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考研·2025届】刑事诉讼法法最全复试复习指南

文摘   2025-01-24 18:08   山东  





一、西政刑诉学硕复试特点介绍


刑事诉讼法与其他学硕专业的复试一样,都分为笔试、面试两部分,面试又分为英语口语问答与专业课问答。综合考察形式和考试内容,可以将西政刑诉复试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复试分数权重更高。根据“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60/初试总分值+复试总成绩×40/复试总分值”这一加权分计算规则,复试获得1分大约等于初试的1.2分,因此复试的分数“更值钱”。

二是复试考察内容更加专业。区别于初试考核多门科目,刑诉复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只考察刑诉一门(包含证据法)。因此,就刑诉的每一个在初试中可能“一带而过”的知识点,都有可能在复试中进行拓展,考察更细、更全。

三是更加重视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专业面试部分,除了简历及其他材料占10-15分,其他分数需要考生通过语言表达争取得分。因此,仅凭借文字表达能力似乎无法满足复试对口头表达的高要求。



二、复试流程安排


考生需要进行的是复试笔试,形式为一张刑诉法试卷,题型与初试形似,可能会增加选择题。笔试之后的1天左右会通知面试时间、地点。考生须在指定时间(一般为上午八点半至九点)到达指定地点(五教/敬业楼),进行抽号,确定面试顺序。部分专业由于考生人数多,会将复试的考生分为两组,两组考生分组面试。但就24年刑诉面试而言,并未分两组进行,一般情况下,排号靠后的同学会被通知面试于第二天进行,此时该部分同学可以径行离开。


面试流程为:提前1-2名同学在教室外候场——将简历交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点名后进入面试教室——坐定后老师进行英语提问——抽取专业课试题——稍作准备后答题——结束面试(英语与专业课问答的先后顺序可能调整)



三、刑诉复试面临的挑战


(一)笔试的广度与深度都高于初试


刑诉复试的笔试无论从题型与题量,还是从广度与深度来看都要明显高于初试,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刑诉在初试的考察中,主要以法条的规定为主,同时涉及基本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但在复试的笔试中,则有可能涉及一些学理性较强的知识点。同时,复试的分值设置更加严格,有的答案在初试中可能能够得到满分,但在复试中用同样的答案去回答则未必能得满分。例如在复试中回答适用强制法律援助辩护的情形时,仅仅回答法条规定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对《法律援助法》以及《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办法》的新增情况进行说明。这也告诫大家在准备复试时要对相关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


(二)专业课面试趋向综合考察


刑诉专业课面试建立在初试基础之上,但又超越基础知识。对于教材很少提及的内容也会进行考察。例如:(1)定罪与量刑分离的模式(隔离式量刑模式)是否适用于我国;(2)《刑诉法》规定的律师保密权利与《律师法》规定的律师保密义务有何关系。同时,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进行综合考察的题型越来越多。例如:(1)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哪些原则、制度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2)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能够体现无罪推定精神的有哪些。


(三)题型延伸至理论热点、难点、争点问题


刑诉专业课面试题型已经不限于课本,而是从基础知识出发,考察理论热点、难点、争点问题。考生随机抽取到的两道题目,其中一道极可能涉及当前的学界热点争议,例如:(1)公安司法机关如何保证值班律师制度的有效性;(2)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法院和检察院谁处于主导地位。



四、笔试应对策略


复试的笔试与初试差不多,考试时长三个小时,满分150分,依旧是大家熟悉的题型,包括判断分析题、简答题、论述或者法条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不同之处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较大概率考察选择题。复试笔试有可能增加选择题。考生对选择题应该有所备考,以备不时之需,具体可以通过刷近5年法考客观题来准备。

第二,时间充足,作答要更全面。相比初试,整体试卷题量有所减少,通常来说大家的答题时间非常充足,因此同学们不需要担心答不完,而要考虑怎样尽可能把答案完善、细化。初试侧重于法条规定和基础理论,复试则更关注知识的深度拓展与综合运用,答案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条文。例如在回答论述题时,需从多维度展开,像阐述刑事诉讼法某原则时,不仅要提及条文规定,还应结合实际案例及学界观点深入剖析。

第三,大题要体现思辨性。笔试的论述题、法条分析题会涉及思辨性较强的知识点,需要展示考生个人的思考、分析、总结过程。例如在考察强制法律援助辩护情形时,除了熟知法条,还需深入分析《法律援助法》及相关试点办法的新增内容,体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深度掌握,如果能进一步提出自己对该制度的意见与建议,则会取得较高的分数。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应该有侧重地选择重点知识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论文方面的拓展阅读。


基于上述特征,建议大家在准备笔试时秉持“基础+拓展”的原则,首先利用强化讲义、教材、刑诉法法条、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将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之后借助复试讲义和论文进行针对性拓展。同时,锻炼输出能力,将积累的素材、知识点落笔写下来,做好谋篇布局,以写小论文的要求去完成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的作答。



五、专业课面试应对策略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西政面试的量化得分表,内容包括了:(1)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40分;(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0分;(3)思维、应变、分析、综合能力30分;(4)既往学业科研成果社会实践25分;(5)表达能力10分;(6)外语听力、口语10分;(7)礼仪5分,共150分。其中(1)(2)(3)(5)总计110分的内容都蕴含在专业课问答中,由此可见其重要性。针对专业课问答,给同学们提出三点应对策略:


(一)初试讲义与复试讲义结合,形成学科框架


专业课面试中可能出现两个或多个知识点联合考察的情况,例如:谈谈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公益诉讼的区别;你认为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法院和检察院谁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考生需要结合初试与复试讲义以搭建完整学科框架。

初试讲义作为备考基石,涵盖了刑事诉讼法的核心基础知识与理论体系。从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到程序的启动、推进与终结机制,都有系统梳理。在复习初试讲义时,应强化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精准把握,明晰其在整个刑诉架构中的逻辑地位。例如,深入理解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的法定顺序与相互关系,以及各程序中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复试讲义则聚焦于学科前沿热点、理论深度拓展与实践难点解析,是对初试知识的升华与延伸。它纳入了诸如刑事诉讼法的最新立法动态,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施中的细化规则与实践困境。在备考过程中,要将二者有机融合。

首先,以初试讲义的框架为蓝本,将复试讲义中的前沿知识填充其中。例如在刑事辩护章节,把初试中关于辩护人权利义务的基础内容与复试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新发展、值班律师作用的强化等知识点相结合,梳理出从传统辩护模式到现代多元辩护保障体系的演变脉络。其次,针对复试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题目,利用融合后的知识框架进行分析。比如探讨如何在刑事诉讼全过程保障人权,可从立案阶段的规范立案标准防止非法立案侵犯人权(结合初试立案程序知识),到审判阶段的公正审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严格执行(融合初试审判程序与复试证据规则热点)等方面进行全面且有深度的阐述,展现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知识整合能力,从而在专业课面试中脱颖而出。


(二)合理利用文献,学会从论文中完善答案


学术论文作为学科前沿动态与深度学术见解的汇聚载体,对备考意义非凡。它能及时反映刑事诉讼领域的最新立法阐释、司法实践创新成果及激烈的学术争议焦点。例如,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方面,诸多论文深入剖析其在不同犯罪类型、诉讼阶段的实施细则与潜在问题,为考生提供超越教材局限的深度认知视角。

在筛选论文时,优先关注刑诉领域权威学者如孙长永、陈卫东等教授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佳作,以及本校刑诉教研室导师的近期研究成果。可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设定“刑事诉讼法”“西南政法大学”等关键词进行精准检索。也可以针对具体话题搜索,例如在备考强制措施章节时,可以在知网搜索具体强制措施名称来获取文献,例如争议颇多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问题,就建议大家选取1-2篇影响因子较高的论文阅读。

研读论文时,需掌握科学方法。首先,剖析论文结构,梳理作者从问题提出、理论溯源、现状分析到对策建议的逻辑脉络。如研究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论文,先点明实践中非法证据认定困境,再回顾规则发展历程,剖析现状弊端,最终提出完善路径。要借鉴论文写作思路,使其成为自己的答题思路。其次,提炼关键观点与核心论据,对于复杂论证过程,可以绘制思维导图辅助理解。例如,在阅读关于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应用的论文时,归纳电子证据的特征、收集审查难点及技术规范要点等内容。

面对面试题目时,巧妙运用论文知识。例如,若被问及“如何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考生可借鉴相关论文中对域外先进经验的介绍、国内试点案例的分析及学者从程序设计、权利保障等维度提出的完善建议,结合自身理解,构建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的回答框架,如“首先,从立法明确范围与程序;第二,强化律师权利保障;第三,建立监督救济机制等方面入手,并参考···(具体论文案例或理论),以促进证据开示制度的优化”,从而在面试中展现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赢得考老师青睐。


(三)进行模拟面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上述都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是复试仅有知识的输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输出”。同学们要能够把心中所想说出来,这对很多同学而言,需要刻意练习,达到精准把握答题时间与节奏、在有限时间内清晰、有条理地呈现核心观点的效果。因此模拟面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议同学们找亲朋好友帮助或者参与机构组织的模拟面试进行练习。场景设置应尽可能还原真实考场。选择安静、整洁的空间,摆放桌椅,模拟考官与考生的相对位置。邀请同学、老师或专业辅导人员担任模拟考官,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专业问题,并依据面试标准给予客观评价与反馈。考生在回答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架构,可以采用“总-分-总”或“首先,其次,最后”等清晰的连接词,使回答层次分明。

模拟面试结束后,同学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回顾自己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分析哪些方面回答得较为出色,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如知识漏洞、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请教他人进行改进,不断完善自己的回答内容与表达方式,通过持续的模拟训练,实现口头表达能力的显著提升。



六、英语面试应对策略


刑诉的英语面试题非常常规,近年考察内容转向与个人简历结合问题,例如回答个人实习经历等。基本上不涉及对专业知识和时政热点的考察,也很少追问,因此考试无需过分担心,可以将口语面试看作英语作文备考,积累不同话题的“小作文”。具体而言为大家提供以下备考提示:


(一)重点问题一览


1.自我介绍

2.介绍你的家庭

3.介绍你的实习经历

4.介绍你的本科院校

5.为什么要读研

6.选择西政考研的理由

7.选择刑事诉讼法专业的理由

8.推荐一本书\电影

9.你将怎样开展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规划

10.说一说你自己的优点\不足


(二)考场技巧


1.  礼貌交流。在老师提问英语问题之前,考生可以自信地向老师打招呼 :“Good morning/afternoon, professors. Nice to meet you.” 然后,认真倾听问题,若未听清,礼貌请求重复 “Sorry, could you please repeat the question?” 回答结束后让老师知道已经作答完毕,并表示感谢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2.  口齿清晰。同学们针对上文罗列的重点问题,应该积累200——300字的“作文”,反复练习至自然流畅、脱稿且无背诵痕迹。作答时注意语音语调的起伏,突出重点词汇。可以采用如 “Firstly,... Secondly,... Finally,...”等连接词,逻辑清晰地分点阐述。

3.  灵活应变。如果遇到陌生问题,切勿慌张沉默,可以放慢语速,在脑海中先组织中文答案,然后进行“中译英”。同时可以尽可能地向准备过的素材靠拢。哪怕你口语一般,甚至出现语病,其实都无伤大雅,西政对考生英语要求并不高,英语复试更多地要展现自信的风采。


七、现阶段复习规划与提示


(一)年前总结初试不足


初试后需稍作休息但不能放松警惕,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总结初试备考到考试完成、学习方法到心态调整的不足,不依赖预估分数,将目光放长远,总结经验教训,为复试及自我提升做准备。建议过年前将复试复习作为“调剂品”,一天学习两三个小时,保持学习的习惯和对知识的感觉。

可以提前准备复试参考书目,刑事诉讼法考研有三本参考教材: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2021年第七版、孙长永主编《刑事诉讼法》2019年第四版、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2022年第四版,其中陈光中版为新增参考书目,单列了“刑事诉讼法中止与终止”章节,新增了“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章节。证据法有两本:陈光中教授主编的《证据法学》(2019 年第四版)及潘金贵教授主编的《证据法学》(2022 年修订版)。同学们不必全部准备,可以各选取一本做初步阅读,了解复试知识框架与重点章节,其他利用电子资源补充阅读。


(二)年后加强复习强度


考研成绩预计2月21日左右发布,西政复试分数线3月下旬发布,复试4月初进行,从得知成绩到复试时间紧迫。初试结束后,尤其是成绩出来之后,应尽快投入复试准备,把握细节,认真计划每天复习工作。比如,考生可提前制定详细复习计划,将复习内容分解到每一天,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全面复习。


(三)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制作复试简历


抓紧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导师保持密切沟通。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与建议,确保论文质量。这不仅有助于顺利完成本科学业,也能应对复试中老师可能对你毕业论文进行的提问(刑诉专业的论文)。

精心设计个人简历,突出自己的学术优势、实践经历和科研成果。在学术方面,列举专业课程成绩优异、获得学术奖项或参与学术活动的情况;实践经历包括法院、检察院、律所实习经历,注明实习岗位与收获;科研成果若有发表论文或参与课题研究,详细说明研究内容与成果。确保简历排版简洁美观、内容真实准确、重点突出,控制在一页纸内。





复试学习包是复试备考最基本的资料。复试学习包包括复试讲义及6小时专业课知识精讲。灋研毓秀的复试学习包由各专业研究生汇编、撰写而成,它是考生除参考书目外最有力的补充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书本知识点、校内导师论文、学界热点及新修订的法律规范解读。


2025届复试学习包已已经推出预售,各位师弟师妹可以扫码购买。下单备注专业即可,不过复试线可以在出复试线后72小时内联系师兄师姐退下单价格(不含邮费)的50%。



各专业复试交流群已开放,相关讲座信息都将在群内通知

欢迎各位师弟师妹加入








关于考研复试的复习以及了解更多关于灋研毓秀学习包、辅导班次的信息,可以添加谭喵师兄微信,一对一解答你的考研复习问题。👉

👈扫码加入2025届考研复试群,第一时间获取各方向考研信息,西政在校研究生在线解疑答惑。

官方客服号👉

如有问题 联系我们


灋研毓秀
灋研毓秀工作室由西政博士生、研究生团队管理和运行,为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的同学提供考试信息、规划指导、复习资料、面授或网络辅导课程等内容。专业性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高质量是我们的保证,灋研毓秀欢迎您的选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