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虽同为50分,但民法的内容是三门学科中最多的,大家复习的重心可以参考各编的重要程度排序:总论>物权编≥债与合同编>侵权责任编>人格权编。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民法本身知识内容庞杂、考察范围广,同一知识点作为不同题型反复考察的概率也偏低,因而大家需要全面理解所有知识点,对于重难点则是要完全掌握。整本教材的考题分析情况,点击下方推文链接。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2026届】官方参考书目解读系列——《中国民法学》、马工程民法学(总论+物权)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2026届】官方参考书目解读系列——《中国民法学》、马工程民法学(人格权+合同+侵权)
2.民诉:民诉考点重复考察频率较高,遵守“重者恒重”的铁律,常规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占到卷面的绝大部分,属于“背多分”学科。26届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须认真对待历年真题,对真题反复考察的重要章节予以全面掌握,同时鉴于其注重细微和给分严谨的考察风格,考生在复习时还需关注教材中有明确1234表述的内容。
3.经济法:经济法本身就只考察参考书目的第一、二、三、六编,内容在三门学科中属于最少,因而重点更为突出,性价比极高,考生应当针对各重要章节进行全面复习把握。同时,近年来也有针对新法修订、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出题的趋势,比如23年论述题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停钟制度”,因而考生还需重视法条,关注学科热点。
2025年西政专C的考题卷面总体难度适中,绝大多数内容是对常规重点的考察,基本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针对2025年出题的一些命题风格与未来趋势,师姐这边也帮助大家分析一下。
1.民法:超过70%的考题内容,均为重点法律条文和常规知识点的直接考察!可见“注重基础,重者恒重”的含金量,我们必须通过往年真题浓缩、精炼重点。
结合2025年、2024年的考题情况,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民法考题在近几年有3个主要的命题趋势。
第一,重者恒重。24年、25年考题对民法总则、人格权编、物权编、侵权责任编等知识点均有涉及,同时基本涵盖的是各分编的重要知识,比如紧急救助人的法律责任等。
第二,重视法条。24年、25年考题都有对于具体法律条文和制度的直接考察,比如合同的效力与批准手续,因而未来极大可能也会延续此种命题风格。
第三,考察体系梳理总结能力。在过去几年的考题中,愈发体现灵活命题的特点,考查形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理论深度,考验考生对于民法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知识联动的能力,同时对逻辑思维能力与输出写作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2.民诉:有大部分的考题是往年真题的重复考察或者两者属于相同知识点!但同时,出题风格上也在追求灵活性与开放性的增加,比如在案例分析题中增强了理论与案例的结合程度。
第一,重者恒重:常规的证据与证明、共同诉讼、管辖等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基本围绕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内容进行出题,比如专属管辖的具体范围、拘传的适用条件等。
第二,具体制度的理解:近年真题的考察侧重点都在于民事诉讼法具体规定的理解与运用,需要考生对于民诉法、民诉司法解释以及证据规定的新修之处以及重点法条的原文有准确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综合应用能力:25年案例分析题“结合案情,分析自认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根据证明责任规则,对于原被告的请求和抗辩应当如何处理”,这些都需要考生在打牢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具体案情进行解读分析,对其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着较高要求,这也是未来出题风格变化的趋势所向。
3.经济法:大多数考题围绕经济法基本理论和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展开,聚焦考点依旧为核心知识点,并没有特意考察冷门或者超纲知识,整体的考察形式平稳,难度不高,符合其作为高性价比学科的风格。
第一,重者恒重:常规的经济法要点,如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相关内容,依旧是考察的重中之重,出题基本围绕经济法的核心要点展开,比如论述题考察的是常规重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可预测性较强。
第二,法规精解:近年来判断分析题以及简答题的考查重点均倾向于对经济法律法规具体条文的深度理解,比如25年的两道简述题分别定位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具体条款。
第三,综合运用:25 年案例分析题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关主体的的责任认定,要求考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紧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剖析解答。
考研初试的出题虽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可以倒推一下出题老师的想法,然后再去有效应对和准备。专业课题目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实现控分,让大多数同学突破不了120分,让半数以上的同学低于100分,最终上岸的同学分值控制在100-120之间。
(一)关于专业课出题,这些特点你必须了解。
1.加大题量的设置:题量的设置可以让背书不扎实、没有经过有效答题训练的同学在短时间3个小时内写不完整张卷子,从而正面直接的失分。
举例:2025年,西政的民法将判断分析题由三道增加为五道,总体分值却没有太大变化。
2.提高考察形式的灵活度:经济法和民诉的案例分析题的未来的出题趋势,前文已经分析,其主要改变之处就在于理论与案例的深度结合,从而有效考察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扩大主观性,通过答题内容凸显选拔性:目前民法、民诉、经济法三门学科基本都不再考察选择题,而增加材料分析题、法条分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主观性较强题型的分值。由此,可以通过每个考生的答题风格、内容,快速凸显水平差异,有效拉开分差。
(二)应对初试复习,这些策略你必须掌握。
1.重者恒重:学透吃透历年真题,对于高频考点一定要掌握到位。同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背多分”等考察基础知识的题型一定要全面拿分,不可懈怠。最后,需要重视各科的重点法条,解读分析条款原文,学会将立法与法理联动学习。
2.举一反三:备考过程中,对于重点章节的学习除了牢固掌握各个高频考点之外,还需要挖掘和整理该章节中还未考察的知识点,在有效查漏补缺的同时也能提高押题概率。
3.“背诵记忆+复盘训练”:背诵记忆是答题的前提,整个复习的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是背诵记忆,在背诵1-2遍的轮数之上,可以针对专业课考研不同的题型进行演练,尤其是民法的论述题和法条分析题、经济法的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以及民诉的概念比较题、论述题。通过答题训练,一方面可以适应考场节奏,稳步提高书写速度,尤其是长时间未提笔书写的考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答题误区,规范答题格式,优化语言表述。
4.关注热点:近年来,民法、经济法的论述题或者法条分析题依旧有可能筛选热点问题进行考察,比如民法曾经的绿色原则在民法典各分编中的具体体现以及针对民法典出台的条文解读,经济法中关于新修法律的具体制度分析评价。在每年的备考期间,大家都要保持对法治时事热点以及新修法律法规的关注。
END
2026届学习包已上线,基础讲义扫码下单即可发货,师弟师妹可以点击下方图片链接了解学习包详情。
END
关注灋研毓秀公众号,加入26届西政法学考研交流群,获取更多干货以及西政法学考研规划内容
添加谭喵师兄或欣欣师姐微信,师兄师姐为你一对一答疑解惑
灋研毓秀工作室由西政博士生、研究生团队成立并运行,旨在为报考西政法学学硕的师弟师妹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考研复习资料、考研辅导班次,致力于打破信息、资源壁垒,为大家提供最贴心、最科学的复习规划指导,整合考研信息和资源!2018年4月,初期为西政本科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支持、随后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小伙伴们,开启了考研辅导的新路程。历经6年的风雨,“灋研毓秀”已逐渐成长为西政学硕考研辅导知名品牌:西政本科生考研,首选灋研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