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娃、阳虚娃,改变体质并不难!3个保健穴,用对堪比吃补药

文摘   2024-11-21 07:30   广东  


俗话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虎。”


我们都知道,秋冬是进补的大好时机。若家长能好好地把握这段时间,帮孩子养精蓄锐,他们的体质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明年开春以后,生长发育也会更好。


但是,进补的大前提是孩子的消化要好、身体要通透、没有病痛,如果孩子频繁地生病,将会“无缘”秋冬进补的黄金时期,补不进去,还一直生病消耗,体质就会越来越差。


今天,我就来详细地讲讲秋冬防病的小妙招,家长一定要认真学习。



 


孩子入冬易生病,与寒邪关系极大


风、寒、暑、湿、燥、火等同属大自然的六淫之邪,都是会使人体生病的外邪。


立冬以后,天气越来越寒冷,“寒”会成为大自然的主气,成为最大的致病原之一。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损伤体质。孩子形气未充,皮肤腠理疏松,入冬以后尤其容易受寒。寒邪在表,家长没有及时地帮孩子解表驱寒,使得寒邪入里,阳气与寒气在体内“正面交锋”,这个过程就会耗损阳气。


阳气受损,亏虚而不足,敛藏不得利,脏腑失于温煦,体内就会虚寒一片。此时,孩子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抵御病毒、细菌,外感、咳嗽、鼻炎等呼吸道问题就会频繁出现。


另一方面,寒性凝滞,寒邪侵袭人体,气血阻滞不通,运行不畅,五脏六腑运行失调,抗病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孩子很容易就会生病。



 


防寒等于防病,秋冬护好3大穴位


简单来说,防寒就等于防病,想要孩子秋冬少生病、不生病,家长就要从现在开始做好“防寒”的工作。


具体要怎么做?我认为,入冬以后,家长帮孩子护好3大穴位,保证3个部位不受寒,自然能大大降低生病的几率。


● 天突穴


天突穴‌位置在颈部前方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突”,在古代指的是“灶突”,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烟囱。它立在房顶上,每到做饭时,炊烟就从烟囱飘散到房子外面。这一根烟囱就像是我们身体的气管,烟囱是炊烟从房子里通往外界的“工具”;气管则是肺与天气相通的通道,清气从气管进入肺,浊气又从气管呼出,排泄到体外。


所以,天突穴就是人体的“烟囱”,是气机出入的通道,它能通肺气,是守护肺系的关键穴位,更是离呼吸道最近的部位。如果天突穴受寒了,寒邪就会直通于肺,肺失宣降,孩子就容易不停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

 

入冬以后,如何保护天突穴?


①接下来天气将越来越冷,孩子外出时不要穿领口大、松松垮垮的衣服,尽量穿上领口小、高领的衣服,天气很冷时,可以围上小围巾,不要让天突穴外露;


②晚上睡觉时,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天突穴上盖上一层毛巾或薄布,也可以直接围上柔软的丝巾;


③孩子在受寒初期,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畏寒怕冷、手脚冰冷、咽痒咳嗽等表现,家长可以帮孩子艾灸一下天突穴,灸10~15分钟,连续灸两三天;或者取一贴暖贴贴在天突穴,贴两三个小时,连续贴两三天,都可以帮助孩子驱散寒气。


● 神阙穴


《会元针灸学》曰:“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放莲花,顺五行以生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注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


清朝的《医学源始》曰:“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始生,五脏六腑之形成故也。”



“阙”,指的是宫殿,而“神阙”指的就是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


当孩子还在母亲的子宫时,需要通过脐带来吸收营养和氧气,保证正常发育。脐带的一端连接母体,另一端连接的是孩子的肚脐,此时,脐带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因此,肚脐(神阙穴)又是十二经脉最初形成的位置,是人体先天之气的汇聚地。


但是,肚脐(神阙穴)是胚胎发育时期腹壁的最晚闭合处,是腹前壁薄弱区,这个区域的表皮较薄,所以,它是很脆弱的,日常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尤其是入冬以后,孩子的肚脐不慎受寒,就会出现肚子痛、拉肚子等问题。


入冬以后,如何保护神阙穴?


①家长要给孩子穿长一点的打底衫,最好用小裤子把衣服束起来,避免肚脐外露;


②晚上睡觉时,家长要给孩子盖好小被子,如果孩子很爱踢被子,就要给他穿睡袋,避免小肚子受寒;


③如果孩子的小肚子受寒了,有肚子痛、拉肚子、小肚子摸着凉凉等表现,可以用暖水袋帮孩子暖一暖小肚子,或者取一贴暖贴贴在神阙穴的位置,贴2~4个小时,连续贴两三天。


● 涌泉穴


《黄帝内经·灵枢》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


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与肾脏相通。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从脚底涌出,灌溉全身各处,所以,这个穴位被称为“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在足底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就在脚底板的凹陷处。



我们说:“寒从脚起”,涌泉穴位于脚底,在人体的最下部,离心最远,阳气薄弱,入冬以后,地面的阴气也比较重,所以,涌泉穴很容易就会受寒。


由于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一旦寒邪由此而入,就会通过肾经循径而上,损伤肾阳。肾乃先天之本,主宰生长发育,肾阳一旦受损,孩子就很难长个子,生长发育会落后同龄人。


入冬以后,如何保护涌泉穴?


①岭南地区天气渐冷,家长千万不能再让孩子赤脚走路,尤其是家里的地板砖,寒气比较盛,一定要叮嘱孩子穿好小袜子或者小拖鞋;


②到户外活动时,不要再穿凉鞋,要给孩子穿上袜子和运动鞋,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


③晚上睡觉时,要帮孩子盖好被子,尽量不要让孩子的小脚丫外露,如果孩子爱踢被子,最好穿上睡袋;


天气寒凉时,可以用温水帮孩子泡泡脚,刺激涌泉穴,可以调动全身的阳气,滋养肾精,一周泡个两三次,每次泡10~15分钟;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受寒表现,如畏寒怕冷、打喷嚏、流清涕、手脚冰冷等,可以用沐足方来泡,连续泡两三天,每次泡10~15分钟。


最后,我要提醒家长一点,秋冬防病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要控制好孩子的消化!孩子在脾胃有积食、内热时,一吹风就很容易受寒外感。所以,家长每天都要坚持“10秒法”,一旦发现孩子舌苔变厚、嘴巴臭、大便不正常、睡不好等,就要警惕积食问题,马上帮他们助消化,要吃少、吃素,用山楂、麦芽、莱菔子煲消积茶,坚持两三天。


小儿消积茶: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¹

麦芽:行气消食、运脾开胃¹

莱菔子:消食除胀、通利大便¹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


-广告-

许尤佳育儿
许缘儿童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