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为补!秋冬进补的关键要点!

文摘   2024-11-13 07:31   广东  


立冬已过,很多家长都开始帮孩子进补了。


但是,孩子体质娇嫩、敏感,进补时要讲求技巧。不然,给孩子吃再多好东西都补不进去,还会破坏阴阳平衡,导致五脏六腑失调,孩子的体质也会越来越差,生长发育也会受阻。


今天,我就来详细讲一讲秋冬进补的关键要点。



 


欲补先清,以通为补


很多家长和我说,孩子身体很虚,但是一补就上火,虚不受补,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孩子体内有“淤堵”,才会出现上火的问题。


所以,进补前,家长就要做到“欲补先清”“以通为补”,意思是进补前要先清除身体里面的“垃圾”,让孩子的身体达到一个“通透”的状态。


对孩子来说,比较常见的“淤堵”就是积食与湿滞,家长要及时地疏通,为进补打好基础。


● 及时消积


家长帮孩子进补前,一定要先检查孩子的消化情况。


脾主运化,脾负责从饮食中“吸收”对身体有益的“养分”,孩子一积食,脾失运化,吃进去的“补品”,无法滋养身体,还会变成伤害身体的“元凶”。


而且,有些家长不懂得判断孩子脾胃里是否有积食,就盲目地给他们吃进补、滋腻的食物,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让积食化热,孩子自然容易上火。


因此,家长要学会判断孩子的消化状态,坚持用好“10秒法”,看舌苔、口气、大便、睡眠等是否正常,如果出现舌苔厚、口气大、大便不正常、睡不安、入睡难等表现,就要警惕积食的问题。


一旦发现孩子积食了,家长要马上帮他消食导滞,让他吃少、吃素,并用山楂、麦芽、莱菔子煲消积茶喝,连续喝两三天。


入冬以后,阳气内收,孩子胃口会变好,会比春夏时吃得更多,尤其是一些补身体的肉类,如此一来,脾胃容易受累,所以,就算孩子没有明显的积食,也要每周喝一两次消积茶,帮脾胃减轻负担。


在这里,我最看重的一道食药材就是莱菔子,因为它能通利大便,帮孩子把积食等糟粕排出体外,身体没有积滞了,自然更加通畅,此时补益才能有效果。


小儿消积茶(新三星汤):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¹

麦芽:行气消食、运脾开胃¹

莱菔子:消食除胀、通利大便¹


● 警惕湿浊


除了积食,家长还要注意看一看孩子是否有湿浊的问题,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淤堵”。


脾负责代谢水饮,但孩子天生“脾常不足”,运化水饮的能力疲弱,本身就比成年人更易生湿。脾不足,消化食物的能力弱,吃进去的食物容易变成积食,没有及时处理,积食就会入里化湿。


加上,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孩子出汗变少,湿气很难通过汗液排泄到体外,也就是说,秋冬季节身体排湿的“通道”少了,水湿停滞于内,就会变成湿浊。


如果身体有湿,家长再给孩子安排一些滋腻的食补,只会让湿气更加“胶着”、黏腻,时间久了,还会变成痰饮,损伤体质。


我常说,儿为虚寒,大多数孩子体质偏虚寒,体内的湿浊大多数是寒湿。当家长发现他们有齿痕舌、舌质淡、舌苔白腻、口水清稀、大便稀烂、拉肚子等表现,可以用佛手、砂仁、茯苓、乌梅、丁香等煲茶喝,连续喝两三天。



 


进补前,先“引补”


什么是“引补”?就是在进补前,先把脾胃调理好,提高脾胃的运化与吸收能力。


上文提到,脾主运化,这里的“运化”其实是包含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运化水饮,另一方面就是运化水谷精微,即将食物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也就是说,孩子吃进去的食物能不能被吸收,全看脾胃是否足够强健。若脾胃强健,孩子哪怕吃家常食物、粗茶淡饭,也能长得很好、很壮实;若脾胃亏虚,吃再好的补品,都难以消化、吸收,甚至还会变成伤害身体的“淤堵”“垃圾”。


现阶段,家长应该把焦点放在调理脾胃之上,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要先把脾胃的运化能力提上去,才能吸收到营养,吃的“补品”才会见效。


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等到真正入冬之后,孩子稍微吃点温热的食养方都会上火,到时候,寒邪当令,孩子就会有“寒包火”的问题,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喉咙红肿、喉咙痛、便秘等等都会很常见。


如何提高脾的运化能力呢?


第一,就是做到上面提到的“通”,让孩子少积食、不积食。平时的一日三餐,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七分饱为佳,尽可能地减少脾胃的负担,让脾胃更“轻盈”些,能真正地“运”起来。


第二,在孩子消化好、没有生病的前提下,吃点补养脾胃的食物或者食养方,家长可以用山药、芡实、白扁豆、莲子、茯苓、陈皮等食材来煲汤给孩子喝,像我的小儿健脾汤可以每周给孩子喝两三次。



 


进补时,要清补、平补


一说到补身体,很多家长都会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吃点“好东西”。其中,燕窝、人参、花胶、雪蛤、鹿茸等补品,都有不少家长问过我,能不能给孩子吃。


孩子的脾胃本来就比较弱,而以上提到的补品大多都偏滋腻,滋腻之物难消化,吃多了,孩子的脾胃就会有“滞”,滞而不化,就会变成“痰”。


积聚在体内的痰浊,无形之中会给脾胃带来巨大的负担,久而久之,导致脾虚的出现。到头来弄巧成拙,花了大价钱却没有换来孩子的好身体。


所以,我认为,吃得好、吃得贵不如吃得对!帮孩子补身体,切忌峻补、大补,要清补、平补,选择气味甘淡、性质平和、甘平和缓的食材或食药材,来调理虚损的身体,做到润物细无声。


其实,家长不必过度追求昂贵的滋补品,家常食物都是有补益作用的。


如果孩子的脾胃不是很差,消化能力还可以,入冬后可以适当多吃点肉,像鸡肉、鸭肉、牛肉、猪肉等都可以,这些肉类都是补中益气、补养脾胃的。等天气再冷一些,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吃点羊肉,羊肉不仅能温养脾胃,还能补肾益气。


如果孩子的脾胃比较弱,平时容易积食,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吃点鱼,鱼相比于猪、牛、羊等会更易消化些;或者给孩子做点鸡蛋羹等等,都是易消化又能补虚的。


如果想要补益的效果更好一些,可以选择一些药食同源的食药材,像山药、芡实、白扁豆等等都是可以的,家长可以用这些食药材来煲一碗小儿健脾汤。这碗汤既补脾肾又能化湿气,既养先天又补后天,既通又补,入冬以后可以坚持给孩子喝,每周可以喝两三次。


小儿健脾汤(新四神汤):


山药:健脾养胃、生津益肺¹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¹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¹

南杏仁:润燥养肺、通利大便¹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


-广告-

许尤佳育儿
许缘儿童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