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心经》,260字,通篇在讲一个字——“空”。
空这个状态,比较难以说明。你感觉的空和他认为的空,你初悟的空,和后领会的空,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个中究竟,既可玄而又玄,又可一字论之。
简单一点,通俗一点、落地一点,“空”在现实生活的运用,实质上,是心的不受力。
你试着闭上眼,观一观自己的心。
这头脑里的一念又一念,是不是起起伏伏,来来去去,犹如不平之波浪,层层迭迭永不止歇?
不定、不静,皆是因为这心的负担与受力。
心上一担,就有了负荷,有了焦虑,有了恐惧,有了贪欲。于是嗔心起,妄心动,苦恼烦忧,刻刻不得安宁。
不受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心灵境界。
空,心不染,不着,亦不住。
庄子的《空舟》小故事,说的便是这样一种状态。
你以为舟上有人,于是心潮涌动,又惧又恼。待看到舟上无人,蓦地心潮止歇,泯然一笑。
看,多有趣的心!
比情景剧还精彩,比万花筒还多变。
一旦纠缠于某人、某事、某物,你的心就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需要消耗很多的心力去平衡这份拉扯,去自我安慰,自我劝解,自我解脱,无比疲惫乏累。
若你能看到这份受力的根源,便会将心调整到空的状态,不黏连于外相的纷扰,只专注于内在的静定,那所有的能量便由散乱汇聚成了集中,自足而后得其乐也。
《道德经》中,老子以水而喻道的本质,由此可见水的力量有多强大。这些汇聚成水德之“善、柔、不争、处下”的能量,皆源于水的流动。
心之力,与水之力相同。
一颗不受力的心,无所挂碍,自然流动。
你来你的,你去你的,随意。
他演他的,我看我的,随心。
念起念落,心动心止,随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不易,感谢+在看,喜欢就打个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