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和诗,乃文人墨客间以诗相酬的雅事。首作谓之“首唱”,继作称为“和”,或和意,或和韵,此乃诗人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之佳径。本文作者谭南周先生,于癸卯夏夜,感怀王昌龄《送柴侍御》之意境,遂赋《夏夜寄怀》一诗。诗成,众友纷纷和韵酬答,各展才华,尽显意趣风流。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癸卯初夏之夜,忆起王昌龄《送柴侍御》诗:“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青山一道,万里同月,顿生思念之绪,遂得“千里青山同一思”之句。
站在阳台,俯看树影参差,花丛次第,抬望灯色璀璨,遍洒鹭江两岸。忆昔倚窗联吟,常读微信酬作,不胜感慨。添句补成《夏夜寄怀》一律。遥寄诸友。诗曰:梅雨荷风醉竹枝,抬望灯满鹭江湄。
参差树影连芳岸,次第花丛接碧池。
拈韵联吟题扇日,挑灯重读忆君诗。
遥知今夜无须睡,千里青山同一思。
图源:山水图册 清 石涛
诗作发出后,蒙一众吟朋赐和,各抒情绪,尽展风骚,俨然是一场诗词美餐。福州蒋平畴先生,书法大家,诗作富有书卷气。平时雅债甚多,十分忙碌,特拔冗赐和《夏夜寄怀》原玉。——诗作由情景交融,层层铺开。首联饶有气势,翠色荡荡随风,溶溶入水,此真初夏最美景致。颔联抒发磊落胸襟,既免俗又随缘,不废诗人本色。颈联顿显才调风流,梦如画,情牵诗,只有同道方能理会滋味。尾联引出诗友遥相唱和的场景,“君朗吟解语,我遥相分韵”,写不尽的思绪。何况“又是”,我与平畴兄已不是一次唱酬也。欧孟秋先生读《夏夜寄怀》之时,恰在深圳香港双城穿梭之中,以“名士派”风范,和韵酬答一诗。——前四句对应原唱,尽写夏夜景致,唯美是他的诗风。后四句引发情感。孟秋与我曾经两度香港联床放吟,相隔厦深两地而酬唱不辍,时期重复之日,遂有颈联。俗说“诗人固穷”,然不穷者唯有囊中有诗,精神充实。正如于谦《观书》诗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尾联最具空灵。涵虚者,水映天空,澄碧千里,胸襟无尘,凭清风而寄幽思。赖登维评曰:“涵虚一派,尽涤凡襟。囊中自羡只馀诗,友情与诗情交融,如此安顿心灵则足矣!”
福州张奕专先生平素诗作善用典故,多浩然气,而此和作《夏夜寄怀》,风格平淡,情思缠绵。——奕专与孟秋、平畴、仁山及我曾任职福建诗词学会正副会长,文缘投契,时拥湖山,交游甚多,唱答屡见。奕专颔联以联唱温陵(泉州)、剪灯兴化(莆田)一联以盖全貌,令人思之。颈联更见感叹,人虽垂暮,双鬓堆雪,然诗心不老,梦犹放吟,是真性情中人。
永安李国梁先生步韵酬答《夏夜寄怀》,另有一番面貌。——尾联颇具寓意。明月、虹桥或指作者家乡燕城时景;或指扬州瘦西湖风情,二分明月,虹桥雅聚。我祖籍高邮,勉属维扬人士,宁信后者。国梁以此照应,亦见苦心。图源:山水图册 清 石涛
香港蔡瑞义先生与我诗文论交十馀年,尽多唱酬。此番读后,步韻《夏夜寄怀》和作。——瑞义曾就读厦门双十中学,后在香港发展,热心公益。在香港厦门联谊总会一次换届履新会上,他邀孟秋与我,以及中华诗词学会李文朝会长、香港诗坛名流林峰、施学概先生同台吟诵贺诗唱和,轰动香浒。此诗由景及情,厦门香港虽群山相隔,但隔不断对月怀念之绪。上海赖登维先生寄迹诗书,慰籍心灵。读感作怀旧诗,步《夏夜寄怀》原玉。——怀旧,亦自况也。登维首句用“天上碧桃和露种”诗意,可见当年才调风流。只是客居沪上,旧朋多在闽地,加上斯人渐老、物事凋零,惊鸿缥缈,灵角依稀,书斋萧疏,卷帙散落,然吟情依旧。沧桑变幻,不胜感慨,诗人晚年大体如此。——此诗前四句写平铺夏夜景色。尤以虚词“隐”“深”“暗”衬托实词“灯影”、“沙禽”、“梅雨”,甚为生动。颈联顿起跌岩,自行设问:“茂竹缘何多叶,只因吟侣有诗”,令人耳目一新。末联又是人生一叹,岁月已老,只有思绪依旧,如同碧水长天。我想,明哲亦届暮年,当有此番心境。厦门女诗人练欢另辟蹊径,以闻友人旅桂为题步《夏夜寄怀》韵,巧妙地加以回应。——作者工诗词,亦擅古琴、昆曲,颇具才情。此诗前四句写夏夜景致,颇具女性诗人的细腻与灵动感。颈联笔锋一转,闲情思酒,浓睡梦诗,大有易安风韵。末联发起感慨:君忆故友,“千里青山同一思”;我接飞鸿,“山河远阔起归思”。着眼一个“思”字,生起无限情愫。泉州黄福强业为执法,诗崇典雅,亦擅书法。奉和《夏夜寄怀》韵诗,可见儒雅诗风。——此诗并未描给夏夜景致,而着墨于诗人怀抱。颔联用陶渊明《归田园居》诗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句典,见其于古人景仰之情,亦可谓诗家追求。作者自称诗坛后辈,对老诗家十分尊敬,交往甚恭。末联尤有表观,为追随长者杖履,灯下凝思琢句不已。2023年5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