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活动展示|生物智库举办动植物标本大赛展示暨经验分享会

文摘   2024-12-04 19:45   辽宁  


11月27日中午12点,生物智库社团在生物科学技术学院211教室成功举办了动植物标本大赛作品展示暨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分享创作经验,激发同学们对动植物标本制作的兴趣与热情,促进学术交流与技艺传承。





活动开展



活动邀请到了近年来在辽宁省动植物标本大赛中屡获佳绩的几位同学。






王帅同学给我们带来了24年辽宁省一等奖作品《隐形的“翅膀”》,他不仅分享了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也让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分享到,参与动植物标本大赛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鼓励大家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善于观察周边的事物,一定会碰撞出好的想法。







张延明同学给我们介绍了2023年辽宁一等奖作品《辨花识菀》,让我们了解到了碱菀和钻叶紫菀两种植物之间的区别,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物种鉴定之于标本的核心作用。

张延明同学分享到,在制作标本之前要有一些想法,有了想法后更容易进行设计,在装订前,可以用软件提前还原一下,看一看最后呈现的效果,再进行修改。






杨鸿妃同学给我们带来了2023年辽宁省一等奖作品《逐水而居 沉浮有道》,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呈现出水生植物的立体性,而且标本可拆卸,让大家看见了植物标本更多的可能性。杨鸿妃同学分享到:可以把生活中的灵感投入标本的设计中,同时,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要常常和指导教师一起交流,进行头脑风暴。






于梦瑶同学给我们带来了2024年辽宁省一等奖作品《大“谜”草》,再次说明了,一份标本,不仅应该关注其美观程度,更应该体现出它的作用。

她分享到,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不仅仅作品需要做好,答辩展示时,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力提高PPT的美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王倩同学向我们介绍了2023年辽宁一等奖作品《刺客》

她详细地向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趣事。由于刺果瓜、刺萼龙葵、长刺蒺藜草、刺苍耳都是带刺的外来入侵植物,所以他们的采集之路非常艰辛。王倩同学分享到,参与标本大赛时,要体现出作品的意义所在,一定要把立意和你采用的材料结合起来。


每位作者都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创作背景、灵感来源、制作过程及所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与掌声。

最后,曲波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评价。他高度评价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与技艺水平,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与创新。曲老师的精彩点评不仅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同学们今后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活动感悟



通过参加本次动植物标本大赛作品展示暨经验分享会,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与科学的力量。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展示了动植物的美丽与神奇,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同时,我们也被各位作者的创作热情与执着精神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自然界的点滴美好定格为永恒的艺术品,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动植物标本制作与研究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传承与弘扬这一传统技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生物智库社团能够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更多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供稿|生物智库

指导教师|张敖

题图|宣传二部 丁赫晴

编辑|宣传一部 李亚男

校对|宣传二部 丁赫晴

编审|刘福临 段宜淼

责编|李丛丛

校学生社团管理部

“沈农青年”融媒体中心出品

    想了解更多沈农的故事? 

   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沈阳农业大学团委
我们是“忠诚 奉献 创新 自强”的沈农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