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活动|服务乡村振兴博士团组织举办“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活动

文摘   2024-12-21 10:44   辽宁  

本学期,服务乡村振兴博士团协助学校组织举办了六期“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总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成果。论坛由校团委、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生院、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主办,各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博士团、团委承办。

各调研小组利用寒暑期,深入乡村一线,对家乡农产品生产过程和产业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成果。为了巩固提升调研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博士团创办了“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

论坛围绕调研地的林木、花卉、樱桃、葡萄、麻山药、韭菜、沙窝萝卜、番茄、桃、蓝莓、海鲜和水稻生产技术规范和产业情况开展。论坛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展开,在汇报环节,汇报人分享调研成果、展示调研视频,在交流环节,汇报人现场解答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服务乡村振兴博士团成员补充回答,最后由专家逐一点评。24组调研团队、300多名博士团成员和12位指导专家参与,形成了不同专业融通、不同年级联动的学术氛围。

林木与花卉种植产业

第十九期“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林木与花卉种植产业。参与论坛的四组调研组分别是林学院的王起寨村调研组、东风村调研组、上堡村调研组以及园艺学院的潘山村调研组。


汇报小组



专家点评


樱桃和葡萄产业

第二十期“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樱桃和葡萄产业。参与论坛的四组调研组分别是土地与环境学院的宫房村调研小组、七顶山村调研小组、棠溪村调研小组以及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的顺城区调研小组。


汇报小组



专家点评


麻山药、韭菜、沙窝萝卜、番茄产业

第二十一期“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麻山药、韭菜、沙窝萝卜、番茄产业。参与论坛的四组调研组分别是水利学院的随东村调研小组、富有村调研小组、小沙窝村调研小组以及园艺学院的章台村调研小组。


汇报小组



专家点评


桃类种植产业

第二十二期“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桃类种植产业。参与论坛的四组调研组分别是工程学院的北京市平谷区调研小组、前柳村水蜜桃调研小组、天津眬森家庭农场大桃调研小组以及土地与环境学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蟠桃调研小组。


汇报小组



专家点评


蓝莓和葡萄产业

第二十三期“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蓝莓和葡萄产业。参与论坛的四组调研组分别是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老窝铺村调研小组、磙子沟村调研小组、古楼子乡调研小组以及经济管理学院的史三村调研小组。


汇报小组



专家点评


海鲜和水稻产业

第二十四期“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海鲜和水稻产业。参与论坛的四组调研组分别是经济管理学院的下王村调研小组、红旗村调研小组、建国乡调研小组以及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五块石村调研小组。


汇报小组



专家点评


“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不仅为沈农学子们搭建了一个实践与智慧交融的璀璨舞台,更为他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展示自我与深度互动的宝贵契机。同学们在此平台上,将课堂内汲取的深厚理论知识与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紧密交织,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全力投身于破解农户生产实际难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沈农学子学以致用的卓越风采。在此过程中,不仅激发出农业学子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的思考与探索,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学习深造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

在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服务乡村振兴博士团成员积极参与,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取得了良好成效。“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论坛充分展现了沈农学子的爱农兴农的责任担当,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进基层,亲身实践,在调研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深植爱农之心,锤炼兴农之能,沈农学子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用青春和理想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华章。

供稿|服务乡村振兴博士团

指导教师|黎伟

题图|宣传二部 丁赫晴

编辑|宣传二部 吴应霞

校对|宣传二部 李理

编审|刘福临 段宜淼

责编|李丛丛

校学生社团管理部

“沈农青年”融媒体中心出品

    想了解更多沈农的故事? 

   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沈阳农业大学团委
我们是“忠诚 奉献 创新 自强”的沈农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