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区蝴蝶兰调研小组
小组介绍
组长:23植保3班 葛永健
组员:22应化3班 韩謦泽
22植保创新班 赵一林
22植保创新班 李玉桓
产品简介
蝴蝶兰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别名:蝶兰、台湾蝴蝶兰。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在亚洲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广泛分布。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着丰富的降雨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为蝴蝶兰的自然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其生长从细小种子萌发开始,经幼苗成长为成株。种植基质多用透气性好的水苔等,浇水避免积水,光照要散射光,温度需适宜。
蝴蝶兰以其独特的魅力、多样的用途和相对容易养护的特点,成为花卉爱好者和消费者的首选之一。无论是作为家居装饰的点缀,还是传递情感的礼物,它都能完美胜任,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无尽的美好。
调研心得
在参与蝴蝶兰调研项目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颇丰,不仅深入了解了这种美丽花卉的奥秘,更在调研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刻感悟。调研工作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团队成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这次蝴蝶兰调研是一次充实而有意义的经历,它让我在知识、技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得到了成长和锻炼。我将把这次调研的收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丰荣村粘豆包调研小组
小组介绍
组长:24植保2班 张涵
组员:24植保2班 夏美琦
24植保2班 刘璐
24植保2班 田雨禾
产品简介
东北粘豆包是东北地区的传统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外皮由精心研磨的黄米面或糯米面制成,经巧妙发酵,软糯中带着劲道。馅料以红小豆、芸豆为主,经泡发、慢煮、捣泥,再佐以白糖提味,香甜醇厚。
粘豆包外皮软糯,馅料香甜,口感粘腻,具有浓郁的豆香。其外观圆润质朴,蒸熟后色泽金黄或莹白。粘豆包可直接食用,通常搭配白糖或其他调味料。也可煎制后食用,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此外,粘豆包还可与小米粥、酸菜炖肉等搭配食用,味道更佳。它不仅是东北人家冬日餐桌上的常客,更是团圆与温暖的象征,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美好记忆。
调研心得
参与东北粘豆包调研,收获满满。它不只是美食,更是东北文化符号,承载着从满族沿袭至今的深厚底蕴,借由代代相传的制作工艺延续温情。
调研中,我目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从选料到成型,工序严谨,经典口味传承不变,新口味又满足多元需求。然而,其市场推广局限,在外地认知度低。当下电商兴起,是拓展市场的良机。我们应借助线上平台,优化包装与营销,让更多人领略东北粘豆包的魅力,让这一传统美食走得更远。
白雀园茶叶镇调研小组
小组介绍
组长:23植保创新班 何贵方
组员:23植保创新班 吴涵斌
23植保创新班 杨满满
23植保创新班 宁有能
产品简介
豫信丰大尖山信阳毛尖,产自河南信阳光山县白雀园镇,该地自然条件优越,为茶叶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其外形细秀匀整,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长,有熟板栗香与清新花香交融的独特韵味。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持久,叶底嫩绿鲜活。一杯毛尖,满是家乡风味,承载着光山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
调研心得
参与社会实践,我对家乡的豫信丰大尖山信阳毛尖展开调研。这里地处北纬32度黄金产茶带,山高林密、土壤肥沃,为茶叶生长提供绝佳环境。其茶叶外形细秀匀整,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
我们实地走访了众多的茶园与茶企,这使我深切地认识到家乡的茶产业就像一个强大的引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不过,我也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品牌推广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等。作为一名农大学子,我满心希望能够运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为家乡的茶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信阳毛尖的茶香能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东辽海村白菜调研小组
小组介绍
组长:24植保4班 焦雅
组员:24植保4班 佟宇行
23植保2班 胡晓杰
23植保1班 夏雨霏
产品简介
铁岭位于东北黑土地,铁岭白菜独具特色。铁岭的黑土地肥沃,气候寒冷,这造就了铁岭白菜独特的品质。从播种到长成,白菜历经发芽、长叶等阶段。寒冷的气候使其生长缓慢,从而叶片更紧实,邦更白。铁岭白菜具有可炒、炖等多种烹饪方式。烹饪时要注意火候,以保留其清甜口感。这颗从寒地黑土走出的蔬菜明珠,正以其卓越品质,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成为传递温暖与美味的使者 。
调研心得
参与铁岭白菜采访的这段经历,为我打开了一扇洞察农业百态与乡土人情的崭新窗口。
在采访菜农时,我深切体会到种植背后的艰辛与智慧。从播种时对时节的精准把握,到生长期间对病虫害的悉心防治,再到收获时对天气的忐忑期待,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他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作物的热爱。一位农户讲述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地种白菜,那些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让我明白,农业不仅是简单的劳作,更是一份传承与坚守。我深感自己作为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生,有责任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家屯蛋鸡调研小组
小组介绍
组长:24应化3班 李芊诺
组员:22应化1班 王奕恬
22植保创新班 郝一鸣
产品简介
沈阳苏家屯蛋鸡规范化养殖的时间已有五六年,从开始的人工化逐步转为自动化。蛋鸡养殖的过程中也是严格把控每一环节,从室内灯光、通风、温度、饲料等多方面遵循标准化饲养。从雏鸡的筛选到成熟蛋鸡的选择都是对鸡蛋品质的严格把控,都少不了养殖人日复一日地辛勤劳动。产出的鸡蛋不仅大小相当,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调研心得
参与蛋鸡调研的社会实践。我深刻地领悟到,无论投身于何种农业生产领域,都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在与蛋鸡养殖户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获取了许多宝贵的信息。我认识到农业生产自动化给从事蛋鸡养殖人员的生产过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养殖户的劳动负担,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蛋鸡的健康状况、优化养殖技术以及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等方面,从而提高了蛋鸡养殖的整体效益。
END
转载|运营一部 陈科媛
题图|影像技术二部 聂浩然
编审|杨迪
审核|徐璐
责编|李丛丛 张飒
图文来源|沈农植物保护学院
“沈农青年”融媒体中心出品
想了解更多沈农的故事?
你还可以看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