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24年11月27日《中国人口报》
通讯员/林燕莺 林良雨 本报记者/牛煜辉
直到现在,28岁的杨女士仍然为自己做了“生育力保存”感到庆幸。6年前,杨女士被查出患有早期淋巴瘤,医生告诉她,放化疗能控制她的病情,但也会对她的生育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让婚后一直想当妈妈而不得的杨女士感到苦恼。好在在医生建议下,杨女士接受了生育力保存服务。这让杨女士在淋巴瘤临床治愈后,仍然圆了成为一名妈妈的心愿。
近年来,在生殖医学领域,随着我国胚胎冷冻、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精进,生育力保存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保护了更多女性肿瘤患者当妈妈的权利。但同时,我国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仍须共同努力。
6年前,杨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颈部及锁骨上出现无痛性肿块,随即到医院就诊。血液内科医生高度怀疑是淋巴瘤导致的浅表淋巴节无痛性肿大,建议杨女士进行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得知自己患上淋巴瘤,杨女士感到恐惧和焦虑。幸亏有丈夫的陪伴、支持与鼓励,杨女士终于鼓起勇气,积极面对病魔。不幸中万幸的是,她的肿瘤还属于早期,通过规范化的化疗可能临床治愈。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摆在了夫妻俩面前——化疗可能会对生育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而杨女士还没有生过宝宝。对于杨女士夫妻而言,如何在治愈淋巴瘤后,迎来属于两人的“小天使”,成为彼此最挂怀的事情。为此,他们赶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求诊。在我国,像杨女士这样年轻的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需求,得到了各界关注。为了解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及怀孕和妊娠结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学者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308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1例(26.3%)患者在确诊乳腺癌后有生育需求,其中6例患者采取积极措施保留生育能力;72例(23.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进行生育咨询。早在2020年,发表在《中国肿瘤临床》上的《中国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专家共识》就指出,根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癌症发病近10多年来呈上升趋势,并且低龄人群癌症患病率有明显上升,女性发病上升幅度更快。虽然肿瘤的临床治愈率显著升高,但化疗、放疗及生殖器官的手术治疗均会造成生育能力不可逆转的损伤。育龄女性或青春期以及儿童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及保存日显重要。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82.47万人,其中女性229.08万例,占新发病例数的47.5%。尽管在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女性略低于男性,但是在年龄分布上,女性在25~54岁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与此同时,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持续提升,已由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及育龄前期女性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会面临对生育力的不利影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专家了解到杨女士的情况后,召集了包括血液科、生殖医学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医疗团队,为杨女士制定了生育力保存方案。生育力保存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实验室技术为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男性和女性人群提供帮助,保护其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的《生育力保存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女性生育力保存主要适应证有四类:恶性肿瘤,包括育龄期及育龄前期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例如乳腺癌、宫颈癌、肾癌、骨肉瘤及白血病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克罗恩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疾病,例如重度的 β 地中海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倾向性疾病,例如嵌合型特纳综合征、手术后复发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根据专家共识,生育力保存方法包括胚胎冷冻和卵母细胞冷冻、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卵巢组织冷冻及移植等。相关领域专家介绍,胚胎/卵母细胞冷冻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女性生育力保存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临床工作中。国际上,胚胎冷冻是已婚女性进行生育力保存的首选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冷冻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与同等质量新鲜胚胎移植相当。而对于青春期前患者来说,卵巢组织冷冻是唯一的生育力保存方法。专家指出,关于年轻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证与利弊。需要多学科医生相互配合,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卵巢功能情况及意愿,制定最有利于患者的方案。据介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具有成熟的胚胎冷冻及冻胚移植技术,可在淋巴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治疗前,将患者胚胎保存冷冻,等患者淋巴瘤治疗完成,身体条件满足生育要求后,再将冷冻保存的胚胎移植入体内。通过这种方案,患者将有可能实现孕育宝宝的心愿。在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杨女士经过促排卵、取卵、体外受精、胚胎冷冻等环节,累计冻存4个胚胎。随后,杨女士回到血液科继续治疗,经过6个周期的化疗及一段时间的休养,杨女士终于成功战胜淋巴瘤,重获新生。怀着对新生命的憧憬,夫妻俩回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冻胚移植。血液科与生殖医学中心团队共同对杨女士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其身体状况已恢复到可耐受怀孕的状态。杨女士仅进行了一次冻胚移植就成功妊娠,最终顺利分娩一个宝宝。根据《生育力保存中国专家共识》,在我国,肿瘤及非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需求仍未得到广泛关注。在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方面,仅个别机构在实验性地开展,无统一的标准化流程和评价体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徐丛剑指出,我国生育力保存工作起步整体晚于外国同行,特别是卵巢组织冻存技术,目前仅有个案报道完成卵巢组织自体移植后的妊娠和活产。卵巢组织冻存技术实施操作与胚胎/卵母细胞冻存相似,就操作层面难度不大。但组织冻存与细胞冻存在机制上存在差异,仅仅简单操作,不深入研究和掌握其中差异的实质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冻存卵巢组织复苏和移植后的活力。“卵巢组织获取、移植需要具备精湛的妇科手术操作技能。”徐丛剑表示,选择卵巢组织冻存的患者大多肿瘤、血液病等复杂情况,围术期安全是重中之重,需要具备过硬的综合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生育力保存。徐丛剑建议,建立或增补生育力保存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卵巢组织冻存、复苏和移植的技术操作规范以及根据现有各类专家共识出台行业指南、组织成立专业学术委员会。徐丛剑表示,优质的综合医疗能力、高水平的操作技术是卵巢组织冻存生育力保存技术的有效支撑。卵巢组织冻存、复苏和移植技术要在具备医疗资质、具备相关技术操作能力、具备复杂疾病综合处置和急救能力的医疗机构合法开展。“随着微信、视频等大众宣传手段的更新迭代,新知识、新名词分分钟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大众对于生育力保存技术充满好奇,特别是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出现至今备受瞩目。”徐丛剑表示,在鼓励生育、宣传生育力保存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科普宣传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更好借助科普宣传的力量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大众对于生育力保存技术的科学认识,提高生育意愿和科学规划生育的意识。科学、安全地使用好生育力保存新技术,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中国人口报投稿邮箱:chinarkb@sina.com.cn
编辑:陈远
审核:严少卫 王小雪 杨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