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社会第一课:关于吃饭的潜规则

健康   2024-12-15 22:15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初入社会,很多学生朋友懵懵懂懂,别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工作,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吃饭。


吃饭,真的是张开嘴吃,就行了么?


饭局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里面有哪些门道?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吃饭的潜规则:


如果有人请你吃饭 


(1)如果是在吃饭前五六个小时才被邀请,那一定是临时去救场的陪客! 


——这种被请,最好不去,因为你本就可有可无,请吃饭的人也不是真正看得起你,去了反而掉价! 


(2)如果是在吃饭前24个小时被邀请,你算是原计划就被邀请的嘉宾之一,是真心诚意要请你的。 


——这种被请,如果能去尽量去,如果不能去,可以直接推辞,千万不要先答应人家去,临到吃饭的时候,又临时变卦,搞得主人家很被动,也很尴尬,是一种放鸽子,不道德的表现。 


(3)如果是在吃饭前48小时甚至更早就被邀请,那你一定是主宾或者主宾之一。你是否出席,对这个饭局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印证了你尊贵的身份! 


——这种被请,最好还是去吧。人家大费周章,兴师动众,也不容易,你答应了吃请,就是一种友好,会让感情升温,很多时候,深厚的人际关系和秘而不宣的利益链接,就是这样形成的。 


听懂一些与饭有关的潜台词


(1)一群人在一起,有人专门请了其中几位吃饭,然后对着大伙儿说:大家一起去吧! 


这种叫带口话,除非点名被请的,其他人谁去吃谁就是傻子! 


(2)如果一个人对你说:改天请你吃饭。 


这种话千万别放心上,100%是水话。 


(3)有人给你帮了忙,你要表示感谢,他也许会说:其他的就免了,请我吃顿饭吧! 


这句话的重点是:其他的就免了!


”请我吃顿饭”只能当语气助词看待。说明对方心里是期待你有所表示的,但是也不要明面上给钱给物,可以吃饭的时候酒过三巡时趁着酒劲给! 


中国的事情,没有饭桌上解决不了的。 


任何事情,请吃一次办不了,就吃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事儿办成。 


请客吃饭和饭桌文化,都极其将就,研透了吃饭,人生也许就成功了一半。 


吃饭,是值得每个人深入研究的课题。



END

当当图书畅销榜书目推荐


往期精彩


体制内工作六年,我确实收了群众不少东西

干部十年感言:“同事提拔”的“酸”,“领导肯定”的“甜”,“熬夜加班”的“苦”,“工作缠身”的“辣”

高手如何进行脱稿讲话?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老唐主任
基层职场经验赋能


老唐主任
功不唐捐,有你刚好。 基层浸淫二十余载,以个人拙见道基层江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