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医博会由同写意策划,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共享健康新未来”为主题,用全新的视角瞄准国内外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沿。诚邀海内外医药及大健康各界嘉宾齐聚中国医药城,共赴时代之约。
今年以来,生物医药行业之间的并购交易鲜少出现“巨额”。实际上,自2023年第一季度,辉瑞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以来,生物制药行业再未出现超过300亿美元的大型并购案。
MNC们也将目光转向了成本50亿美元以下的小型企业。FTC的监管政策、优质项目稀缺、巨头公司战略等都是影响因素。根据DealForma的数据,今年上半年MNC宣布的所有17笔并购交易的估值都不超过50亿美元。去年同期,大型药企达成的9笔交易中,超过100亿美元的交易就有两笔。11月底,诺华宣布收购Kate Therapeutics,交易总额最高达11亿美元。在此之前,其与Ratio Therapeutics达成的许可协议,总额不超过10亿美元。11月下旬,诺华在伦敦召开Meet Novartis Management,宣布将其2023-2028年销售复合年增长率提高至6%。得益于销售增长和生产力的表现持续强劲,到2027年,该公司的核心营业利润率有望超过40%。虽然诺华的大部分产品来自内部创新,但投资仍然是其资本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两年中,诺华已经进行了30多笔交易,主要是在临床前阶段。诺华正在寻求更多的交易,公司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在50亿美元以下的范围内,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交易。最近的一次交易是在11月21日,诺华收购了一家临床前阶段生物技术公司Kate。诺华预计,此次收购将显著增强该公司在基因疗法和神经科学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根据协议条款,Kate将有资格获得最高11亿美元的付款,包括在交易完成时支付的一笔现金款项,以及在实现特定里程碑后支付的额外款项。Narasimhan在解释收购Kate背后的想法时表示,诺华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I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症(DM1)和其他肌肉萎缩症“非常感兴趣”。而这笔完成交易后,诺华将获得其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FSHD和DM1方面的临床前候选药物研发管线。诺华在神经科学领域努力了“多年”,代表产品为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疗法Zolgensma。这款产品是由诺华用87亿美元收购AveXis而得,2019年5月在美国上市,定价212.5万美元。2023年,Zolgensma销售额为12.14亿美元,同比下降11%。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到9.52亿美元,同比增长4%。Varasimhan进一步补充:“我们认为我们的基因治疗能力,将使我们能够用Zolgensma解决生物学问题,随后努力解决其他单基因或多基因神经肌肉疾病。”通过这次收购,诺华将进一步利用Kate在AAV衣壳工程和神经肌肉疾病治疗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推动其基因治疗事业的发展。诺华正在寻求更多类似的“非大额”交易。过去5年中,诺华单笔交易总额也确实印证了这位首席执行官的发言。此次收购Kate,紧随诺华与Ratio Therapeutics达成的许可协议,两者将共同进行针对生长抑素受体2的实验性放射疗法的临床前工作。Ratio将获得高达7.4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潜在里程碑付款,诺华将承担所有后续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活动。诺华在过去五年中披露了大约194亿美元的交易。整体上看,诺华的布局范围广泛,涵盖CGT、核药、ADC、小分子等,加强了其在肿瘤学、核药领域以及肾脏疾病治疗领域的布局。由于诺华正在经历一段管线削减的时期,这些交易创造了新的机会。Narasimhan表示,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大约40%的管线已经被削减。这些交易中最大的一笔,是以97亿美元收购The Medicines Company,并获得其核心产品Leqvio。2020年,Leqvio年获FDA批准上市,目前该药已在美国、欧盟、中国等全球70个国家获批。凭借优异的疗效和给药优势,Leqvio上市后快速放量。今年第三季度,Leqvio的全球销售额达到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到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0%。不过,对The Medicines Company这笔近百亿美元的收购,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不仅是诺华,整个制药行业采用的策略也与之相似,大多药企主要坚持小规模的交易。但Narasimhan认为,诺华选择的公司有所不同,“团队最佳的选择是临床前或早期阶段的研究公司,标的公司的候选药物处于I期或II期”。据行业媒体分析,2024年药企并购的大趋势仍不会出现太多巨额并购,大多数交易将在100亿美元以内。Evaluate的数据也显示,相较此前,生物制药领域的并购活动在今年第三季度急剧下降,交易数量和总交易价值均环比下滑,而该季度最大的交易规模也明显小于第二季度记录的最大交易。与此同时,今年第三季度单笔交易价值同样有所下降,仅有3笔交易突破了10亿美元。行业中的这个并购趋势也有数据印证。在SVB Leerink分析师的发现中,交易额为10亿-50亿美元的并购成功率最高,而那些规模较大的买卖成功率较低。巨头们更青睐小规模交易的原因之一,是旗下重磅产品们越来越近的专利悬崖。由于专利将到期,MNC面临极大的收入缺口。虽然巨头们“有钱”,但想要精准成功押注下一个未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手中的资金需要好好规划。因而,数十亿美元可达成的交易,以及商业或临床阶段风险较低的公司会更受青睐。比如,默沙东在10月下旬,斥资13亿美元收购Modifi Biosciences,囊获通过利用DNA修复缺陷治疗难治性癌症的临床前化合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默沙东已经进行了6笔并购交易。这其中,显然有默沙东对于新晋“药王”Keytruda的焦虑。虽然Keytruda离2028年的专利到期还有几年的时间,但默沙东已经在未雨绸缪。默沙东首席执行官Rob Davis表示,他们将继续进行规模较小的交易,1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的范围是默沙东的主要收购目标。同样公开表态“不会进行重大收购”的MNC还有辉瑞。其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曾多次宣布辉瑞将暂停大额并购,主要关注许可交易,这将使其能够获得早期阶段、成本较低的资产。辉瑞此番策略,也有聚焦消化430亿美元收购的Seagen及其ADC产品的考量。此举使辉瑞的产品管线增加了一倍,达到60个项目。当然,资金富裕的巨头们仍然会关注大额交易。比如因为GLP-1大赚的诺和诺德,在今年2月斥资110亿美元,收购了药品灌装巨头Catalent的3个灌装成品基地,扩大产能。强生首席执行官Joaquin Duato也曾表示,鉴于他们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强劲,强生有很大的灵活性来考虑多种类型的交易。1、Novartis CEO Promises More Deals of Up to $5B, With an Eye for Early Science;biospace2、Novartis upgrades mid-term guidance and highlights deep pipeline in core therapeutic areas to drive long-term growth;biospace
3、2024年第三季度生物制药并购交易TOP 5;生物制品圈
4、2024年药企并购交易:三十六计买为上;同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