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年过八旬,最小只有5岁……他们回南安寻根了!

文摘   2024-11-20 12:47   福建  

全文字数:1460字

阅读时长:4分钟


近日,随着新加坡—泉州航班的降落,新加坡南安籍侨亲一行带着对故乡的深情,踏上了这片久违的土地,开启了“携子寻根南安文化之旅”。


新加坡南安会馆会长梁佳吉、顾问陈奕福率领210多人的访问团,参观了九牧智能中心、官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梅山光前学村、罗东昌财学村等地,了解家乡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状况。


访问团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过八旬,最小的孩童只有5岁。许多侨亲都带着家属远道而来,希望后代铭记故乡,不忘根本。


一家三代寻根南安

“一二三,茄子……”欢声笑语中,梁佳吉和家人们在九日山摩崖石刻前留下了合影。此行,他带着妻儿和侄子共五人一起回到南安。


“我的爷爷是诗山镇凤坡村人,5岁那年移民至新加坡,至今已有100多年。”梁佳吉告诉记者,2017年,在南安市侨联的帮助下,他与妻子、二儿子首次回到诗山祭祖,感受到浓浓的家乡情怀。此次,他特地带大儿子和侄子回乡,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人文和风景,加深对“根”的认识。

75岁的梁杜玖是新加坡南安会馆副会长,祖籍翔云镇。此次,他携妻女、19岁的外孙和5岁的外孙女一同回乡。梁杜玖表示,他自己常回南安,但孩子们较忙,回乡机会少。此次带外孙和外孙女回乡,是希望他们实地感受家乡的变化,加深对家乡的印象,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上一次回来是19年前,当时,我的儿子还在肚子里未出生,现在都已经是大小伙子了。”梁杜玖的女儿梁秀婷告诉记者,当时,家乡交通不便、卫生条件差,如今已高楼林立、交通便捷,人们素质也大幅度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中,还有不少侨亲意外地找到了失联已久的亲人。李丽霞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我的祖父下南洋讨生活,由于通信不便,慢慢地和老家失去了联系。”李丽霞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总听老人说起老家南安的故事,但一直没有机会联系上家乡的亲人。后来,她从远在印尼的二伯父那里得知,有一份写有家族故居地址的文件。她尝试着将文件上的地址提供给南安市侨联,没想到,真的让她找到了家族故居所在地丰州镇,并联系上了家乡的亲人。

15日,李丽霞就带着儿子来到了丰州镇,见到了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们从未联系过,这次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们都很激动,感觉很亲切。”李丽霞表示。


为年轻一代架设沟通桥梁

此次访问团中,不乏年轻人。16岁的梁权锐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回乡,以前只是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南安,只能从照片上看到家乡的模样。这次来到南安,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




自2001年以来,新加坡南安会馆就陆续组织侨亲回国敦睦乡谊。“受一些因素影响,自2017年‘寻根游’后,便未再组织。2023年,新会长梁佳吉上任后决定要延续这一传统,积极组织此次活动。”陈奕福告诉记者,此次活动受到了广大旅居新加坡南安侨亲的支持,纷纷报名参加。


“这次‘携子寻根南安文化之旅’,让我们对南安人镌刻在骨子里的爱拼敢赢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梁佳吉坦言,许多侨亲生长在新加坡,对祖籍地的印象还停留在很久以前,后辈对家乡的印象也仅通过口口相传。他希望为年轻一代的侨亲架设沟通桥梁,通过对家乡的所见所闻,将对南安的家乡情怀和南安人的精神很好地传承下去。


梁佳吉表示,他计划每两年开展一次“携子寻根南安文化之旅”,将其打造为新加坡南安会馆的品牌,让更多旅居新加坡的南安籍侨亲有机会多回家乡看看,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寻找商机,共同探讨建设南安的新思路。



来源:海丝商报、同心南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侨号 CHINESEHORN
联结全球华人,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八闽乡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