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育人的道路上,高校学生社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社科大法学》杂志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刊,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科研育人的重要基地。近日,我们采访到了《社科大法学》杂志社2023届社长丁梦雨,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科研实践之旅,探索科研育人的成果。
问:《社科大法学》杂志社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这些工作对你的学术成长有何影响?
答:《社科大法学》杂志社最核心的工作是对来稿的审稿和编辑。一方面,在审稿过程中,我们需要阅读投稿人的稿件,从创新性、逻辑性、规范性、意识形态正确性等角度对论文的选题、结构、表达、格式等方面提出审稿意见。另一方面,对拟录用的稿件要进行文本校对和格式修改的校对工作。这个过程十分强调学术规范意识,同时也需要掌握许多软件操作技能。这些是《社科大法学》编辑部责任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除此之外,我也会有一些行政工作,当时跟着主编周一博师兄一起对审稿流程上做出较为创新的改革。与此同时,新审稿措施的落实也需要一些组织协调方面的工作。我觉得这些工作让我在批判性思维、专业知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因为一方面你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稿件,另一方面你不仅要看,还要评,虽然给出审稿意见的中坚力量是硕博师兄师姐,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去观摩学习师兄师姐从哪些方面对文章提出建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作为责任编辑,也要主动提出自己的审稿意见,我觉得这是很锻炼人的。
问:能不能具体谈谈参与审稿和编辑工作对您的科研能力有哪些促进作用?
答:审稿和编辑工作对我来说最大收获就是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评价一篇学术论文。在宏观上,要判断论文的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在微观上,要把握文章如何从逻辑结构、论据支持、语言表达等方面去细致分析。我还记得刚进《社科大法学》杂志社的时候,审稿小组的组长武宏伟师兄给我们讲解什么样的选题叫做具有创新性的选题,对我来说收获颇丰。这些能力对我自己的论文写作有着很直接的指导作用,我写论文的时候会更加注重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因为你知道从编辑的角度看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的话,写作的时候也就会知道往哪方面靠拢,知道应该避免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图1 博士生周一博为编辑部培训编校规范
问:在《社科大法学》杂志社的科研育人过程中,指导教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答:方军老师在我们杂志社的科研育人过程中扮演的是主心骨的角色。在社团指导方面,方老师特别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会从杂志编辑当中的具体问题出发,给我们实操方面和理论方面的指导,而且方老师注重培养我们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他鼓励我们自主策划和组织活动,支持我们有关社团建设的各种想法,同时也会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学术支持上,方老师会带领和鼓励我们多多开展读书会并进行学术研讨,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我们在阅读中学习如何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他还会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来给我们做讲座,让我们接触到最前沿的法学研究。我觉得杂志社能够以一个非常良好的模式运作下来,离不开方老师的引导与指导,这个平台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对我们来说大有裨益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方老师的发展思路和他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带来的。除了这些,我心目中方老师不仅是我们学术探索的引路人,而且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他在生活上和做人做事方面对我们的引导和鼓励也给我们指明了许多方向。这些指导对我个人来说最能够量化的一个表现就是帮助我在升学过程中顺利地完成了推免,能够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业。
图2 杂志社指导老师方军副教授在编辑部培训会上发言
问:你觉得《社科大法学》杂志社在科研育人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答:我大概能想到三个方面。首先,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实践平台,强调“实践”这个词是因为我们在真实的审稿编辑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其次,这个实践平台不仅是实践性的,还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实践平台,杂志社的工作内容特别强调学术规范和严谨性,我觉得这对我的学术规范意识的提高、学术道德和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最后我想补充的是,我们杂志社还会有很多除了审稿以外的多元化活动,比如读书会和讲座,读的书是大家都感兴趣的,或者是老师为我们精心选择的,质量都非常高,讲座大多是关于论文写作和编辑审校方面的交流,这方面我觉得拓宽了一片视野,能了解到很多新东西。
图3 同学们在“学生刊物编辑与论文发表”讲座上与嘉宾互动
问:你如何看待科研育人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能不能结合个人发展经历谈谈你的想法?
答:科研育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社科大法学》杂志社为例,这里能够接触最前沿的学术问题,编辑部成员在审稿校稿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批判性思维,逐步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科研育人还能够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一篇稿件投稿到我们的邮箱里,会经过匿名化处理——分配审稿任务——责任编辑给出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等流程,会有不同的编辑对一篇稿件提出审稿意见,这个过程一方面会有时效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良好的沟通协作,我觉得这些都是未来我们进入社会需要的重要技能。科研育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在科研活动中,我们需要自我驱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资源,这也跟上一点有关,在需要有效率地协作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必须要学会平衡好自己的课堂学业、科研活动、其他的实践活动和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各类任务,分清轻重缓急、做好每一件事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
在保研到法大的过程中,无论是笔试环节还是面试环节,都能感受到杂志社的这段经历对我的巨大帮助。在笔试中,在杂志社锻炼出来的批判性思维极大的帮助我更全面地回答笔试中的问题,在答题思路和结构上都有我在杂志社学到的东西的影子。在面试中,在杂志社锻炼出来的表达能力也让我脱颖而出,可以说科研育人对我成功保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4 丁梦雨同学杂志社全体大会上汇报工作
问:能不能谈谈这段经历在人格塑造方面对你的影响?
答:我觉得可以提炼出几个关键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规划。
前面也有提到,《社科大法学》杂志社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对我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审稿、编辑校对的这一系列流程,组织活动也需要。这些工作需要我们拿出积极的态度相互沟通、协调和支持。在这些团队合作的经历当中,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课题。这些团队合作的经历对我未来的人际交往非常有帮助。
这段经历在培养社会责任感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自己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关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通过接触来稿,我可以相对高效且多元地窥见各种领域中的学术问题,了解学术研究背后的社会问题,我觉得这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同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增长,也能帮助我积极投身解决社会问题,成为贡献自己力量的群体的一员。
最后我想提到一个可能大家不太会关注到或者不太想得到的方面——职业规划方面。这段经历在这方面首先让我看到了法律期刊编辑与出版这个行业,在这之前我可能不太会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存在,因为人们谈到法律职业往往是公职机关、法学学术研究机构、企业法务、律师这样的职业。其次,它不仅让我看到,还赋予了我相应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通过这段经历我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这些都对我的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提供了指导。
结语:
通过这次访谈,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研育人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社科大法学》杂志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与科研的平台,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实现自我成长,为法学研究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丁梦雨简介
丁梦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曾任《社科大法学》杂志社编辑、2023届社长,自2020年至2024年参与了第4期至第12期杂志的审稿编辑与校对印刷工作和杂志社行政工作。
供稿 | 《社科大法学》杂志社
编辑|熊志远
排版 | 周欣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