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话发展——中国职协技校委员会第33届年会发言集锦

文摘   2025-01-20 17:59   浙江  

图 广州市技师学院校长 张利芳

⬇️ 滚动了解更多 ⬇️



工学一体化是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广州技工院校在行政与教研机构的共同指导下,开足马力、开拓创新,紧握传承一体化课改的接力棒,点燃岭南改革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星火,奏响工学一体化“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最强音。

针对工学一体化改革痛点与难点,通过持续研讨,广州技工院校老师们形成两点共识:一是要重点关切学生工作策略构建能力的培养;二是要重点关切学生自主负责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广州市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一是召开全市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人员培训与阶段成果分享会,以此组织老师们、主任们动起来。让教学副校长说与评,把校长们摆上台,分享校级实施方案。二是基于前期工学一体化课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创新策划,联合6所技师学院,以“技能广州大讲堂”为平台,面向全国接续推出6个工学一体化直播示范课。
直播示范课由三环节组成,“课前说任务”环节由授课教师解析说明学习任务定位、情境与价值、学习任务目标及内容、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成果和任务考核等;“公开示范课堂”环节由授课教师与学生直观呈现一个40~60分钟的工学一体化课堂;“课后点评”环节则由授课院校分管教学领导对本次课堂进行剖析与点评。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等六所院校公开展示的工学一体化示范课,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专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该环节的选取涵盖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等教学环节,对引导教师如何打通“国标”到“课堂”“最后一公里”极具示范性,累计吸引全国技工教育同行约11万人次在线观看,反响热烈。

工学一体,强师为要。对各地各校的改革模式和做法,没有标准,也不必统一。期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我们共同创造更好的课堂,更优的课程,更强的专业,更美的校园。人才的培育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继续破解: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学生的能力素养如何考核?毕业生工作胜任力如何影响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发展力如何迎接未来挑战?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如何评估?

星星之火,已然开始燎原,新征程任重道远,新使命重任在肩,让我们一起深化工学一体化模式,打造优质“课堂、课程、专业、课程”。

(作者:张利芳;单位:广州市技师学院)



图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梅向东

⬇️ 滚动了解更多 ⬇️



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跟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强化专业对接产业,积极推动专业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产教融合推动专业数字化转型

学院紧扣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设有“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新能源”等6个二级学院。着力推进“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牵头成立技工教育集团,每年新增企业订单班10个以上。建设产教融合园,24家先进制造类企业入驻,企业设施设备投入2.45亿万,2023年,1.8万人次学生进园区企业参与生产性实习,有效实现企业真实生产与学生实习实训“零距离”结合,打造“双元”育人创新实践平台。

二、“世赛”成果转化助推“智改数转”

学院建有“工业机械”等5个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聚焦“智改数转”新要求,对标“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开发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专业,培养对自动化设备、智能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系统升级改造所需“多科复合”技能人才。学院主干专业中数字技能专业数量达30%,传统专业数字技能课程渗透率达20%。探索院校培养高级技师,先后开设“智能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3个全日制高级技师班,高技能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融入“智改数转”

学院与天合光能、华威电子等近百家企业合作开办168班次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参训学员达9000余人次。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及时了解企业“智改数转”新动态,精准把握企业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学院培养技能人才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形成了双提升、双促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智改数转”

学院坚持育训结合,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年培训达5万余人次。联合华为、东软集团等“智改数转”优势企业共建数字化技能培训基地,共建培训课程、共享师资,面向中小型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数字化转型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学院产教融合园引进的新能源职业技能培训公司,与学院联合培养具有新能源产业背景和数字化技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

五、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响应“智改数转”

学院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评价认定工作,加快推进学院专业设置与职业(工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等级第三方认定工作。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种达5 5个,每年认定人数稳定在3.5万人以上。承担江苏省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工种的题库开发和修订工作,努力构建有支撑技能人才数字化转型的评价体系。

在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技工院校必须加快专业数字化转型,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承载更大的担当。让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梅向东;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图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成振洋

⬇️ 滚动了解更多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拥有跨界协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积极探索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质“课堂、课程、专业、院校”。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行动、人、制度保障三维并举。

行动策略一:试点先行

学院两个专业先行先试,在把所有案例、路径、模板、要求、难度都摸清楚后,其他专业分阶段、分梯度推进建设,包括国标转化、任务设计、考核方案设计、资源设计等。工学一体化课程目标和内容是一个体系,应呈现目标从课程、任务到课堂的层层传递和衔接,而可视化、有意义的学习成果是观察和确认目标达成与否的手段。试点经验对校内其他专业产生了带动作用。

行动策略二:聚焦课堂

学院采取“学习任务工作实践—说学习任务—团队磨课—观评改课—复盘分享教研”五步法,做实做细教学实施全过程。每学期组织学习任务工作实践,记录思考和行动过程,为学习任务的工作分析打下基础。通过课程责任人“说学习任务”,明确学习任务的边界、目标、内容和成果、路径。正式上课后,磨课团队观评改课,关注学习目标达成、学生活动组织、学习成果实现、工作页与信息页有效使用。每周开展一小时分享活动,通过复盘教研活动突破工学一体化课堂难点,形成案例。

行动策略三:精准研修

学院采用培训先行、现场训练、伴随指导、反馈修订、展示定稿的小闭环模式,针对不同主题迭代研修,循序渐进开发。开展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关键点研修,总结共性问题,分情况实施精准研修,解决技术规范和难点问题。

行动策略四:知识管理

学院重视知识管理,将行动中的经验固化下来,营造共享学习氛围。

行动策略五:双组合、双保险

组合一是学院167名持一体化教师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承担不同职责,组团工作。组合二是任课教师、方法专家、企业专家组成的磨课团队。

行动策略六:明确职责促合作

一个课程团队里,专业带头人、课程责任人、一体化教师的职责边界清晰,便于每学期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组建新团队,每个角色都可以快速融入新团队,重新合作,这种团队模式为建设不同课程打好基础,提供了可能。

行动策略七:建立激励机制

学院建立激励机制,将一体化工作质量要求纳入绩效评价,鼓励建设高质量的一体化成果,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行动策略八:营造改革氛围

校领导通过日常工作巡查、谈心谈话,询问工作进度和难点并给出解决办法,在校内营造“想干事、干成事”的文化氛围。

工学一体化课堂它更注重学生自主思考下的有效行动,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思考—行动—反思,手脑并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还意味着他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里,将一步步成长为有能力、负有责任、独立的人,这是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核。展望未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将遴选和培养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层级负责人、课程责任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四类十二级一体化教师队伍,支撑专业长久运行和持续发展。

(作者:成振洋;单位: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图 黑龙江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徐春波

⬇️ 滚动了解更多 ⬇️



黑龙江技师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根据黑龙江省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鸡西市发展“十大经济”的需要,积极推动学院与政府、行业、产业、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鸡矿产业学院建设

2020年,与省内最大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合作,成立鸡矿产业学院,开设智能化采煤、通风与安全等8个新专业。

一是聚焦培养链,塑造“互惠型”合作模式。鸡矿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企业每年提出岗位需求计划和薪资待遇,校企联合招生。企业每年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备更新;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奖学金和实习报酬,并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书本费、服装费和体检费。二是瞄准产业链,构建“实用型”课程体系。学院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岗位实习阶段,企业为每名学生安排专业辅导师傅。三是突出人才链,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学院精心选派60多名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矿山地质测量等特定领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选聘30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10名退役军官,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对学生进行关心关爱。四是搭建服务链,构建“高效型”创新平台。学院投入2800多万元,购置数控加工实训设备和智能化生产线工作站。企业购置最新型的智能化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用于实训教学。校企共同申报国家级课题。五是立足需求链,开展“精准型”人才培育。校企双方定期开展就业岗位调研,结合学生对薪资待遇、岗位选择、个人喜好等发展需求,科学推荐学生选择、轮换就业岗位,保证技能人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六是着眼发展链,开拓“前沿型”专业领域。2024年开设的热力设备运行与维护、铁路机车维护两个新专业,深受同学喜爱,70%左右的学生是大专以上毕业生。同时,学院每年新开设2个高端专业,满足智慧矿山的发展需要。

二、构建多元开放格局,更好地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发展

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头部企业对接,全力推进区域化、产业化、行业化、企业化的产业学院建设。一是在鸡西市所属各县(市、区),成立地方产业学院,延展办学触角。与鸡西市下辖三县(市)六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创建虎林产业学院等9个地方学院。政府负责提供授课场地、就业岗位和生源。学院负责提供教学设备、配备师资,按照订单需求培养技能人才。二是与行业主管部门合作,依托地方重点行业,成立特色产业学院。与鸡西监狱合作,成立“育新学院”,针对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与市应急、民政、农业、科技、卫健、文旅、电商产业园区、融媒体中心等行业部门合作,建设安全教育、康养、乡村振兴、文旅、电商等特色产业学院。三是牵头成立多层次多领域“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学院作为石墨及深加工、数字经济等2个省级和生物医药市级“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目前,已与乌苏里江药业、珍宝岛药业省内外等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共建了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职工培训中心,联合开展数千人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作者:徐春波;单位:黑龙江技师学院)

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技工教育研究院 蔡宝琦

⬇️ 滚动了解更多 ⬇️



      发展技工教育对于建设工业强国意义重大。随着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以培养技师技工为己任、以促进就业为目标,遵循技工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增强一个意识、促进两个融合、强化三种能力,不断提高工学一体基本教学能力和理实一体基本职业素质,做优技工教育。

一、增强一个意识

技工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是具备综合素质的“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因此技工院校教师要增强培养“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意识。“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基本素质有三个方面:

(一)与技能相适应的理论知识

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原国家教委《技工学校工作条例》:技工学校“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本工种(专业)中级技术所需的文化和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技工院校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更应培养技术技能需要的文化理论知识,不能以技校生“不愿意学理论”为由,弱化文化理论知识的培养。

(二)数字化智能化素质

自动化、半自动化是现代企业生产的趋势。技校应紧跟数字化、智能化、AI技术的要求,培养的“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操作、管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线的素质和能力。

(三)独立思考破解问题的能力

技工院校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走出校门就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技术兼备”的“师傅”,而不是“学徒”或简单操作工。

二、促进两个融合

技工院校教师要自觉促进自己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合、普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

(一)学理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曾听过一位专业硕士毕业的技校教师抱怨:自己就像俞伯牙,再美妙的高山流水,也难觅钟子期这样的知音。技工院校教师要将高深的学理与实践结合,或者把技校生培养成樵夫钟子期,听得懂高山流水。

(二)普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融合

技工院校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做到普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融合、掌握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

三、强化三种能力

技工院校教师要自觉强化理实一体、跟踪技术发展以及技术攻关能力。

(一)理实一体的能力

“知识技能型”的技校生是在动手基础上的动脑、技能基础上的理论、理论指导下的技能。理论再深厚的技校教师,也要把高深的理论通俗化,在实践的基础上导入、引申。

(二)跟踪技术发展能力

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技工院校教师要具有跟踪技术发展的素质,培育学生跟踪技术进步的能力。“人民工匠”许振超敏锐把握技术发展,不仅能跟进、更能够引领。

(三)技术攻关能力

技工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分别视同中专、大专、本科毕业生享受同等政策,毕业证视同相应学历。技工院校毕业生不仅有操作技能,还要能技术攻关。“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技校教师不仅具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更应具备技术攻关能力、组织协作攻关的能力。

(作者:蔡宝琦;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技工教育研究院)


图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 张颖超

⬇️ 滚动了解更多 ⬇️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组成部分的技工教育,把准人才培养内涵和比较优势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打造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是实现高质量特色发展的关键。

厘清内涵把准定位。在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定位明确后,应用型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构建了面向企业人才需求的梯度体系,各自的人才培养内涵和特点可分别概括为“专业导向、知识驱动、职业牵引、实践立身”(宽),“职业导向、技术驱动、岗位牵引、技能强身”(准),“工匠导向、技能驱动、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牵引、技艺傍身”(精)。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内涵和梯次定位为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奠定了基础。而打造一支“德技双优”“双师一体”的名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

“五维四段”建体系产教融合育名师。“双师一体”的“双师”强调的是具有普通教学和技术技能教学两维度的能力,而“一体”更强调的是二者融合,只有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优选企业适合人才培养的典型生产过程、任务、技术和标准等并转换成优质教学和学习资源。为此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技术技能、AI素养、教研科研五个维度,按照新教师到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四个阶段,在全过程夯实校企两个轨道融合的基础上递进式培养,是一种“双师一体化”教师发展的体系架构。其中的核心是基于产教融合的递进式培养,也即下企业是有明确目标的,不同阶段要求是不一样的,岗位技术含量、工作性质是考核晋级的,而不是让老师“一下了之”。例如把一般的跟岗锻炼到参加技术活动、科研开发、技术攻关和分层级管理岗位锻炼等对应的四个阶段,另外,成为合格教师以后就可以和一体化教师的三个等级协同推进,综合评价。

“七共同五融合”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破解产教深度融合这一本质难题是教师发展和各类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关键,为此需要推进人才共同体、技术共同体、资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打造,进而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简称“七共同”),真正实现校企同频共振,协同育人。为了让“七共同”落地人才培养,还必须在推进生产过程和教育过程融合、典型任务和教学内容融合、典型产品和教学案例融合、生产实习和劳动教育融合、企业需求和科研创新融合等五个方面(简称“五融合”)上下功夫。在当前“双师”还存在短板,企业融入教育还不够的情况下,挖掘协会、学会、联盟和校企双向奔赴的企业,特别是具有高水平规模化培训能力的先进企业的潜在优势,构建产教多元融合的新生态是值得关注的方面。

智能时代,教学资源将会从人工创造转向智能生成,教师角色和学习方式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治理模式、教学范式、组织架构、产教融合、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为此推动人工智能+技工教育行动势在必行。

(作者:张颖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图 云南技师学院与老挝技能开发学院开展合作

⬇️ 滚动了解更多 ⬇️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位于云南昆明安宁市,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院校,直属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接受云南省教育厅业务指导。近年来,学院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对口合作工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建设“‘一带一路’梦工坊”,为共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师资,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化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成果入选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职业教育合作成果集》,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一、积极申报实施云南省人民政府援外项目

2017年以来,学院先后申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援外项目4个,面向缅甸、柬埔寨、越南开展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交流研修班,累计培训南亚东南亚国家职业技术学校校长74人,与共建国际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联系,向南亚东南亚国家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经验。

二、积极加入“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对外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21年,学院首批加入“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合作图云南技师学院与老挝技能开发学院开展合作技能开发网络,与老挝劳动和社会福利部技能开发学院对口合作。2022年,双方正式签署《通过南南合作实施技能开发谅解备忘录》并成功向国际劳工组织申办了“2022年老挝技能开发学院师资研究班”,面向老挝学员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颁发了10本电子商务师(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积极实施滇缅“万千百”技能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

2023年,学院积极参与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滇缅“万千百”技能人才培养三年行动,面向缅甸曼德勒省8所大学、缅甸边境事务部下属民族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学院师生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缅甸职业技术技能人才近1000人。

四、搭建加强国际技能务实合作的共享平台,建设“一带一路”梦工坊

2024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实施了“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学院积极推进技能筑梦行动。2024年11月12日,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技能开发学院共建“一带一路”梦工坊正式揭牌,这是中国启动的首个“梦工坊”的项目。

下一步,学院将发挥区位优势,以技能培训交流为主导方向,积极申报项目支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依托“一带一路”梦工坊,探索职业技能等级比照认定实践,将学院打造为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竞赛、培训资源开发、人才国际交流、人才质量评价、人才市场研究等培训教育研究于一体的对外交流中心,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职业技能培训高地。

作者:张泽斌;单位: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图 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作栋
⬇️ 滚动了解更多 ⬇️


      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栋梁”)积极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依托自身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和教育实践经验,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实现了技能出海、竞赛出海和人才培养模式出海,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开展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培训。中德栋梁与泰国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了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培训项目。通过这一项目,中德栋梁将中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传授给泰国教师,帮助他们提升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学水平。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中泰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泰国培养了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技能大赛。中德栋梁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技能赛事,通过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推动中国选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中德栋梁连续为世赛中国选拔赛、“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第13届东盟国际大赛等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并广泛吸纳相关获奖人才进入公司就业。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国选手在国际赛事中的竞争力,也为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关注和认可。

中德栋梁在参与和举办国际职业技能赛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了力量。中德栋梁在国际化合作方面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三是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中德栋梁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立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产品驱动、生产性学习”新模式。通过这一模式,中德栋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德栋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柬埔寨劳动与培训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服务柬埔寨产业发展到增进两国青年技能交流开展一系列推进活动。中德栋梁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下一步将为南洋理工大学打造一个全新的国际合作样板。

未来,中德栋梁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国内外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蒋作栋;单位: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来源: 中国培训杂志
搜索
中国职协技校委员会



中国职协技校委员会
中国职协技校委员会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