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10月18日第三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开启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23年末,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1.7万家,主要投向制造、建筑、批发零售、电力等领域。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中心的分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3日,中国“一带一路”网发布境外项目610个,其中中国电建、中交集团、中国能建、中铁集团、中铁建、中建6家集团的项目合计454个,占总发布数的74.4%,涉及92个共建国家。开展的项目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房建、能源、矿山配套为主。
2024中国出海品牌百强榜显示,领军品牌50强中,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15家,位于长三角的15家,位于京津冀的12家,三大区域合计42家。
2023年11月24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其中第三部分“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五)民心相通”中的第一条就是加强教育培训合作。
2024年6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王晓萍部长在重庆启动了“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从目前“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推进情况来看,开展技能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在国内为共建国家培养师资和技能人才;引进专家或派遣师资赴共建国家开展技能交流;建设区域型跨境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开发国际化技能培训教学课程;引进高水平职业资格体系,设立认证中心;引进前沿技术应用于实训基地;推动国家间职业技能等级衔接互认,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技能人才;与共建国家共同举办技能竞赛;开展企业国际技能认证;采用共建国家的标准培养国内技能人才输送到海外工厂;在境外开设培训机构、实训基地等。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和专家也对推进和保障技能筑梦行动提出了建议,其中包括建立法律实务协作联盟;建设“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联盟;出海企业应与当地雇主组织和工会加强协调沟通;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推动技能标准融合和双向技能“留学”;尝试开展技能领域跨境同质等效认证;积极推进工程师等准入类职业资格的互认等。
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编制的《2024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分析报告》显示,我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只有15.35%,远低于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49.21%,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其中的问题之一。企业出海和技能出海既面临结构性机遇,也存在战略性挑战。
2025年,希望更多的企业、院校、机构、组织秉持丝路精神,参与到行动中来,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助力筑梦行动各方“逐梦”“圆梦”。
作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