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津派文脉 饮湖成蹊—湖社与天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即将开幕

文摘   2024-12-27 10:35   天津  

欢迎关注·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




即将开幕

2024








开幕时间


2024年12月27日(周五)下午2:00


开幕地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2F序厅


展览时间


2024.12.27—2025.2.28


展览地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1FA/B、2FB







总策划:贾广健
展览策划:寇疆晖
策展人:李旭飞

展览执行:于童
展陈设计:孙铭泽 侯笑妍 李崇琪
海报设计:陈良骥
画册设计:杨鹏 王一焜
影像交互装置设计:倪淑凡
视频编辑:张 婥
展览助理:董 毅  杨 鹏  于冰蓉
展览宣传:于冰蓉  董 毅
文献整理:黄欣然  刘 璇
展览管理:王玉东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 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



“津派文脉,饮湖成蹊”

—湖社与天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天津,这座充满历史与现代交融气息的城市,在当今的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其中,天津美术学院对中国画坛、尤其是对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多名具有精深传统功力和学养的师资汇聚在天津美术学院,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天津美术学院人才辈出,甚至不乏引领中国画发展的佼佼者。当我们把研究的视野投射到天津现当代美术时,就必须研究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的传承,而这又必然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在北京成立的“湖社画会”......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其画坛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西风东渐,各种文化思想纷至沓来;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其中,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际遇和震荡。为宣传、实施自己的文化思想和艺术观念,学者们组建的各类文化艺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宗旨的北京社团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湖社画会”。


1927年1月15日,以“提倡风雅、保存国粹”为宗旨的湖社画会成立,其秉承中国画学研究会“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艺术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应时事之要求,谋美术之提倡” “保存固有之国粹,发扬艺术之特长”等口号,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本体中寻找中国画改良和发展的道路与方法,在实践中深研晋唐宋元的绘画法度,通过传承古代经典和研究传统目识心记的写生方式,保持并延续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理念和艺术精神…这些理念、主张以及艺术实践,对当时的中国画坛、尤其是津京地区的中国画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彼时的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的中心,交通发达,人文荟萃。大量的文人雅士积聚于此,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之风极尽崇尚。于是,1931年“湖社画会天津国画传习社”(后改称“湖社画会天津分会”)应运而生。


湖社画会天津分会,其办社宗旨之一,就是更加强调美术教育。当时,总会众多骨干如刘子久、陈少梅、惠孝同等先生先后来到天津主持画会工作,教授传统中国画的技艺和学习方法,进一步确立、彰显和延续了其在中国画画坛“重传统”的天津特色。同样地,处于天津中国画教育核心地位的天津美术学院,也几乎在同时起开始酝酿中国画的教学。


1906年创建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即天津美术学院的前身,从建校伊始就开设国画课,后改为美术科。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天津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专业正式成立,具有深厚中国画修养且与湖社交往密切的孙其峰先生接任美术系主任,标志着天津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专业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从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孙其峰先生的主持下,天美中国画教学体系和教师队伍开始建构。院、系四方招贤、积极筹备,很快多位有成就的“湖社”画家如张其翼、李鹤筹、秦仲文、王雪涛、王颂馀、 萧朗、吴光宇等先生陆续来到美术系讲授中国画;之后,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的迅速发展,院系经过了多次调整,天美的规模也得到了逐步扩大。60年代,为培养青年教师以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学院挑选出十多名成绩优异的毕业生留校任教,其中以杨德树、白庚延、陈冬至,吕云所、霍春阳等先生为代表,他们在接受西画严格的造型训练的同时,又在吴光宇、王颂馀、李鹤筹、刘君礼等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传统“师徒”式教育。由此,天美迅速培养起了中国画教学的新生力量,与老教师一道共同努力,逐渐完成了中国画教学由传统美术教育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结构性转变,也形成了具有天美特色、融学院式教育与传统课徒式教育为一体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过程中,“湖社画会”的一大批老先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天津美术学院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当代中国画艺术家,如杨沛璋、刘文生、何家英、李津、李孝萱、喻建十、刘泉义、贾广健等,他们紧随时代的步伐,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培根铸魂、勇于创新的中国画传承与发展之路,可以说,这是在湖社的创社宗旨上,对其创办宗旨的更进一步的深耕和扩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画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使命。本次展览旨在梳理和展现湖社画会与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天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呈现天美中国画教育体系一系列的教学成果。此次展出的大量文献和130余件作品,不仅记录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流转,更承载了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与古为徒,更要与古为新。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展览,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进而让我们共同创造中国画艺术更辉煌的未来。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中国画专业硕士生导师


李旭飞





部分展览作品



《松寿图》

陈师曾

私人收藏




《紫藤飞鸟》

齐白石

天津美术学院藏




《树荫八哥》

李鹤筹

私人收藏




《万壑秋气图》

秦仲文 

天津美术学院藏




《荷塘雅韵》

汪慎生 

私人收藏




《听琴图》

吴光宇

天津美术学院藏




《桃花八哥》

王雪涛

天津美术学院藏




《白猴》

张其翼

天津美术学院藏




《移舟翠涧中》

王颂馀

天津美术学院藏




《十九秋》

何家英

艺术家私人收藏






来源 | 天津美院美术馆 




—— 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 ——

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原名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是以天津书画家艺术家为主体的书画艺术界知名人士,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自愿参加,并经依法登记,取得社团法人资格的群众性社会团体。

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自 1998 年成立之日起,始终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己任,以振兴天津书画艺术为宗旨,以推新人新作为目的。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汇集了天津文化艺术界各方面的精英。大家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参政议政,广献良策,为繁荣天津美术事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了有益的工作。

该会下设书画艺术馆及多专业机构,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大写意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工笔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山水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人物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水彩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油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书法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民主党派书画院联谊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青年书画分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画学术分会均为研究会领导下的非独立法人单位,研究会现有会员1000余人。
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

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

技术支持: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