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考研·2025届】专C知识产权法学复试核心参考书目解读——《知识产权法学》

文摘   2025-01-18 18:00   重庆  





参考教材概览



知识产权法学复试的指定书目为张玉敏老师主编的《知识产权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由于2019年、2020年前后,《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别进行了修改,所以教材上面的内容会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同学们额外地根据法条修改的对照表、结合复试讲义上面所提及的新修部分进行增补,但涉及一些概念性的表述以及学术观点还是需要以教材上面的内容为准。


教材脉络体系



如上图所示,《知识产权法学》根据总论+部门法的体系编排总体分为六个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各个部门法比较分散,且每一部门法之间的知识点跨度较大,可能对同学们而言融会贯通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各个部门法的逻辑结构基本相似,因此,在搭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对比记忆,采用相似的结构理顺。同时,其他知识产权中包含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的内容,也涉及较多近两年关注度较热的案子,因此这一部分内容也不能有所忽视,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考察的频率较低,故建议同学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的复习上,在兼顾热点的同时做到有所侧重。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总论。首先,同学们不能因为真题对此部分内容考察的频次不高就忽视知产总论的学习,很多同学理解知产比较困难,根本在基础理论掌握不够扎实、理解不够透彻,因而学习知产觉得晦涩难懂。不同于民法所采取的“标准”的潘德克顿立法技术中“提取公因式”的方式,知识产权总论中大部分涉及的还是基础性的理论知识点。同时,因为三个部门法从其本质而言都属于权利法,故在学习的框架上是有共通之处的,按照权利法的学习特点,其大致涉及的是权利的客体、内容、主体以及限制和保护等内容。其中,知识产权的概念、调整对象以及法律保护是考生理解、背诵的重点。掌握基础理论是在考试过程中应对热点问题和案例分析问题的基础,因为无论怎样灵活的考查角度,最终是基于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来组织答案,很多同学在应对问题的时候存在障碍,其实就是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不足。


第二部分:著作权法。对于同学们而言,该部分内容学习起来可能会较为轻松,也往往是知产专业的本科生决定毕业论文选题的首选方向,因其内容较为贴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故更容易为同学们所理解、记忆。但鉴于2020年《著作权法》修改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同学们要更加注意每一新修条文背后所涉及到的修改背景、理论争议、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在思考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其进行评析,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中,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权利内容、权利的原始归属(主体)是需要同学们格外关注的。


第三部分:专利法。专利法的学习相比于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而言,理解难度较高,且知识点较为枯燥。这一方面是由专利法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交织在一起,案例技术性太强,加大了同学们的学习难度。其中,专利的保护对象、权利归属、权利取得、保护范围、侵权与救济等是理解、记忆的重点。


第四部分:商标法。该部分依旧依照权利法的框架来进行编排,同学们需要在理解商标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之上,对商标的注册、商标权的取得、行使与限制进行着重掌握,同时要注意对商标法中涉及如何规制恶意注册行为的新修条文进行侧重理解和记忆。


第五部分:其他知识产权。该编考察的内容集中在于商业秘密这一章节,同学们可以结合初试在经济法中所学习有关商业秘密的知识,应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考察。植物品种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考察可能性较小,同学们参照复试讲义,对其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有所掌握即可。此外,近年地理标志保护在知识产权领域也颇受关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尤其是地理标志的保护方式讨论较多


第六部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该部分在复试中考察的频率较低,同学们对教材中提及的几部主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所涉及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有所掌握即可,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关注一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最新趋势以及中国如何应对。


重难知识点


知识产权法学体系庞大、内容精深,涉及三个部门法及其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且大部分考生基础较为薄弱,因此部分知识点对考生而言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复习时可能遇到较大阻碍,更需要师弟师妹们耐心应对。同时,著作权法、专利法及商标法近年来修改频繁,涉及新法修改的部分往往是理论争议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知产复试的高频考点。因此,知产复试的复习除了要熟练掌握基础的知识点之外,还需考生具备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及对热点把握的敏锐度。为帮助师弟师妹精准复习,本文拟就重难知识点解析如下:






复试特点及其应对思路


(一)知识产权法复试特点剖析


1.体系上:体系较为分散。前文当中也有所提及,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各个部门法较为分散,且每一部门法之间的知识点跨度较大,因此同学们在各个部门法的学习过程中或许没办法很好地有所兼顾、融会贯通。因此,一定要注重对总论中所提及的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剖析、理解,对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经典论文,例如涉及知识产权信息说、知识产权基本特征、利益平衡原则等内容的文章,以资参考、补充。在此基础之上,再按照权利法的学习方式,将各个专门法按照权利的客体、权利的内容、权利的主体、权利的保护与限制等的架构串联起来学习,在对整体框架有所理解、有所掌握的前提下记忆细碎的知识点。

2.内容上:前沿性。参考教材的版本较为老旧,尚未根据《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全新的编写,但是知产复试考察的知识点还是非常与时俱进的,如:涉及总论所考察的谈谈你对“知识产权导向”的理解、著作权法中考察的谈谈你对新修职务表演的理解、商标法中考察的新商标法关于恶意注册的规制。知产复试不仅涉及基础理论知识、法条新修要点,还将与同学们探讨涉及知产相关的宏观政策的理解。因此,同学们在内容上一定要注意把握新法修改所涉及的知识点,关注时事热点,在阅读教材的同时结合复试讲义、法条修改进行增补、背诵,心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阅读王迁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七版作为拓展。当然,已经报了复试全程班的同学会有内部讲义,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拓展更为全面、详细,因此无需过分担忧。

3.范围更广、考察要求更高。学习法律的同学可能都会有一个相同的感受:法律规定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和经验越接近,就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反之,则越难理解和接受。应当承认的是:大部分法律规则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常识相接近的,但是,知识产权法中的许多规则和制度,恰恰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相反,这是由于智力成果等无形的东西之所以能够成为法律上的财产,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是出于推动文艺繁荣、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保护重要利益的公共政策需要。换言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种公共政策的产物。但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普遍难以避免采用“直觉式”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常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来应对知识产权问题,这就增加了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理解的难度。同时,知识产权法基本上属于“舶来品”,其中的术语也基本翻译自外文,而凡是翻译就会或多或少地引起信息丢失或是中外差异的问题,如“二次侵权”的英文原文是secondary infringement,是针对primary infringement而言的,指与“直接侵权”相对应的“间接侵权”行为,这就导致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因“望文生义”而走入理解的误区,有些看似是日常的用语在实际上是知识产权法中有自己特殊含义的专业术语。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知识点的阅读、理解以及背诵的难度较初试而言肯定更高。


(二)复习攻略分享


第一,以理解为基础,以体系为导向。在前期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教材为主,通过第一遍对教材的略读来了解知产整体的学科框架以及基础性知识。同时师姐建议整理专属于你自己的思维导图,一定不要照搬别人的思维导图,以此将知识产权的全部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产体系,便于考试时通过寻找问题中的“关键词”在体系中的定位来搜寻、整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以作答,也可以在应对“超纲题”的时候通过寻找类似的情形,考虑能否采用相似的论述路径,或能否对照既存的规则类比适用。同时,复习的中后期可以通过默写或默背思维导图并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增补的方式来进行查漏补缺。第二遍复习需要以复试讲义为主,结合教材和新法修改对照表对讲义进行增补,后期大家将以复试讲义作为自己背诵、模拟笔试的主要参考书目,在第二遍复习的同时可以开始着手背诵,为后期的记忆、拓展打好基础。第三、四遍复习就是通过反复的背诵,并根据真题和模拟题撰写逐字稿来构建自己的答题模板,背诵的次数和频率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追求“背了几遍”而忽视了背诵的质量。

第二,精细化学习,加强对比意识。知识产权中存在许多需要重点记忆的细节,例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几种情形,专利申请文件各自的功能与内容,权利限制的所有规定,等等,不能简单地止步于条文的表述,重要的是从立法目的、渊源、修法历史、条文解释、司法实践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先全面理解再准确记忆。在必要的时刻,对法条应当做到逐字解读。同时,利用对比式学习承接精细化学习,要求对自己学过的知识留有印象,这就需要做到认真细致地学习,才能在看起来“类似”的地方停下来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差异,如先前在著作权中学过了强制许可的概念,又在后面专利权的限制中看到了强制许可,不能直接将二者等同,要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避免混淆。对比意识应当存在于全部的学习时间,其实对比也是归纳的一种,小可在概念之间对比,大可在体系间对比。对比也要建立于体系之上,因为体系总是具备一定的层次的,我们不会直接对比著作权的对象与专利权的归属,但是会对比作品与发明之间的区别.不同层次的对比可以在脑中很快地闪过而几乎不需要投入思考,同一层次的对比会既涉及概念自身也会涉及其上级概念,也就是一个体系的两条或多条分支。 





复试学习包是复试备考最基本的资料。复试学习包包括复试讲义及6小时专业课知识精讲。灋研毓秀的复试学习包由各专业研究生汇编、撰写而成,它是考生除参考书目外最有力的补充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书本知识点、校内导师论文、学界热点及新修订的法律规范解读。


2025届复试学习包已已经推出预售,各位师弟师妹可以扫码购买。下单备注专业即可,不过复试线可以在出复试线后78小时内联系师兄师姐退下单价格(不含邮费)的50%。



各专业复试交流群已开放,相关讲座信息都将在群内通知

欢迎各位师弟师妹加入








关于考研复试的复习以及了解更多关于灋研毓秀学习包、辅导班次的信息,可以添加谭喵师兄微信,一对一解答你的考研复习问题。👉

👈扫码加入2025届考研复试群,第一时间获取各方向考研信息,西政在校研究生在线解疑答惑。

官方客服号👉

如有问题 联系我们


灋研毓秀
灋研毓秀工作室由西政博士生、研究生团队管理和运行,为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的同学提供考试信息、规划指导、复习资料、面授或网络辅导课程等内容。专业性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高质量是我们的保证,灋研毓秀欢迎您的选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