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回复“大礼包”,得规范大全!
推荐阅读:强烈推荐 | 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扩传)
搜索http://www.shuilitianxia.com.cn/关注水利天下网资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这座城市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的傅作义,成为了我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傅作义十分高兴,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也由衷地为其感到高兴,并期待着他在水利建设方面大展拳脚。然而有一天,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却突然发现,水利部的文件都没有傅作义的签名。在一番调查过后,周总理不禁勃然大怒,将所有水利部的员工找来开会。那么,周总理调查发现了什么?为何文件上会没有傅作义这个部长的签名?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蒋介石挑起了内战。战争前期,国军凭借着优势装备,占领了先机,然而随着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我军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国民党节节败退。到1948年,国民党几乎只剩北平的傅作义部,尚有战斗力。同年11月,平津战役爆发,傅作义固守的北平成为了一座孤城。在多方人士的努力下,1949年1月,傅作义接受了我党的八项条件,随即率领几十万国民党官兵起义。至此,古都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毛主席多次称赞傅作义:能够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完整地交出,并改编为解放军;能够把北平古都完整地交给人民;能够用北平和平解放推动全国的解放,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准备安排傅作义和程潜、张治中等太原国民党将领,参加国防委员会,并任副主席。毛主席得知后,说:“对傅作义这样安排还不够,因为傅作义的功劳要更大。如果傅作义决定死守北平城,我们今天就不能又这个北平城了。傅作义立了大功,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部长,我看水利部长就不错。”在此之前,傅作义曾在与毛主席的谈话中,表示过自己想做点水利建设方面的工作。而傅作义之所以选择搞水利建设,是因为酷爱水利事业。傅作义出生在黄河岸边,对黄河泛滥,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着切身之痛,因而很早就萌发了兴办水利、造福百姓的宏愿。在傅作义主政绥远时期,他率部进驻河套西段,发动官兵开展大规模的屯田运动,在大力兴修水利。当时,部队有多少人,便是多少水利大军,有10万部队就有10万水利大军。1941年,傅作义派出17师全体官兵约3000人,帮助地方兴修水利,引用杨家河水浇地,使得3万多亩耕地能够及时得到灌溉。后来,人们将他在这里修的渠,命名为“机缘渠”,作为对傅作义的赞颂。在1943年,傅作义又提出“治军治水并重”的口号,成立了水利指挥部,统一调配军工、民工,大兴水利。而后,傅作义率领官兵民工,开挖复兴渠,以改善五原、晏江两县的引水设施,扩大水浇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在修渠的过程中,傅作义亲临施工现场指挥官兵工作。尽管当时条件困难,但傅作义率领广大官兵,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工地上,终于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从1941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傅作义带领部队,在河套西段所挖的干渠达1700多里,支渠超过1万里,水浇地面积达到在1千万亩以上,可谓是渠道纵横,渠水遍地。傅作义兴修的这些水利设施,不仅使得环境变好,鸿雁、鹭鸶等水鸟昼夜成群,更使得部队和老百姓的农副生产,不断获得大丰收,一时间这里有了“塞上江南”的美称。傅作义主政绥远的日子里,屯垦治水、新建城乡,使得绥远成为民国历史上的换金时代,凡是到过河套地区的人,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在国民党的统治时期,是绝无仅有的业绩。从傅作义的这些经历,便可以看出他确实对水利建设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才会在与毛主席的交谈中,表达了自己想要做水利工作的愿望。在得知了傅作义的愿望之后,毛主席便记在了心上,又考虑到傅作义以往确实在水利方面做出了点成绩,于是,毛主席便决定让傅作义当水利部长。上任之后,傅作义殚精竭虑,决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辜负党对他的期望。为此,他常常外出,亲自考察。对于傅作义的努力,党中央也是看在眼里,对此深感欣慰,并常常称赞傅作义工作做得好。受到鼓励的傅作义,因此更加努力了。也就是在此期间的一天,中央突然找到傅作义。傅作义十分疑惑,还以为中央找自己,是为了谈最近的水利工作。没想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并没有问傅作义关于水利建设的事,而是问他:“水利部文件批文怎么没有了你傅作义部长的名字?你在水利部当部长是不是有职无权?”说着,拿出了一份水利部文件,上面只有副部长的签名。对此,傅作义说:“我工作忙,常常外出,副部长批示也是一样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听了这话没做声,但在傅作义离开后,毛主席专门指示周总理去调查其中原因。经过一番调查,周总理不仅怒火上涌。原来经过调查后,周总理发现,水利部一些干部,认为傅作义从前是国民党将领,因此对他并不服气,也并不是很尊重,对他以部长名义批示的文件,有不同意的表示。于是,傅作义在察觉这一情况后,在看过文件以后都不加批示,而是由某副部长批示,渐渐地傅作义便被“架空”了。调查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之后,周总理立马把水利部的工作人员都叫来开会。在会议上,周总理对工作人员做了严肃的批评,最后说道:“大小事情,没有副部长的批示,一律无效!”在党中央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傅作义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水利建设中。在担任水利部长期间,傅作义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到水利第一线、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1951年,傅作义视察淮河,在前往洪泽湖蒋坝途中,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无法通行,而他坚持和大家一起步行。建设三门峡水电站时,傅作义从黄河下游一直视察到潼关,风雨无阻。有时候,外界气温达到了40摄氏度,屋里的家具都烫手,就算一动不动也会出一身汗。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傅作义仍不愿意多休息一会儿,坚持按照计划视察。傅作义每到工地上,除了掌握工程情况外,还要看看工人们住的地方和吃的食物。嘘寒问暖,关心群众的生活。而繁重的工作也压垮了他的身体,1957年,他在山西视察水利工作的时候,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突发,被紧急送到医院治疗。若不是周总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专家从北京飞到太原,进行紧急治疗,可能这一次傅作义就挺不过去了。然而,傅作义的病还没痊愈,便又投身工作。1962年初,中央考虑到傅作义心脏病比较严重,便安排他一家到广东休养。闻言,傅作义说:“如果让我做些工作,我愿意去,可若只是修养,我不想去。”无奈,中央只好同意了傅作义的要求。来到广东后,傅作义先是在医生的要求下休息了一阵,可很快他就坐不住了,开始工作,视察水库。在广东,傅作义先后视察了花县水库、新丰江水电站、新化、佛山、高要和从化等地的水利工程。1968年,河北多地连续多天大暴雨,7天的降雨量就高达2050毫米,为当时中国大陆最高的记录,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水患发生后,河北军民纷纷投入抗洪抢险斗争。当时傅作义正生病,听闻消息立马率水利部有关人员,深入抗洪第一线。最后,在大家万众一心的努力下,加上1958年以来,修建的大量水利工程的调节,人们战胜了洪水!在当水利部长的多年时间里,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到处都有傅作义留下的足迹。另外,除了亲自外出考察,亲身投入水利工程的建设外,傅作义还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经验,撰写了《新中国的水利建设》等著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1956年,傅作义在福建视察访问农村时与农民亲切交谈可以说,在水利建设这一方面,傅作义算是做到了极致。也因此,毛主席对他夸赞道:“水利这门学问,你是真的钻进去了!”在水利部长的岗位上,傅作义一干就是23年,直到1972年10月,才因病离开了水利部长的岗位。虽说如此,他却时刻关心着全国各地的水利建设,甚至在1974年,他去世的前10天,他都惦记着北方的旱情。从一个昔日的旧军阀变为新中国的水利部长,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积极地为人民服务,可以说,傅作义实实在在完成了蜕变。而傅作义为人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人们也永远都不会忘记!
来源:整理网络媒体、官网等
编辑: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说明来源
欢迎投稿、入群与商务合作
薛国强:【水利天下】管委会主任兼公号创办人、主编。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工程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注册咨询工程师,水利水运双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水利工程技术分会专家委员,科普中国专家库专家成员,河湖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文协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采购专家库评标专家、福建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福建省政府采购专家库评标专家、福建省勘察设计协会评优专家、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库成员、福建省土木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专家评委、厦门市城市公用事业评审专家、厦门市重点项目建设专家库入库专家、厦门市科学技术局首批科技专家库专家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部分推送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致谢忱!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仅标明(或未能标明)转载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您觉得好看,就请点赞、在看、留言、转发、分享一起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