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下载app
七天长假刚刚过去,习惯了假期的自由,贝贝发觉儿子迟迟没能进入学习状态,晚上回到家不做作业,急急忙忙就拿出手机玩。贝贝一开始还能好声好气地催促,可是没想到孩子不但不听,还跟她针锋相对,说什么“我就是不想做作业,就是想玩手机”,把贝贝气了个仰倒。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学会说“不”这个字开始,孩子们就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抗争史”,父母要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偏不去做,父母越是禁止的事情,孩子就越是想去做。也许,孩子是想通过反抗寻求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又或者通过“对着干”在情绪和压力下表达自我需求。“禁果效应”这种心理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父母禁止某些事物时,孩子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索和尝试被禁止的事物。比如孩子在假期后对繁重的学业感到厌倦,或者感到重新开始的焦虑,而他无法通过健康的方式释放这些情绪,便会通过与家长对着干来宣泄。在孩子死钻牛角尖时,强行纠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事与愿违。
想象一下,如果你跟另一半抱怨好累不想上班时,你是听到他说“别上班了,我养你”时高兴,还是听到他说“不上班吃什么啊,孩子的补习费哪里来啊”时开心。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个班不得不上,说出来只是想要被安慰,而孩子也是一样。“我知道假期刚结束,突然要做作业可能让你觉得很难适应。”“学习确实有难度,不想去学校这种心情,其实也可以理解。”这种话不会纵容孩子,它能够让孩子感到被理解,进而缓解对作业的反感情绪。当我们和孩子沟通,发现总是反反复复地说些“垃圾话”时,不妨先停下来想想,孩子现在嚷嚷着想要的,是否真的是他的核心诉求。
比如贝贝,她冷静下来后拉着儿子了解情况,才发现孩子因为假期忘记复习功课,在课堂上被老师逮到,虽然老师没有大肆批评,但还是让他感觉很丢脸,对作业也产生了抵触情绪,想赢两局手机游戏给自己点“甜头”。这时,孩子的核心诉求在了解的过程中已经显现,还让原本僵化的母子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理解情绪归理解情绪,但在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做父母的可不能妥协和屈服,这时制定孩子和你都可以接受的“规则”,比你发多少火,唠叨多少句都来得有用。
比如,可以和孩子商定每天完成多少任务后才能玩手机,或者根据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分配对应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例如,如果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可以限制他一段时间不能使用手机。父母还应确保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避免“一个当魔鬼、一个当天使”的情况。家规应严格执行,让孩子明白循规蹈矩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朋友,是为他好,是真心实意在帮助他,他才会听得进你的话。
识别二维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