形状圆润饱满,柿子的柿与事是谐音,过年吃柿子寓意着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这也使得柿饼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食品。
19
黄酒制作技艺
黄酒酿造以沂南当地出产的大黄米(黍米),大米,糯米为主要原料,秉承传统手工工艺,整个生产流程分为小麦制曲、酒曲发酵穿孔、大黄米,糯米蒸煮、下曲和拌、曲米装缸、封缸酝酿、开缸出酒七个步骤。而且与现在的黄酒制作工艺截然不同的是,沂南的黄酒酿造至今沿承口传心授的传统,制作流程中直接决定黄酒口味和品质的“下曲和拌”,至今仍需要依靠传承人的“指测”法。同时,探索新的发酵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如采用膨化法、高温淀粉酶液化法等,以降低能耗,提高工艺水平,让酿出的黄酒品尝起来更为甘甜。按含糖量分类,可分为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甜黄酒。
20
石磨制作技艺
石磨,又称石碾子,是用石头凿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石制工具。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粮食往往要经过石磨研磨,加工成面粉、糁子后才可食用。在农村,石磨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产用品之一。
沂南县铜井镇挑峪村自古就有制作石磨的传统。制作石磨需经选石料、制磨盘、分磨扇、制磨齿、下料膛、开磨眼、凿磨唇、磨磨膛、制磨栓等23道工序,根据用途分为金磨、水磨、粉磨、小拐磨、油磨等。制成的石磨具有质优形美、结实耐用、研磨精细、料不挂膛、价格低廉、出糊(粉)快的特点,主要销往临沂市的沂南、沂水、莒南,日照市莒县,辐射至诸城、兖州等地,深受用户欢迎。
21
二月二习俗
祭社神:二月二既是龙头节,也是土地公公的诞辰。人们会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希望新的一年中五谷丰登,平安顺遂。
剃龙头:传统习俗中,正月里不宜剃头,而二月二之后大家才开始集中理发。传说孩子在这天剃头,长大以后可以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可以辞旧迎新,保佑自己一年顺顺利利。
吃龙食:在这一天,无论吃什么都要与龙沾上关系。例如,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饺子则叫“吃龙耳”。这种习俗旨在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和家人沾上龙的气息,带来好运。
拜龙神: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炒糖豆:为了纪念龙王,会将白糖、冰糖和花生或黑豆、黄豆等放在一起热炒,做成糖豆。豆子圆圆的,寓意家人们团团圆圆;糖豆甜甜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打灰囤:打灰囤,就是用烧火后留下的柴火灰,在自己院子里,门口外、堂屋当门上,画上代表粮食囤的圆圈,再在外接着圆圈画上两竖两横表示是上粮囤的梯子。画完囤之后,要在囤当中按上麦子、豆子、小米、玉米等五谷杂粮。
二月二节日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和民俗特色。它标志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同时,二月二也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祈求幸福生活的日子。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22
晒秋习俗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沂南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冬天气候寒冷,夏季炎热,过渡季节较短。在过去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种植与物流运输的水平都不发达,在为期几个月的寒冷气候中,新鲜可食用的农作物较少,因此人们需要寻找一种方式来保存农作物,以供过冬食用。
每年秋分时节,气温适宜,湿度适中,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是晒制农作物的最佳时机。当地百姓在自家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南瓜、生姜、柿子等农作物晒到部分脱水,在保留其营养成分的同时能够长时间储存,沂蒙人民过冬的粮食蔬菜就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储存,这种晒秋储粮的行为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在冬天买到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蔬菜,但是晒秋这个习俗还是留存了下来。
23
诸葛亮庙会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十四日出生在琅琊阳都(今沂南县砖埠镇黄疃村),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唐朝时,当地群众在黄疃村建设宗祠,供奉祭祀诸葛亮的群体性行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根据《旧方志》康熙十三年(1674)《沂州志》志卷一《建置部·古迹》记载,“在诸葛城即中丘城也,立武侯祠”,当地群众祭奠诸葛亮、举办庙会的盛况已有二百余年历史。
在诸葛亮出生地砖埠镇黄疃村,每年的诸葛亮诞辰日,当地群众自发举行大型民俗庙会活动用以纪念诸葛亮,延续至今已成规制,仪式包括置祭品、庙祝献祭、诵祝文、焚祝文、鸣炮叩礼,诸葛亮后裔及群众代表献礼祈福,仪式结束后有舞狮舞龙、武术、锣鼓秧歌、跑旱船表演等表演。诸葛亮民俗庙会分布于沂南县砖埠镇,辐射临沂及其周边多个区县,在浙江兰溪、河南等地区也有不同形式诸葛亮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