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八路军南下支队转战安仁

文摘   2024-10-16 10:00   湖南  


八路军南下支队转战安仁

选自《红色安仁》

     1944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派遣八路军120师359旅一部主力和一批干部南征。10月31日,八路军确定了南征区域和组织机构,组成了以王首道为书记的军政委员会,并将三五九旅南下第一梯队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王震、王首道分任支队司令员、政委。南下支队下辖6个大队,共5000余人。11月9日,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开始南征之路。南下支队渡过黄河,驰骋中原,越过长江,进军鄂南,沿途战胜了险恶的自然条件,打垮了成千上万日伪顽军的围追堵截。



     1945年3月23日进抵湖南平江沙里铺。部队入湘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8月12日,南下支队进入安仁县渡口乡双江村,经禾市潭湖、洋际乡到达安仁县南坪、华王一带宿营,司令部设在华王的石陂村,王震司令员和王首道政委住在该村的唐名辉家。南下支队一进入安仁,群众听说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队伍,一些经过土地革命洗礼的革命积极分子,自发地走出家门,迎接南下支队。不少人主动找到部队,介绍当地情况,筹粮款,当向导,协助部队宿营、做饭。那些平时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一见共产党的队伍来了,吓得胆颤心惊,逃之夭夭。王震和王首道十分关心安仁地方党组织的情况,想方设法与地方党组织联系,但因当时中共地方党组织已转入地下活动,消息传达不便,而南下支队在安仁停留的时间短,因而中共安仁地方党组织未能与八路军南下支队接上关系。不少共产党员、游击队员闻讯赶到南下支队的宿营地时,南下支队已经转移离开了。王震和王首道还十分关心土地革命时期留在安仁继续斗争的干部,关心跟随红军队伍走出安仁的革命战士的家属、子女。到达华王的当晚,王震和王首道即派人打听和寻找唐天际的家属,并亲自接见了唐天际的儿子唐如开。得知唐如开家里因受反动派迫害和日军抢掠,生活非常艰难困苦时,王震便付给了他家价值12石谷的生活费。当晚,唐如开回到家把钱交给母亲,第二天早上5点多钟,他就起来给南下部队当向导。参加新四军后这次随部队南下的安仁籍原老游击队员、南下支队干部杨华同志,也趁机顺便看望了革命群众许维煌一家。南下支队在到达南坪、华王一带宿营当晚,部队派出二三十人往南坪的锡山村方向施行警戒时,与在宜阳河洗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警戒部队牺牲了一名战士、一名排长,这两个牺牲的南下支队战士后来被安葬在塘丫风村背后的山上。


     1945年8月13日凌晨,南下支队继续南下,计划经华王乡的大塘、陈古、东桥、小背、将帅坳和五世亭向永兴县进发。当南下支队一路行至小背时,遭到驻守东桥、小背的国民党一六二师四八六团的阻击。南下支队即用土喇叭向国民党顽军喊话,宣讲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精神。国民党顽军充耳不闻,继续阻击八路军。南下支队战士们忍无可忍,立即组织反击,粉碎了敌人的阻击,打死打伤顽军100多人,俘敌十余人,缴获步枪100多支,机枪两挺。13日深夜时,南下支队的侦察队长罗键西带领32名侦察员,先行由华王庙向资兴三都方向侦察。由于天黑路岔,地形复杂,侦察战士在行进中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国民党第四十四军两个连队发现南下支队的这支侦察队伍后,紧追不舍,妄图加以消灭。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这32名侦察员对外打出“八路军独立先遣队”的旗号,抱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沿途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安仁、耒阳交界一带的山上与敌人周旋一月有余,最后终于在湘粤边界找寻到了主力部队,随部队继续开展活动。


     南下支队来到安仁,极大地鼓舞了安仁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安仁人民群众积极行动,对他们在安仁开展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八路军南下支队主力在安仁的活动时间虽然只有几天,而且由于时间短且任务紧迫,没有能够在安仁开展重大活动,但部队严整的军容、严明的纪律、坚持抗敌的决心和行动,在安仁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END


●来源:红色安仁

●编辑:侯 廉 端

●合成:谭     琼

●图片:网   络

●审定:黄 寒 冬



湘楚网络文学
视文学,如生命,拿起笔,写诗文,妙手华章在网络上传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