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记录数载过往 一根线凝聚万千乡情

文摘   2024-11-08 10:18   福建  

全文字数:1529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报社的工作就是每周出一期12版的报纸,但是,在我看来,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我们握着一支笔,就是守着一方土,记录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我们牵着一根线,就是连着四海心,存蓄着海外游子割舍不断的浓浓乡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从事我们这份工作,常常会收到来自海内外的感动。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一天凌晨,我收到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讯息,那是在美国生活的闽籍华人傅忠贤发来的,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他告诉我,他的表妹把我的文章全文翻译成印尼文,还发布在脸书上。那一刻,策划撰写这篇文章时所经历的漫长的专访、穿行的古迹、翻阅的典籍、彻夜跨洋校对后迎来的第一缕晨曦,重现眼前,显得尤为美好。

被翻译成印尼文的侨报文章


不久后,他又发来一张百年前的照片。那是上个世纪,他的外祖父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来到厦门大学筹建公医院时留下的纪念。他想让我们帮忙找寻照片中的建筑物。我们马上联系在厦门大学的所有朋友,请他们帮忙按图索骥,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把照片发给了他,他非常惊喜,连连道谢。去年5月初,他就带着妻子回到中国,走进那所百年侨校。时光奔流,岁月其迈。重新站在他的外祖父站过的地方,感受着那一颗火热的赤子心,跨越时空,就这样,按下了快门键。



山河万里,不隔乡情。在祖(籍)国的几天时间里,他与我讲述了他的家族往事,介绍了他收集的各种乡土老物件,还特别谈到有一本历史书,他一直在苦苦找寻,却迟迟没有找到,他说:“可能再也不会找到了吧。”我一听,马上说道:“傅老师,您放心,在您离开中国之前,这本书一定能送到您的手上。”两天后,他捧着那本书,得知是我网购来的,感慨地说:“福建的发展速度真是太快了,李敏啊,我们以后争取每年都要回来一趟。” 今年4月初,傅忠贤夫妇就带着新婚儿子和台湾儿媳回到福建认祖归宗。10月底,傅忠贤的哥哥傅忠允及其妹妹也回到福建,和族亲围坐一起,共话家常。


1

2


是啊,每年都要回来一趟,像傅老师这样的侨胞在全球有很多很多。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愈发觉得,我们的宣传工作不单单是要做好字面功夫,更要做好服务工作,唯以心交心、以心换心,方成其久远。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文化使者。有一天,一位远在英国的侨胞陈先生,无意间在我的朋友圈刷到我结婚时的照片,当他得知照片中的婚服是我自己绣的,他非常惊讶,说她的女儿也很喜欢刺绣,问我能不能教教她,我觉得这是一个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于是我连续熬了两个晚上,精心整理了一套适合儿童刺绣的针法照片和视频。他收到后非常感动,他的女儿也非常喜欢,而且对于手中的那根绣花针越来越好奇。



可能大家要问了,一根绣花针有什么可好奇的呢?那是因为,要绣出一幅好绣品,需要同时运用几十种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绣花针。他的女儿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慢慢了解到,日出日落,寒来暑往,一针一线,皆需精心细心耐心,否则针会扎了手,绷会断了线。


其实,这不就是我们的统战宣传工作吗?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身处不同的工作环境,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但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法,都要用心用情用力,汇聚奋进伟力,画好同心大圆。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说过绣花功夫,用绣花来比喻做好工作的本领和作风。作为一名统战宣传干部、一名记者,我们手中有笔、有话筒、有扩音器。无论当下我们手中握着的是什么,我们都要下足绣花功夫,让我们说的话说到统战对象的心坎里,让我们写的字融进统战对象的血脉里,让我们宣传的思想理论传到统战对象的头脑里,久久为功,日日做功,必定能够绣成一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宏图。




编辑 |“同心福”融媒体工作室


侨号 CHINESEHORN
联结全球华人,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八闽乡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