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医博会由同写意策划,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共享健康新未来”为主题,用全新的视角瞄准国内外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沿。诚邀海内外医药及大健康各界嘉宾齐聚中国医药城,共赴时代之约。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走到了十字路口。
在经历资本寒冬和集采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医药行业正逐步走向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新阶段,同时国际化和并购重组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而伴随着医药创新发展窗口期的到来,本土制药企业借势东风,凭借强劲的研发和自我造血能力,朝着创新一路稳健前行;也有部分企业断臂求生,但最终倒在了黎明前的寒冬里,令人遗憾。在国内大多数企业还在艰难探索转型之路时,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在2023年就达到了106.37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今年上半年,恒瑞医药更是以乘风破浪之势,拿下66.12亿元创新药收入(含税),对外许可收入1.6亿欧元,经估算,两项创新收入总和占总营收比重已过半,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这意味着恒瑞创新转型迎来重要里程碑。“以坚持创新贯穿始终,企业的创新系统也拥有足够韧性。”张连山如是说道。在张连山看来,创新药收入不断突破的背后,是恒瑞深耕医药产业多年,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坚持结果。“一个成熟的企业,要有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大环境的变化。”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
回首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创新十年”,恒瑞依旧坚定走在属于自己的独特创新路上。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持续大力度研发投入驱动下,恒瑞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包括自身免疫疾病领域首个创新药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HER2 ADC创新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等3项创新药申报上市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恒瑞已有7项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取得6项突破性疗法认定。不仅如此,恒瑞武器库的“弹药”充足,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3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张连山认为,这些年恒瑞紧跟市场变化,围绕公司两大战略——即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做持续调整,以应对行业周期波动。在科技创新方向,恒瑞医药一直坚持前瞻性与差异化的研发策略,以临床需求为主导,以“新、快、特”为主要宗旨,拒绝“同质化”,通过积极优化调整管线布局,在高质量、差异化产品上下功夫。据张连山介绍,目前恒瑞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7款1类创新药、4款自研2类新药,创新成果稳居行业领先地位。而稳步推进国际化的路上,恒瑞已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打法”:即主要路径为“借船出海”策略,包括商务开发、股权合作,也有海外独立研发,但不排除其他方式。在他看来,药企出海不止一种方式,无论是与国外大公司或小型BIOTECH合作共同开发,或直接将海外权益许可给对方,或成立新公司采用NEWCO模式出海,“恒瑞在选择出海合作伙伴时,比较开放。”张连山说道。谈到企业的创新韧性时,张连山表示恒瑞近年来的变化较为明显。对于恒瑞来说,发展至今已拥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对于如此庞大的研发管线,在现有的预算内,如何更全面、广泛推进更多疾病领域药物的进展,比较考验恒瑞创新系统韧性。“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临床需求,是首先考虑的因素,但随着研发管线的壮大,现在我们还会考虑罕见病药物等品种小、市场小但具有特殊性的临床需求。”据他介绍,恒瑞成立了一个专门的PPM团队来参与公司的项目梳理,向管理层直接汇报,以制定更加科学的研发决策。“过去,恒瑞被大家所熟知的还是肿瘤药物,其实从过去做创新药开始,恒瑞也在致力于非肿瘤药物的研发,比如慢性病药物的开发,涵盖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2024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十年节点,一个热门话题频频被提及:中国药企的MNC之路还有多远?作为国内“医药一哥”的恒瑞,自然免不了被讨论。张连山认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MNC,对企业的研发实力、人力资源、质量体系、成本控制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还是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目前,创新药企想要在国际市场立足,关键是要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产品要有FIC/BIC潜质的药物靶点,能解决未获得满足的重大临床疾病需求,这也是国内创新药企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尽管恒瑞还在路上,但我们已经在强化恒瑞的出海能力,因为出海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他提到,随着全球制药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开始寻找海外授权机会,以降低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恒瑞也不例外。“药物研制一定是面向全球的,只有深度接轨世界,中国医药才能更好地获得国际认可。”为了摆脱国内新药研发的“内卷”,争取广阔的海外市场等目的下,中国药企加速出海,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多年以来,这一直是恒瑞的发展愿景,而恒瑞正朝着这一目标前行。2024年,恒瑞医药在两大全球制药榜单中斩获佳绩,连续六年上榜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发布的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连续三年进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评选的“全球制药公司管线规模TOP25”,今年排名跃升至第8位,再创中国药企排名新高。2010年,自恒瑞医药开始在创新领域发力之时,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便邀请自己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的同窗同学张连山回国,加入恒瑞医药,分管创新药的研发工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多年国外大型药企(例如礼来)工作经验的张连山,给恒瑞医药带来丰富的国外制药创新理念和管理经验。十几年如一日的时光里,张连山带领创新研发团队,收获过新药上市的喜悦,也遇到很多困难。“其实让我头疼的事有很多,比如新药研发过程中,某一个数据不支持产品进一步研发从而放弃时,虽然我们的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药品研发必须符合监管标准和我们制定的产品目标特性,可惜但也不得不放弃。”当下的行业环境虽然很难,张连山和他的团队依旧坚持在路上,因为“做药会‘上瘾’”。谈到这句话时,张连山的眼中满是坚定。“有些患者遇到特别难治的病,新药还没研发上市,人就走了……临床的需求,驱动着科研人员的那颗热血丹心,因为做药真的会“上瘾”,将自己擅长的事做到最好,何乐而不为呢。”张连山认为,新药研发的道路注定漫长而曲折,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拥有耐心、信心极其重要。“大家要对做创新药有信心。一个真正的创新药,肯定会给患者带来获益,给社会带来贡献,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在行业的低潮中坚持下去,会看到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