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日常监督有哪些方式方法

健康   2024-12-25 08:00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相关党纪法规法律法规,例如《纪委工作条例》《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监察法实施条例》等都对纪检监察日常监督方式方法作了明确规定。


《纪委工作条例》第34条第1款列举了12种方式:“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当加强日常监督,监督方式主要包括:座谈,召集、参加或者列席会议,了解党内同志和社会群众反映;查阅查询相关资料和信息数据;现场调查,驻点监督;督促巡视巡察整改;谈心谈话,听取工作汇报,听取述责述廉;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开展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工作。”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14条至第19条规定了6种监督方式:


一是报请或者会同党委(党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加强党内监督情况专题报告,综合分析所联系的地区、部门、单位政治生态状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及工作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


二是加强对行使权力情况的日常监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违纪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


三是畅通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等举报渠道,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及时受理检举控告,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并动态更新。


五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对反映问题线索认真核查,综合用好巡视巡察等其他监督成果,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


六是对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应当向有关党组织或者单位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通过督促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督查督办,推动整改。


《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第32条规定了9种监督方式。派驻机构开展日常监督应当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监督方式包括:


一是参加会议。参加或者列席驻在单位领导班子会议等重要会议,了解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上级党组织决定情况和班子成员的意见态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按照规定向派出机关报告。


二是谈心谈话。同党员、干部和群众广泛谈心谈话,听取对监督对象的反映,发现监督对象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


三是听取汇报。听取驻在单位党组(党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的汇报,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进行提醒纠正。


四是查阅资料。按照规定查阅、复制驻在单位有关文件、资料、数据等材料,了解核实有关情况。


五是沟通情况。加强与驻在单位机关党委、党委办公室和组织人事、巡视巡察、法规法务、财务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及时发现和通报问题。


六是分析研判。分析信访举报、党风廉政等情况,对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向驻在单位提出意见建议。


七是廉政把关。建立健全、动态更新驻在单位党组(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


八是实地调查。开展驻点调研、现场核查,精准发现驻在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


九是其他开展日常监督的方式。


《监察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监察机关应当结合公职人员的职责加强日常监督,通过收集群众反映、座谈走访、查阅资料、召集或者列席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和述责述廉、开展监督检查等方式,促进公职人员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第18条规定:“监察机关可以与公职人员进行谈心谈话,发现政治品行、行使公权力和道德操守方面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进行教育提醒”。


第20条规定:“监察机关应当以办案促进整改、以监督促进治理,在查清问题、依法处置的同时,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发现制度建设、权力配置、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有关机关、单位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者监察建议,促进完善制度,提高治理效能”。


比对不同法规规定的监督方式可以发现,这些方式在不同法规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呼应,为纪检监察机关日常开展监督工作提供坚强的纪法依据。


END
当当图书畅销榜书目推荐

往期精彩


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

水平越高的领导,越会有这5种表现,遇上了请紧紧跟随,有前途!

工作8年我晋升为正科实职,今年54岁,我还是一级主任科员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老唐主任
基层职场经验赋能


老唐主任
功不唐捐,有你刚好。 基层浸淫二十余载,以个人拙见道基层江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