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湘楚网络文学第859期 刘绵珠:金紫仙山巅的“凿壁引泉”人

文摘   2024-10-23 09:17   广东  

金紫仙山巅的“凿壁引泉”人

刘绵珠

金紫仙耸立在湘东南安仁县东南隅,位于安仁、炎陵、资兴、永兴四县接壤交界之地。这里群山巍峨,层峦叠嶂;云蒸霞蔚,风光旖旎。以林密、松秀、石奇、峰险、云山、雾海等自然景象而闻名。有荷树亭、牛丫亭、穿石门、婆婆崖、三仙女祠、神农石像等景观;有炎帝神农结庐筑灶、采叶制茶,遍尝百草,殒身断肠坡等古老传说;有金燕、金紫、金花三仙的美丽神话;还有周里、谭家述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山上打游击的红色文化感人的故事。因此,常年有大批游客慕名纷至沓来登山观景,追寻先人足迹,缅怀先烈事迹。
金紫仙是安仁县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系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因其地势高峻,到了夏秋季节,下雨量稀少,水源就会枯竭;一遇上天旱年景,山上更是滴水不现,土石飞扬。金紫仙山顶有一座金紫仙观,观里住着一位尹道人,当游人上山来观中歇脚,找水解渴时,尹道人虽总是倾力相助,但终因缺水而感叹无奈。

2020年的一天,一位叫马长生的人,与几人闲谈喝茶之时,聊起金紫仙。马长生说:“有句俗语,没爬过金紫仙的人,不算是安仁人。”于是他们相约,在第二天便一同游览金紫仙。爬上山顶,已精疲力竭,口渴难耐,就来到金紫仙观想讨水喝之时,正遇上几位游客,也在问尹道人有没有水喝,尹道人取了一瓶水给游客,并笑着回答说:“真是一水难求。我平时生活的用水,要步行到山下去挑,挑水一个来回有时得花费一整天。更多的时候,是我的女儿从株洲或炎陵买几件矿泉水送到山下,再请人将水送上山来。一年四季里的夏、秋、冬三季,金紫仙山上都是供水困难。十几年了,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听到这里的水这么稀缺,马长生一行人就不好意思再讨水喝,只有强忍干渴。而马长生则听在耳里,铭记心上。他是一位乐善好施,犹喜公益之人,听到尹道士“取水之艰”一番言语后,下决心要在这里掘出一口井来。由此而引出了马长生在金紫仙山上“凿壁引泉”的一段佳话。
找寻水源
马长生系安仁县永乐江镇新丰村新村组(殷家咀马古)人。现年67岁,热心公益,最乐善举。架桥修路,扶贫解困,他总是满怀热情参与。他尤其喜爱掘井引泉,为民造福。永乐江镇大石村有一口神农泉井,就是马长生、陈秀香夫妇在早些年义务修建而成的。“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这口神农泉井,水量大水质好,含硒元素。如今已远近皆知,闻名遐迩。
马长生毅然决然要在金紫仙山上挖出一口井来,他不畏山高路远,登上金紫仙山顶,白天勘地形探水源,夜晚住宿在金紫仙观。观里的尹道人见状非常高兴,闲谈时给马长生讲起了山里水源的故事。
“金紫泉在县南百二十里金紫仙山崖中。”尹道人说,同治《安仁县志》中有一个记载。《旧志》中也记载着一段话:“旱祷水出,烹茗献神,毕即绝流,旁有石龟,无心移之则转,有意坚不可动”。《寰宇记》也有记载:“尝有云屯其上,经日不散……”。
尹道人又说,同治《安仁县志》中还有一个记载,清代安仁的一位文学诗人张之璜,曾游历过金紫仙山,写了一首《登金紫山绝顶》的诗:“陡峭寻苍磴,嵯峨入翠微。暗泉鸣竹径,斜日照松扉。物外身边健,吟边与欲飞。间游多胜景,绝囐拨云归。”诗中一句“暗泉鸣竹径”,是说在生长竹子的地方,地下有一处暗泉,这给了马长生很大的启发。

(马长生探水源,勘井址)
马长生依照这些记载,仔细比对勘查,发现位于金紫仙观(庵子)右侧100多米的山崖中有一处小石坡。小石坡有一大石状如石龟,石坡上方不远处是一片竹林,左侧是“三仙女祠”遗址,周围绿草如茵。站立在小石坡边,似有一丝丝凉意。经过几处预选井址的比较,显然此处较为理想,马长生对尹道人说:“井址就选在此处”。
筹备资金
在山巅造泉,困难重重,在石坡掘井,困难更多。小石坡都是石山石壁,岩石通常非常坚硬,需要使用专业的钻探工具来进行挖掘,这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成本。上山没有公路,运送掘井材料和工具,都要靠人扛肩挑;再加上山高路远,起灶就餐和住宿都很成问题。金紫仙山上没有通电,需购买一台8.6千瓦的三相发电机用于发电,一台大功率风炮机用于钻壁凿石;还需考虑通风、排水、支护等问题;同时应支付劳务工资。马长生预算,需要资金10余万元。
如何筹措好掘井资金?成了马长生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他向好友和亲戚谈及资金问题,都因数额大而没有回音。于是他决定做好家人的说服工作。没想到,妻子、儿子和儿媳知道后,都非常支持他。于是,马长生决定全家举力,独资修建,一定要将泉井挖掘好。
就在这时,因家里繁琐事务不顺,马长生突然病倒了,接连住院,动了几次大手术。挖井的事,只能暂时被搁置。
凿壁引泉
马长生是言而有信之人,对公益之事尤为执着。农历2023年11月20日,身患结肠癌的马长生在动完手术未满3个月,就对家人说:“我要兑现2020年的承诺,要去金紫仙打好泉井,完成我的心愿。”他的决定,同样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于是他购置了发电机、风炮机和破碎锤等机械设备,雇请了一个由9人组成的打井队,择了一个吉日,定于11月26日开工。
在石坡上掘井过程既艰苦又充满着挑战。首先,挖掘中坚硬的岩石与钻头摩擦,火花四溅,粉尘飞扬,增加了挖掘难度,也考验着人的毅力和耐力;其次,人工运送、清理挖掘出的石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再者,遇恶劣天气如下雨、刮风等,也会影响掘井的进度。马长生先后几十次往返山里,和掘井人员同吃住同劳动,做好后勤服务,让他们心无旁骛,安心拙井。

一连干了20多天,地底下还是坚硬的岩石,不见一滴水。疲惫不堪的掘井人员开始气馁,他们捧着起了血泡的手让马长生看,一致对马长生说:“挖了这么久,还是只见岩石不见水。再挖下去,也不会有水的。”“我们已经尽力了,算了吧,我们不挖了。”马长生察看现场后,只好同意暂时停工,同时请尹道人和在场的仝工师傅们一起商量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只能请专业挖掘井队来。”
于是,马长生去了攸县,请了两位专业打井的师傅上山察看,当看到凿出的岩石又硬又干涩,师傅直摇头,也认为这口井很难打得出水,当即回绝了马长生:“干不了,还是你们自己慢慢搞、试试看。”
送走攸县的两位师傅,回到打井的石坡上,马长生思索:“此处难道真的是枯坡?我在枯坡上打了一口枯井?”边思索边来到左侧的三仙女祠,发现祠内湿气很重,佛具和香楮都有潮湿之感。“岩石里面肯定有水”,马长生想着,又折回到石坡上,石坡上的“龙龟”仿佛在向他招手和微笑。马长生望着石井、龙龟石……冥思苦想,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井出水,需要的是毅力与坚持”!
从此,掘井工作又继续“迈步”了。这一次,马长生组织了两班人马。马长生对凿井的师傅们说:“古代的孟子曾说过:‘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我们做事决不能半途而废。”师傅们开始交替(轮流)作业,这次又经过了60多天的长时间挖掘,井的宽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变化。这期间,马长生同样是和打井的师傅们同吃住、劳动都在工地,坚持了60多天。

(坚硬的岩石)

(井泉中的七彩岩石)
泉暧人心
马长生在“洞中静定转乾坤,阴阳旋极不问春”三仙女祠旁的龙龟石坡上凿石引泉,几番诚请安仁、攸县、酃县工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挖掘出一口宽而深的井泉,为金紫仙观和游客带来了清澈纯净,高品质的饮用泉水。
继而,安装管道,将井泉水引到金紫仙观;同时在井泉四周,用水泥筑砌了井围,安装了不锈钢井门,以保障井水清洁卫生与安全。马长生还到山东购买了一尊“五龙璧”汉白玉,安放于井中。
五龙潜泉底,神龟卧山中。说来也奇,“五龙璧”汉白玉安放到位后,井中四壁就开始有大滴泉水冒出,井中水量大增。如今,泉涌漫井,清澈见底,甘甜清冽,沁人心脾。众多游客上山观景,都会取水饮用,有的还特意带瓶取“圣泉”带回家。
他的坚持和付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扬。尹道士特别感叹地赞道:“长生人喝长生水,喝水不忘马长生。”

2024年6月8日,原县政协副主席李琼林、县法院干部胡清文、县诗词协会吴丰清等,登上金紫仙,察看龙龟崖里新凿的这口井泉,为马长生这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遂将井泉命名为“金紫仙圣泉”,并撰文赋诗,雕刻“泉景碑”于井泉外墙壁之上。银光闪烁、波光粼粼的“金紫仙圣泉”与熠熠生辉的“泉景碑”成为了金紫仙一道靓丽、独特的景观,魅惑了满坡山野风雅!
2024年10月中旬,马长生请工匠在井盖之上塑制了一尊龙龟,并镀以“金身”。以祈祥龙护水、神龟送福。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井中圣泉清如镜,喝水人笑映其中。清泉映人心,挖井映人生!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在金紫仙山巅上的“凿壁引泉”人——马长生。

(金紫仙圣泉)



END




【作者简介】

刘绵珠,湖南省安仁县人,安仁县融媒体中心退休,郴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安仁县神农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END


●来源:刘绵珠
●编辑:刘琳娅
●合成:张素兰
●图源:刘绵珠
●审定:黄寒冬


湘楚网络文学
视文学,如生命,拿起笔,写诗文,妙手华章在网络上传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