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张家港东山村,又有重大发现!

文摘   2024-11-22 22:01   江苏  
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浙江举行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本次发布会聚焦长江下游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会上,来自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介绍了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和常州寺墩遗址的考古成果。

东山村崧泽文化红烧土祭祀广场和大中型墓葬(南—北)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东山村遗址位于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街道东山村,是一处以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堆积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东山村遗址于2008—2010年进行过考古发掘,曾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围绕明晰遗址内部布局和确认遗址宏观结构两个方面,再次开展对东山村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新石器时代大型红烧土堆积4处、墓葬17座、房址1座、灰坑20座、灰沟1条、水井1口、柱洞3个。

东山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专家介绍,东山村遗址揭示出大面积红烧土堆积遗存,在烧土堆积周围清理了若干红烧土坑,坑内出土有完整陶器和玉石器等,该组遗迹或与祭祀行为有关;东山村遗址揭示出十多座崧泽文化大中型墓葬,其中的M115属崧泽文化晚期高等级大墓,出土随葬品31件,陶器22件,玉器多达9件。M125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流域没有该时期大墓的空白,对于研究聚落的发展演变及社会发展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揭示的情况看,东山村遗址的崧泽文化墓地东西长150米以上,南北宽90米以上,整体面积在13000平方米以上;新发现的祭祀广场及祭祀坑等相关遗迹是东山村遗址考古中的首次发现,是崧泽文化早期史前礼制萌发和社会复杂化发展的高度表现,为阐释东山村遗址阶层分化、礼制发展和文明加速发展的形态和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两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东山村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是研究长江下游早期古国文明的典型遗址。崧泽文化高等级墓地、大型房址、红烧土祭祀广场、祭祀坑以及大型墓葬与小型墓葬实施分区埋葬等重要遗迹,显示出东山村遗址存在高于一般聚落且稳定的政治实体,社会已进入古国阶段,对深化“古国时代”的认识、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及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寺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寺墩遗址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5500—4500年。寺墩遗址早在1973年就已经被发现,1978—1995年陆续开展了五次考古发掘,发掘位置主要集中在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尤以寺墩三号墓最为著名,出土大量玉琮、玉璧。学界认为,寺墩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2016年,寺墩遗址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中,2019年正式重启发掘,工作重点集中于墩体周边的核心区域。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近年来对寺墩遗址的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崧泽文化的墓葬区、木构建筑遗存和良渚文化的砌石遗迹、建筑基址等方面。在崧泽文化的墓葬区,考古专家清理了墓葬40座,对于木构建筑遗存进行了局部解剖;对于寺墩遗址良渚文化遗迹的考古发掘证明,良渚文化时期,寺墩遗址已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圆形土墩的墩体残高11.8米,墩顶曾有大型建筑,墩底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墩体北坡下发现一处砌石遗迹,可能作排水或护坡之用。寺墩墩体东侧台地上发现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环太湖与海岱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存在密切联系的例证。

寺墩遗址良渚文化陶器

近年来,对寺墩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寺墩遗址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已呈现出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并逐步走向繁荣的良渚文明,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有力证据。

本次发布会上,还公布了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整体研究进展和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成果。

据介绍,目前,通过对凌家滩、寺墩、福泉山、玉架山、良渚等中心聚落和中初鸣、磨盘墩、柘林、大榭等遗址的系统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对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整体进程的认识得到显著提升。对从崧泽到良渚的演进发展的动因、过程有了较深认识,对各中心聚落的结构和演变有了进一步了解,丰富了对良渚晚期社会多元性的认识,形成区域文明模式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稻作农业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深度开发,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形成了明显贫富差异。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于锋

编辑:常雪寒


方志江苏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江苏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发生在江苏的中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