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证据法学》参考教材有两本:
《证据法学》,潘金贵主编,法律出版社2022年修订版;《证据法学》,陈光中主编,法律出版社2019年第四版。
注:备考选择:
从课本内容完整度来讲,2022新版潘书加入了许多证据法理论知识,内容更趋完善,但两书内容主体框架上大致相同,只在个别表述上存在差异,从近几年真题来看,出题也更偏向潘书;
因此,讲义内容按照陈书结构排版的基础上,补充潘书新增内容以及不同表述,以覆盖到所有可能涉及的考点。
综合来看,建议大家前期备考时选择潘金贵老师教材复习为主,陈光中老师教材为辅,后期以讲义背诵为主,其中需要重点关注潘金贵老师教材中的修订内容。
证据法学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
在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如何理解证据法学、证据法的理论基础何在?证据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证据法发展的历史沿革问题。了解证据法学基础理论部分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在更为宏观的角度把握证据法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有关证据论的内容。包括证据的概念如何理解?证据的三性问题以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证据特征的理解,证据的学理分类如何划分?证据运用时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内容以及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进行的法定分类。证据论内容,尤其是证据规则方面,是我们学习证据法的核心知识,需要重点掌握;
在第三部分,主要讲述有关证明论的内容。包括如何理解证明、证明有哪些分类?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是什么,我国刑事诉讼法是如何规定证明标准的?证据确实充分与排除合理怀疑是何种关系?证明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证明论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证据去证明案件事实,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此部分内容也尤为重要,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证据法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加深,热点问题也在增多。为跟上理论研究的进步,潘书2022年再版中增加了一些理论性的内容,如更为深入的讲解了证据法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在证据论及证明论部分详细论述了域外内容,帮助我们以更开阔的视角、从纵横两方面了解证据法的发展变化,另外在证明方法章节也深入论述了印证规则和经验法则。对于考研初试而言,有些理论性较强的点并不是考试重点,但是有点理论热点的阐述也给论述题和法条分析题提供了答题素材。因此,师兄建议大家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理解,形成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框架;后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做思路导图以及关键词梳理,以便于自己进行考点对应和背诵。
证据法学复习重点较为突出,通过研究证据法历年出题规律,重要知识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内容:
关于第一部分,证据法的基础理论。
(1)证据法上的基础理论:诉讼上的认识论、价值论;(2)当代中国的证据法(重点关注2012年刑诉法对证据制度的立法修改、2016年两高三部发布的《以审判为中心意见》、2017年两高三部会发布的《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庭前会议规程》、《排除非法证据规程》、《法庭调查规程》);(3)大陆法系证据法的历史沿革(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制度);(4)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裁判原则内涵、要求、意义以及该原则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程序法定原则内涵、具体要求、确立意义;无罪推定原则内涵、意义、该原则在我国证据法中的体现;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内涵、理论基础;自由心证原则内涵、内外在制约机制、自由心证制度与我国证据法的关系。
关于第二部分,证据论。
(1)在证据概述一节,掌握证据的概念(事实说、统一说、材料说、双重含义说;证据的功能(意义);证据、事实、事实认定的关系。需要掌握证据的概念;(2)在证据基本属性一节,主要掌握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以及大陆法系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问题;(3)在证据的学理分类一节,主要掌握三类学理分类,理解分类依据、特点、证据的运用(重点掌握: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4)在证据规则一节中,重点关注关联性规则概述、内涵、我国关联性规则的规定以及与英美法系中该规则的对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含义、确立价值、规定模式、我国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与外延等内容;传闻证据规则含义、特征、排除原因等(注意传闻证据规则与直接言词原则的联系与区别);最佳证据规则含义、我国的现行规定、立法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意见证据规则含义、排除原因、原则之例外、我国的现行规定以及发展建议;口供补强规则含义、我国的现行规定;(5)在证据法定分类一节,按照近年来的出题规律,主要掌握各类证据的定义、特点、内部分类、意义、证据审查重点问题。
关于第三部分,证明论。重点掌握:
(1)证明的概念、诉讼证明的特点、意义;(2)证明的构成要素;(3)证明对象的概念、特征以及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实体法与程序法事实);(4)刑事诉讼各阶段的证明标准:立案、逮捕、提起公诉、有罪判决;对“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5)推定的含义、特征、推定与假定、法律拟制的联系与区别;推定的意义、分类与局限性;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的区别;(6)司法认知的含义、性质、特征、功能、范围等;印证的概念、特征、适用弊端与理论发展;经验法则的概念、特征及其运用。
1.注重基础,把握基本盘
整体而言,证据法的考察重点集中于证据法基本原则、证据种类、证据证明、非法证据排除等内容,讲义内容围绕着这些重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因此大家复习时可以依据讲义和教材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并适当拓展。
2.注重梳理,强化记忆,一定要做
证据法在专A卷尾,因为题量较大,考生考到这里可能会出现心态不稳定、时间不充足等情况,本可以拿到25分的证据法题目最后只能拿到20分。而这部分内容的失分是可以避免的,避免的做法就在于平时复习时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记忆,以及在前面刑法和刑诉做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时间,给证据法留足答题的时间。
3.真题导向
在背诵完基础知识之后,一定要重点研读证据法真题。相较于其他学科,证据法重点更为突出,真题重复率更高。因此,研究真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重点,掌握出题规律,完善答题要点。
4.法条导向
证据法经常考法条分析题,重点法条较为突出,且法条也可作为论述题答案素材,因此建议大家有余力的情况下阅读刑事诉讼法的法条释义和解读,了解法条制定的背景、适用要求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师弟师妹看到法条评析题时总产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甚至直接留白跳过最后得零分,这是一种十分不明智的选择。法条评析题的作答换汤不换药,绝不会出现一个要点都写不出来的情况。在考前要勤思考、勤动笔,才能克服考试时的畏难心理,顺利完成难题。
证据法相较于其他科目更好拿分,但因其真题在最后,考生往往因刑法、刑诉花太长时间而无法将证据法题目答完善,因此,师兄建议大家,提升做题速度,切莫一直恋战难题,为证据法留出时间答题,争取拿到高分!
基础讲义帮助大家梳理各个科目的框架、真题考点汇总、复习方法指导,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西政学硕考研各个板块的问题,是考研的入门级资料。【预售阶段,下单即可发货,正式启动学习吧!】
2026届学习包已上线,基础讲义扫码下单即可发货,师弟师妹可以点击下方图片链接了解学习包详情。
END
关注灋研毓秀公众号,加入26届西政法学考研交流群,获取更多干货以及西政法学考研规划内容
添加谭喵师兄或欣欣师姐微信,师兄师姐为你一对一答疑解惑
灋研毓秀工作室由西政博士生、研究生团队成立并运行,旨在为报考西政法学学硕的师弟师妹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考研复习资料、考研辅导班次,致力于打破信息、资源壁垒,为大家提供最贴心、最科学的复习规划指导,整合考研信息和资源!2018年4月,初期为西政本科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支持、随后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小伙伴们,开启了考研辅导的新路程。历经6年的风雨,“灋研毓秀”已逐渐成长为西政学硕考研辅导知名品牌:西政本科生考研,首选灋研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