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型动作场面
不牛逼的导演基本只会用多机拍摄,后期交给剪接去剪。观众看个热闹,比如《风语者》《洛杉矶之战》,一看就是人多,钱多,摄影机多。牛逼导演在大场面的时候依然把控全局,法度严谨,比如《影子武士》《现代启示录》《黑鹰坠落》《TDK》。其实 Michael Bay 的场面调度水平也不错。
2、多人对话
多人对话要拍得好看,需要深刻了解什么是场面调度。群戏大师阿尔特曼的《高斯福德庄园》提供了样板。李安的《理智与情感》的群戏,老实说,镜头语言方面很一般。
3、性爱场面
国内导演对付这样的东西,能做到敢拍已经是最高境界。电影里面的性爱场面,能做到完全为影片服务,不出格,不喧宾夺主,自然天成,已经很考验导演水平。
4、人物出场
绝大多数导演对人物出场都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往往人物该出场就出来见人就是。其实细看经典电影里面的人物出场,你会发现大导演的功力是隐藏的很深的。看看《西部往事》里面查尔斯布朗逊的出场吧。
5、长镜头
很多人都喜欢装大师范儿,搞长镜头。老实说,长镜头很考验场面调度。侯孝贤的《悲情城市》里面的长镜头,场面调度不绝后也基本空前。
还有若干长镜头大师,帕尔马,安哲等,判断长镜头优劣,只需要看你能不能看出调度和信息量。国内导演的长镜头只剩下“长”。
6、室内两人对话
某次跟个剪辑聊天,我问他觉得什么最难剪,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回答是室内两人的对话。他看出我表情诧异,继续说,因为很多导演都是大全景加正反打草草了事,素材就那么些,我要是就这么剪,这戏,还能看么?如果说多人对话像甜点中的苏芙蕾,要么精妙绝伦,要么形神都shit,没什么中间地带,那么室内两人对话就像cheese cake,看上去普通,可能吃起来差别不很大,但一旦出彩,就会让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举个例子:林克莱特的《甜蜜的**我》(Tape),全片都是室内戏,大部分时间只有两人,诸位可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
也许有人讲,类似于以上这个例子,它剧本写作本身技艺就已经相当高超,这点我不否认,这些室内戏写得都很舞台化,但即便如此,电影不是把你拖到固定地点坐下来看完的艺术,如果真的成了个舞台剧的摄制版,早逼着观众离席了。不信,你闭上眼睛想想,这些段落,你会怎么处理。
7、不讲话的叙事段
某些艺术电影或者某些过于“诗意”的电影,大段场面不讲话,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没有硬性的叙事任务。但对于要讲故事的电影,不依靠对白、旁白、字幕,就靠画面,最多加音乐,就把事儿说清楚,说巧妙,并不容易。
这里又得提西部往事的开头了,基本一句话没有,但戏剧张力满溢。老无所依中大段追杀戏的处理,也是静默无声,杀气十足。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8、一个平时演技矬到爆的演员在此片中的表演
选择演员、调教演员、发掘演员潜力是导演的重要功课。但不可绝对,因为很多时候导演未必有演员的最终选择权,而现场说戏可能也落在执行导演头上,但指导表演仍然是导演的重要工作,为了方便识别,不如看看一些公认的“差”演员在此作前后的反差。
这方面的典型是杜琪峰,张家辉、古天乐这种好璞玉自不待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任贤齐的改造。虽然小齐难说脱胎换骨,但至少在他指导下,他的戏能看了。
大陆这边,演员出身的康洪雷在指导表演这块比较出色,像《士兵突击》的演员几乎全部因为这一部戏翻身的情况着实不多见。虽然我对康导其他方面或许有意见,但他对演员的提点能力确实非常牛。
最后,似乎并不能一概而论,没有哪一个『场景』最能看出水平,动作戏好像更容易出彩,但能把对话戏拍得抓人也是技术;大场面似乎更好看,但小空间也能逼迫导
演琢磨摄影机运动和场面调度;悲剧场景可能给观众心理冲击较大,但喜剧场景其实对节奏和视听思维要求很高。所以我也说不出哪个场景,我只能说,衡量导演水平,要看他如何用视听语言引导情绪。
一般说来,开场戏最吃功夫,大多数导演都会全力设计一个开场。导演塞缪尔·富勒说过:如果一部电影在开始没能抓住观众的心,那这部电影就只能沦为垃圾。
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这100多年来,电影始终致力于一件事:
讲故事
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能成就一部精彩的电影,但一部精彩的电影,必然是一个好的故事。
可以说:
好电影就是好故事
所以,一切电影人——不应该仅仅是编剧,而是一切电影人,尤其是核心的导演,制片,投资人等,一定,而且必须要成为真正“懂故事”的人!
否则,你能做出好电影的几率,微乎其微!
可以说:
你懂不懂故事,决定你职业生涯的成败
现对于编剧来说,会编故事就更加重要了。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编故事”是编剧/作家最核心的技能。但目前国内几十万人写剧本,编故事能真正过关的不过1%!
如果你连个故事都不会编,连个故事都编不好,连个故事都编不好看,甚至,连个故事的好坏都分不清楚,那么,请问:
你凭什么混影视圈?
一切电影人,都首先应该是“故事专家”。
那么,
怎么学习编故事,和提升故事的鉴别能力呢?
怎么才能真正理解“故事”,成为故事行家?
最佳的方法,和途径,莫过于
拉片子
所谓“拉片子”,就是以“电影”为师
通过拆解优秀电影,经典电影,来掌握构建故事的技法和规律
许多优秀的导演和编剧,都是拉片狂魔,他们都是通过拉片子深刻地理解了电影和故事
你可以不读剧作法,但你绝对不可以不拉片
电影史上,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是最生动的教材,最直接的老师,都在给你展示的电影和故事的奥秘
通过逆向拆解作品,从拆解中学会构建
这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但纵观国内,却没有一套像样的拉片教程
更没有从“故事”角度教你来拆解一部电影的教程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拉片是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
然而,却不得其法,无从下手
所以,我们“半镜写作学院”推出了这套拉片课程
“半镜写作学院”重磅大课
拉片子
如何从“故事”角度拆解电影
国内第一套编剧拉片实操课程
简洁,精透,实用
主讲:半镜先生
适用对象
1.影视编剧,动漫编剧,小说作者等
2.导演,制片,投资等影视人,动漫人
3.想提高编故事能力的人,或想提升故事鉴别力的人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国内第一套从故事角度拆解电影的拉片课程。以半镜先生独创性的“剧作原理”为基础,以剧作法为经纬,结合3部电影,来进行拉片教学与示范。课程具有独创性,简洁性,精透性和实操性。能够颠覆你的认知,让你看见故事的本质,和底层规律。课程配有大量练习。
课程特色
独创性
国内第一套编剧拉片实操课程,是半镜先生独创的,一套系统的拆解电影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流程。颠覆认知,令你耳目全新。
简洁性
从“故事”角度,让你能够迅速看见一部电影的本质,和洞悉故事的底层规律。删繁就简,直指根本,让你随心所欲拆解任意电影的底牌。
精透性
以半镜先生深刻洞见的“剧作原理”体系为基础,以剧作法为经纬,来教你拆解电影。不仅让你看清表象,还让你看透原理。不仅让你会拆解故事,更让你掌握剧作法的精髓。
实操性
用实例教学,结合3部电影,进行拉片示范。辅助1部电影,指导你进行练习。让你大量动手,极具实操性。手把手教你会做为止。
课程方式
在线课程(音频/视频+ppt+图文视频资料)
+学员交流和老师指导微信群
+作业和练习
上线时间
重制版已经开始上线
请马上报名
课程价格
现价仅需398
更完将会涨至1280元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马上以特惠价抢“拉片子”名额
赶紧进来看电影
会随时再涨价100元
请立马出手
特别提醒
购买课程之后,请立马添加老师个人微信,将会把你拉入课程学习指导交流群。老师微信在课程置顶贴内。
半镜先生是实战派故事高手和故事行家
他的《拉故事》《冲突线》《扒桥段》等课程反响热烈,口碑爆棚
下面是他写的故事
你点开看几个
只有真正会编故事的人
才能真正教会你编故事
想看爆爽,超屌的奇闻怪谈吗
想要颠覆三观,炸裂脑洞的惊异体验吗
==半镜先生脑洞故事集==
惊奇 脑洞 悬疑 反转
让你一读上瘾,欲罢不能
听课方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