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试概况
(1)复试时间
按照西政的惯例,通常是在出成绩后1个月出复试分数线,西政的复试时间一般都是在4月的第一个星期左右,大概时间会与清明节接近。
2023年由于疫情管控有所放开,恢复了线下复试的模式。4月1日复试笔试,4月2日复试面试,且于4月2日公布笔试成绩,4月4日公布总成绩排名,4月6日公布拟录取名单。2024年延续了线下复试的方式,2月26日出成绩之后,4月4日笔试+面试(上午笔试,下午和晚上面试),4月6日出成绩,4月7日出拟录取结果。2025年线下复试也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了。
这个时间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西政一般会在4月中旬之前结束复试工作。如果是在出成绩之后开始准备复试的话,预估会有40-45天的准备时间,但是这样可能不足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结合热点进行拓展,所以建议估分后认为自己有希望进复试的考生尽早准备,往年有相当一部分擦线考生正是因为前期不抱希望,在分数线出来后才开始紧急准备,最后复试笔面处于劣势或者笔面的优势不足以弥补初试的劣势,才导致最终落榜的。
(2)复试分数线
以上是西政国经历年的复试分数线。上一年的分数线会成为大家报名选择专业的很大一个影响因素,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来,在2020年与2021年,国际法的分数线在347左右变化,但是由于考研人数增多,加上21年民诉和经济法暴涨20多分,很多考生处于顾虑不敢报考,有一部分同学存在求稳的心理,在选择专业是会倾向于分数线不是很高的国际法,当大家都这样想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报考扎堆人数增加的的情况,导致22年国际法报考人数急剧上升,分数线上涨21分。
而22年分数的暴涨又导致了2023年国际法分数线的暴跌,偏低的23年国际法分数线可能再次吸引大量求稳型考生报考,由此导致了2024国际法分数线的小幅度回升。2025年考研国际法的三个方向开始分别招生单独划线,而国经作为三国法当中相对更热门的那个方向,加之24年国际法分数线较为友好,报考国经的考生会有所增加,不排除国经复试分数线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考生需早做准备以应对。
一般情况下,复试会按照1:1.2的比例来划分复试人数,没用完的推免名额会划给统招。今年由于国际经济法单独招生,所以复试人数应该就是(计划统招人数+没用完的推免名额数)*1.12,但是由于25届西政推免时间提前,导致用掉的推免名额相较往年更多,因此匀给统招的名额就变少,预计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相较往年也会减少。
2024年各分数段录取情况
以上是复试录取比例与2024年各分数段的考生录取情况,可以推测出来的是,从分数段来看,高于复试线20分以上的同学相对较为安全,但是也并非高枕无忧,西政的复试比重也很大,总成绩=初试总成绩x60/初试总分值+复试总成绩x40/复试总分值,这意味着复试中的1分=初试中的1.2分,复试的表现也很影响最终的成绩,在拟录取名单没有完全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能成功上岸的有哪些人。21年有两名370以上高分的两名同学是擦线录取的,22年有385分的同学因为复试表现不佳而被刷掉,24年也有一位高出复试线二十余分的同学复试被刷。
而擦线和高于分数线20分以内的同学比较危险:24年落选的考生集中在350-360这个区间,23年落选的考生集中在330到350这个区间,22年被刷的同学大部分都处在370-380这个区间。总的来说,分数擦线的同学被刷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复试笔面成绩没有好到能够弥补和其他人初试分数的差距,高于复试线二十分以上的同学被刷主要是因为他们复试笔试或者面试其中一项特别拉跨(一般是笔试,甚至有笔试九十多分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如果初试成绩不是绝对高分也很可能最终被刷掉!)。所以25年的同学不论是相对安全还是擦线的考生,千万不要抱有捡漏和侥幸的心理,一定要地毯式复习,掌握好书上的考点!
(3)复试流程
国经的复试笔面一般是同一天考完(因为人数相对少),上午笔试,下午和晚上面试(面试是否持续到晚上取决于你那一组的考官对考生是否详细追问,有人均几分钟就结束的,也有人均二十几分钟,最后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的)。
1.笔试
复试笔试在形式上和初试并无差异,都是三小时的考试时间,150的总分,考察的题型也大同小异。往年的笔试情况来看,笔试所涉及的题型主要集中于单选、多选、简答、论述、判断分析题以及案例分析题。
1)选择题。国际经济法复试笔试不仅有单项选择题,还有多项选择题。所考察的知识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晓君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其余来源于马工程教材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这要求考生既要熟悉掌握教材知识,同时要对国际经济法相关法律规定有所了解。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国经复试笔试中选择题的占比出乎意料地大,且单选和多选总分值相同,虽然考察难度较为基础,但是根据笔者的印象,选择题考的非常细,很多知识点都是在复习和背诵时容易忽略或者没有细想深究的点,这也再次印证了国经复试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概念比较题。需要回答两个概念的定义、联系以及区别,回答相同点和不同点时一定要分点作答。相较于初试,复试的概念比较题分值更高。考生在备考时应归纳相似概念,全面分析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答时,从概念本身、联系与区别三方面进行作答。国际经济法中哪几对概念容易考概念比较是相对容易识别的,考生应当将这些概念加以整理并记忆。一般来说概念比较分值占比不大,所以不必那么追求完美一定要把所有的区别应写尽写,区别写三个点即可,将时间留给分值和难度更大的题。
3)判断正误题。先判断正误,后给出理由,无论正误均须写明理由。
4)简答题。看分值确定作答内容详略程度,如果分值较小,则简单回答要点即可,如果分值较大,则需要将每个要点展开回答。虽然国际经济法复试简答题考察的知识点仍较为基础,但答案不能完全在张晓君主编的《国际经济法》中找到,因此需要考生结合马工程教材以及复试讲义进行背诵。作答时,先阐明概念,后分点作答。在国经复试笔试中想要拿高分,要做到简答、判断、概念比较等题型不丢分。
5)论述题。第一,审题,根据题目定位到教材的具体章节。第二,分析题目,开篇点题,表达观点。可以从概念出发,对其加以界定,同时与其他概念加以对比。第三,联系与题目有关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作答。第四,如果有案例还可以结合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复试论述题侧重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了解,全部照搬教材或者复试讲义的内容可能无法拿到更高的分数,考生可以在作答时结合看过的论文以及自己的思考适当拓展,例如如果论述对象是某一制度,就可以适当拓展这一制度的当下发展现状、存在的缺陷、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作答时,600~800字为宜,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注意分点/小标题,参考初试论述题的作答方式。
2.面试
以2024年复试为例,考生进场向老师问好、递交材料后的考察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法条翻译/英语口语考察,其二是专业课问题考察。对于法条翻译的准备方法后文会提及,在此不过多赘述。当考生拿到翻译题目后,可以先以适中的语速、标准的发音将其朗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借此几乎快速断句、弄清句子结构与语序,在朗读完毕后给出自己的翻译回答。英语口语题目没有具体的范围,但是大多都是常见话题,如在读研期间你有什么规划、介绍你的家乡、兴趣爱好、本科学校等,也可能是涉及本专业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会选择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法哪个方向感兴趣等,这也都依靠考生在考前的准备与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自我介绍也可能是考察的内容。19年线下面试未要求用英文进行介绍,20年和21年均要求用英文进行介绍,而23年未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绍,仅需说出考生姓名、抽取的序号。对此,大家需要准备一份中文的自我介绍和一份英文的自我介绍。在内容上,需要将自己最为突出的地方表达出来,自我介绍的时间尽量控制两分钟,并且语速不能太快,要让老师听清楚讲的内容,时间太长被老师打断的话会影响后续专业课抽题的发挥。自我介绍一定不要给自己挖坑,老师很有可能从你的自我介绍中给你提问。
在抽取专业课问题之后,如果感觉题目较难或者一时想不出回答思路,可以询问老师能否有一分钟的思考时间,从而为自己争取组织答案的时间(但是老师不一定会同意,也有可能让你直接开始回答,因此考生应做好最坏的打算,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快速整理答题思路的能力)。面试题目一般贴合学科热点,采用开放性题目(这就要求考生在考前对国经热点话题广泛涉猎,以免抽到完全不熟悉的话题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些题目并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只要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以一定逻辑表达出来即可。回答得尽可能全面,要把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答上;此外,还要尽可能地从正反两面予以回答以体现思辨性。一般来说除非是实在不会,一点思绪都没有,否则不建议换题,因为对面试分数可能有一定影响。在面试结束后,切记不要离开,面试成绩是当场出的。
二、复试参考资料
(1)指定参考用书
国际经济法复试的参考用书是张晓君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本,具体细节见下图。该书在某宝上可以买到,考生也可以自行搜集电子版本进行阅读。
国际经济法的复试不同于民商法和刑法,我们的复试内容和初试完全没有关系,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需要学习的内容也会相对比较多,希望大家早做准备。该教材一共有11章,从目前复试讲义中收录的历年笔试和面试真题中可以看出来,基本上每一章的内容都有所涵盖,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看一遍教材,熟悉国际经济法的结构,然后再通过背诵复试讲义,掌握重点章节和热点问题。
(2)辅助教材
从23、24年参加面试的同学回忆的题目来看,国际经济法的考查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面的内容,还涉及很多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热点问题,且其考查的方式越来越灵活,考查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虽然复试指定教材是张晓君编写的《国际经济法》,但是也可以把马工程的国际经济法作为补充资料。
(3)重要条约
(4)补充论文
若时间充分,可以尽早对国际经济法的热点话题论文进行阅读。比如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战、中国加入WTO30周年、数据跨境流动、RCEP、CPTPP、WTO上诉机构危机以及MPIA、多边主义、单边经济制裁与阻断法等等。也可以去搜集国经教研室老师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对其核心观点进行梳理,把握学校国经老师近几年的研究方向。
三、现阶段准备建议
(1)制定复试学习计划安排
在上考场前,国际经济法的复习应当至少进行四轮。第一轮注重对国际经济法基础内容的回顾,对知识框架的梳理。第二轮注重对国际经济法的历年真题与相关法考真题的练习。第三轮注重结合热点,对拓展知识进行思考。第四轮注重查缺补漏,强化记忆,加强输出能力。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在第一轮或者第二轮就开始结合国经热点进行学习。
(2)准备简历及相关材料
用大约一周的时间反复打磨自己的简历,将简历尽早写好可以避免在后期焦头烂额背书的时候还要兼顾简历准备。简历应当突出自己的优势,例如本科绩点、科研经历,已通过法考,英语四六级高分、有雅思托福成绩等。简历应至少准备6份。
其它具体所需的材料可以参照机构发布的推文《复试事项繁杂?一篇推文解决所有疑问!》的第二个部分“复试所需材料一览”。
(3)积累法条翻译和英语口语素材
下载GATT1994、GATS、TRIPS、TRIMS、NAFTA等文本(中英两版),每天练习口头翻译10个条文。值得注意的是,西政国经复试的法条翻译并没有具体的考察范围,理论上国际经济法条约与协定都有可能成为法条翻译的题目。不过考生不必对此过于焦虑,对比起专业问题来说法条翻译分值占比并不高,并且即使是不同的条约在固定表达、语序上也是有共通之处的,及时归纳善于总结,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陌生法条的大致翻译。
面试中在考察专业课问题之前,除了法条翻译外还有一种考察方式就是英语口语(通常二者选其一,例如2024年就考考察了英语口语,没有考察法条翻译),考察内容一般是一些较为日常的对话,没有具体的范围。考生可以在寒假期间练习自己的发音与流畅度,并对一些常见话题做有针对性的准备,例如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等等,b站上有相关的up主会发一些复试口语模拟视频,考生可以关注模仿学习。以下列举一些相关up主:
(4)准备给导师发邮件的模板内容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官网上可以获悉国际经济法学科导师的基本情况以及联系方式。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提前构思联系导师的邮件应当怎么写。不过当下阶段不是很建议立即联系导师,毕竟初试成绩还没出。成绩出来后到复试之前的阶段,建议初试高分的同学可以尝试联系导师。
(5)关注国际经济法前沿问题
国际经济法的前沿问题可以通过“国际经济法评论”,“国际商务研究”,“国际贸易法评论”等公众号了解。以下是一些国际经济法期刊公众号的节选:
2025届复试学习包已已经推出预售,各位师弟师妹可以扫码购买。下单备注专业即可,不过复试线可以在出复试线后72小时内联系师兄师姐退下单价格(不含邮费)的50%。
各专业复试交流群已开放,相关讲座信息都将在群内通知
欢迎各位师弟师妹加入
关于考研复试的复习以及了解更多关于灋研毓秀学习包、辅导班次的信息,可以添加谭喵师兄微信,一对一解答你的考研复习问题。👉
👈扫码加入2025届考研复试群,第一时间获取各方向考研信息,西政在校研究生在线解疑答惑。
官方客服号👉
如有问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