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电车界”关注,记得加☆“星标”!
电车界2月4日讯,本田日产合并案有了新动向,有消息称本田欲将日产变成子公司,但这一提议在日产内部遭遇强烈反对。
媒体报道指出,自2024年底双方宣布有意进行业务整合以来,一系列波折与挑战接踵而至。
本田不断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日产则坚决拒绝妥协,双方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
据报道,本田最初就要求日产买断雷诺持有的35.7%股份,这一要求对于深陷破产危机的日产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日产当前的现金流仅够支撑13-16个月,如何有余力承担如此庞大的股份买断费用?
紧接着,本田又提出要求日产在2026财年营业利润提升3倍的目标,这对于业务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日产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田的这些要求,无疑是对日产财务状况的严峻考验,也引发了日产内部的强烈不满。
然而,本田似乎并未就此收手。
2月4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本田再次提出了一项更为惊人的计划——将日产汽车转变为子公司,准备将两个车企的合并变成兼并,日产领导层将彻底失去企业主导权。
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日产内部的强烈反对。日产方面强调,在管理整合中应坚持平等关系,而本田的这一提议显然打破了这一平衡。
日产内部普遍认为,成为本田的子公司将意味着失去自主权和管理权,这对于日产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本田与日产合并计划之所以困难重重、难有进展,原因并非单一。
首先,本田自身实力不足以掌控合并局面。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本田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并没有达到能够完全主导合并的程度。若强行推进将日产变为子公司的计划,必然会遭到日产的强烈抵抗,难以服众。
其次,本田与日产的互补性较差。二者在产品布局、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诸多重叠之处,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合并不仅无法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反而可能在内部管理、资源分配等方面引发更多矛盾。
正如日产前CEO戈恩所言,日产和本田是两个非常相似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的两家公司实际上没有互补性。
最后,在汽车行业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下,本田和日产均处于落后地位。即便二者选择合并,也难以迅速解决当前面临的技术转型难题。这使得双方在合作的必要性和前景上产生分歧,进一步阻碍了合并计划的推进。
本田日产在宣布合并之初就不太被业界看好,甚至被冠以“失败者联盟”。本田的不断“作妖”和日产拒绝妥协的态度使得这一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
未来双方能否找到共同利益点并推动合并计划的实施,仍需拭目以待。
扫码加入电车界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