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丨李培林: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

文摘   2024-10-29 18:06   北京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名单,我校共7项成果获奖。

本期,我们将带您走近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李培林。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社会学评议组召集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研究领域:

工业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成果简介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

李培林

文章认为,中国的走向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社会学伴随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发展,每一次现代化的巨大变迁,都产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的发展理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国在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的国际环境、发展的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大发展议题上,基于自身的新发展经验,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认识,为构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的新发展社会学奠定了基础。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跨越式发展和发展阶段叠加,全球化的背景和东方现代化的世界影响。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包括能否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能否实现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能否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成果共享和共同富裕?能否继续保持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红利?能否在绿色发展硬约束要求下持续发展?能否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继续扩大开放?三、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的新发展社会学思考,包括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连续谱式的结构改进;民富国强的逻辑:形成长期持续发展的深层动力;非均衡中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从渐进变革到全面依法治国: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国家治理的新框架:政府、市场和社会。

文章认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形成的“新发展社会学”,超越西方话语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学标志性概念和基本理论框架,为我国社会学界进一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提供了参考。该文是在党的二十大之前,比较早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特征、路径、逻辑、理念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学术文章,对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篇文章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头篇文章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中国社会科学报》曾在20211017日以报道会议发言形式发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新发展社会学”;《北京日报》2022120日,以为构建中国新发展社会学破题”为题,在理论版进行了报道;《社会发展研究》杂志2022年第1期发表了一组“新发展社会学”的社会学界的专题研究文章。自202112月发表后至202314日,在1左右的时间内,该文知网下载5800余次。

本文曾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十大好文章,并获得第九届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社会学论文奖唯一的一等奖。



END



中国社科大科研处
本公众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运行。不定期发布各类课题项目申报、立项、结项通知,和新苗计划相关讯息,及时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科研动态、通知公告及政策规章等。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