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林姨娘口中“不是盛紘亲娘,摆臭架子”的盛老太,她,有点惨
文摘
电视剧
2024-07-05 06:19
河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三百三十七期:剧版的盛老太太与原著中的盛老太太相对比,还是剧版的要更幸福一些。
原著中,大病后的盛老太太决定将明兰养在身边后,林姨娘在自己的院子里,钗环散乱,秀丽的五官生生扭出一个狠相,恨声道:“哼,那死老太婆要钱没钱,又不是老爷的亲娘,摆什么臭架子,她不要你,我们还不稀罕,走着瞧,看她能得瑟到哪儿去!”而且,林姨娘很快做了反击,不让长枫和墨兰给盛老太太请安。虽然,林姨娘有资本拿乔,但是,一个妾室都敢给盛老太太下马威,可见,原著中的盛老太太过得有多惨。让孔嬷嬷忍不住破口大骂的盛老太太,她为盛家做的一切,太不值。孔嬷嬷与盛老太太叙旧时,冲老太太怪声怪气道:“倒是你,怎么修身养性的如此地步?当年你那派头哪里去了?”盛老太太摇了摇头,无奈道:“紘儿终归不是我亲生的,何必讨人嫌;况且我也乏了,当年折腾的天翻地覆又如何,还不是一场空。”而盛老太太的“乏了,不想折腾”,却让她在盛府后宅里,过得十分凄惨。王老太太劝王氏嫁给盛紘的时候,曾说过:“盛家人口简单,婆婆又不是亲娘,不会拿架子消遣媳妇。”而且,王氏进了盛家门后,发现真的如王老太太所说,婆婆不仅省心,就是拿捏儿媳妇站规矩,盛老太太都不曾在她身上用过。林姨娘进门后,王氏更迁怒于盛老太太,十年没有给盛老太太请过安,对于盛老太太的吃穿也没有过问过。其二:曾养在盛老太太膝下的华兰,见了寿安堂的早餐,也是一脸嫌弃。盛家人到了登州后,盛紘决定整顿家风,恢复王氏每日给盛老太太请安的工作,还带着王氏和一群儿女去寿安堂请安。
请安过后,盛紘的一群孩子们,就留在寿安堂里吃早餐。寿安堂的早饭很简单:一个大瓷盘里面盛着白馒头和香油花卷,外加白粳米熬的清粥,还有几个小菜。相比之下,王氏屋子里的早餐,豪华的有点让人发指:莲藕蜜糖糕,奶油松酿卷酥,炸糕,肉松香蒜花卷,蜜汁麻球,枣熬粳米粥,红稻米粥,腊肉蒸蛋,燕窝炖蛋,干丝清炒牛肉脯,麻油凉拌熏肉丝,十六样各色小菜拼成的什锦酱菜八宝盒…… 总说华兰是盛老太太带大的,在几个孩子中,与盛老太太感情最好。然而,古人早熟,华兰也即将及笄。她知道为了母亲王氏,去打探林姨娘屋子里的事情。难道不知道王氏不给老太太请安已经很多年,且寿安堂日子清苦,除了盛老太太陪嫁带过来的人,府中其他的下人们都不愿去寿安堂受苦。如果说王氏是儿媳妇,与盛老太太的婆媳关系不和睦,疏忽了一些,可以理解。华兰再懂事早熟,也只是一个孩子,关注不到盛老太太的情况,也不好置喙王氏与盛老太太的婆媳关系。
那么,盛紘作为庶子,由盛老太太记在名下,从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到锦衣玉食,又由盛老太太用嫁妆为他铺路求师,聘妻生子,还将盛府的产业完整全交给了盛紘……正如孔嬷嬷所说:“你虽不是他的亲娘,可却是他的嫡母,对他更是恩重如山,你大可挺直了腰杆摆谱,有什么好顾忌的?告诉你,儿子都是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若是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他乐得把你撇边!我朝以孝治天下,他但凡有半点忤逆,他就别想在官场上待了。”盛紘是知道王氏已经多年没有给盛老太太请安,且他也有眼睛,寿安堂冷清连寻常人家老太太的屋子都不如。直到卫姨娘过世,盛紘不知道如何处理了,盛老太太点拨他宠妾灭妻了了,他才开始整顿家风。所以,剧版的《知否》开局时,盛老太太的寿安堂虽然冷清,可盛紘还时常来给她请安,墨兰、华兰、明兰也会去探望她。而且,盛紘和王氏唯一一次在盛老太太的床前衣不解带的照顾她,是因为华兰及笄了,与袁文绍的婚事说定了。
若是盛老太太没有挺过来,华兰就要守孝三年。可此时,袁文绍已经是大龄剩男,即使婚约不取消,恐怕三年后,华兰嫁过去,什么庶子庶女都成群了。
所以,明兰评价寿安堂——冷门单位,效益不高,福利稀薄,领导没有进取心,职员缺乏积极性。孔嬷嬷对盛家的点评是:一塌糊涂,没有规矩!最没规矩的第一个就是盛老太太。其实,不怪孔嬷嬷这样说,因为,盛老太太自身也有错。其一,痛失嫡子后,抚养庶子,为他铺路打点,盛老太太就有底气做盛家的大家长。作为勇毅侯嫡女,在皇宫中生活过,还与静安皇后闺蜜的盛老太太,本该有更完美的人生。但是,簪花诗会上,盛老太太初见探花郎就恋爱脑发作,嫁了过去。可是,谁也没想过夫妻反目,嫡子夭折,探花郎早逝。可以说,在礼法与恩情上,盛老太太都对得起盛紘,更有底气拿出婆婆的款。而且,盛老太太、盛紘这对母子与小秦氏和顾廷烨不一样。小秦氏是捧杀顾廷烨,让他众叛亲离,盛老太太却实实在在对盛紘有恩。而且,盛紘在登州断案,同样是老娘勾搭男人害死老爹的两件案子,庶子杀嫡母就要斩监侯,后改判充军劳役,嫡子杀继母却只判了流徙几百里,过几年回家团聚就完了。所以,盛老太太不用那么多顾忌,也有底气在盛家做大家长。可是,盛老太太总觉得自己不是盛紘亲生母亲,说多了做多了,会惹来盛紘的嫌弃。王氏的脾气,像极了炮仗,一点就着,却也有优点。比如,王氏待人好,也会真的掏心窝子。原著中,王氏想为长柏聘了康姨母的嫡长女康允儿,被盛紘抢了先,为长柏定下了海氏。于是,王氏与盛紘大吵一架,就来到寿安堂与盛老太太哭诉。盛老太太听完了王氏的哭诉,像慈爱的母亲那般,轻轻拍着她的背,叹道:“老爷不是空穴来风之人,那康家如今到底如何了?虽说康家与我家也是姻亲,可到底不如柏哥儿的前程要紧,太太可要慎重。太太倒是好心,可说句不中听的,姊妹再亲也亲不过儿子呀!哎……我也是做婆婆的,知道太太的心思,不过是怕那海家势大,将来压制不住儿媳妇。”且婚姻讲究互利,若是长柏娶了康允儿,恐怕要一辈子被康家盯着吸血。
康允儿再好,以康家如今的光景,也不会对长柏的仕途有所帮助。王氏与盛紘吵架的时候,就把小心思说了个精光:“就算老爷嫌康家如今败了,也不应找那海家,他们家家规明令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做他们家的媳妇那是再好不过了,可是这样人家的闺女可如何要的?我听说海家大小姐出了门子后,三天两头忤逆婆婆,不许丈夫纳妾,偏海家门第又高,这样一尊活菩萨请进门来,老爷让我如何做婆婆!”可是,对于海家女,王氏不好拿婆婆的款,但是,康允儿是王氏的外甥女,血缘关系的加持下,王氏同样不好拿出婆婆的款。王氏被盛老太太说服后,委屈道:“我也不是那不明事理之人,若是老爷也这般与我好好说,我如何到老太太面前现眼。”而且,康姨母给顾廷烨塞妾,王氏被盛老太太罚跪后,王氏曾亲口对华兰说:“你大兄弟去了外头,你和如兰都有自家要顾。跟你爹爹和老太太,我是从来说不到一路去的;现又来了个厉害的柳氏。我……我实是无人可说心事呀!” 可见,盛老太太要是拿出耐心,为王氏分析利弊,可能就没有康姨母什么事了,更不会被下毒。甚至,盛紘知道长柏是盛家的未来,却依旧更喜欢与自己兴趣相投的长枫。若是,盛老太太压着王氏喝了林姨娘的妾室茶,又好好规束林姨娘,将长枫和墨兰养在王氏的屋子里,可能又是另一番光景的。
所以,盛府没大没小,嫡庶不分的光景,也有盛老太太的努力。大家总觉得盛紘和王氏对盛老太太实在不怎么样,却忽略了盛老太太自身存在的问题。盛紘想要让明兰嫁给顾廷烨时,虽然是母子俩吵架,却有了亲母子的味道:被惹毛了的盛老太太,拿出当年和盛老太爷闹婚变的架势大发雷霆,破口大骂的唾沫星子几乎喷了盛紘一头一脸。而盛紘逆来顺受,牛皮糖一般苦苦哀求,一会儿下跪一会儿流泪,亲情,道理,家族名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直把老太太绕晕倒在床上。所以,小仙儿觉得,若是盛老太太没有那么多顾虑,对盛紘该说说,该骂骂的话,他们母子也不至于那么生分。
就好比后妈和继子,总是客客气气的,反而多了一丝疏离。更何况,在明兰所处的时代,盛老太太是盛紘的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