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外30周年校庆活动的成功举办
赢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首次直播在全网收获了百万播放量
再次印证了那一句
苏外出品 必是精品
而60分钟的庆典背后
是付出汗水的数千个小时
从2024年3月着手准备
到11月正式演出
整整9个月
定主题、选节目、编排、排练……
苏外师生们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节目背后的故事
SFLS
把筹备工作时刻装心上
——庆典主题之上班路上的灵感
在年会和校庆晚会的活动策划中,蔡杰导演肩负着为节目找到一个独特主题的重任。节目主题也决定着整场节目的编排、流程等。为了呈现一场令人难忘的表演,他日夜冥思苦想,试图找到一个既能触动人心,又充满深意的主题。然而,灵感似乎总在半途而废,想了很多总感觉没有那种意味。一天早晨开车来校的路上,正听着广播,一个广告语突然激起了一丝灵感的火花,到了学校,立马查阅资料,和领导们一起讨论,这一刻,思路也变得逐渐清晰了,重新构思每一个篇章的结构和内容,力图让60分钟的节目呈现出真正的苏州特色、苏外特色,达到温馨、感人又鼓舞人心的效果。
每一个节目的编排、彩排,无论是到晚上几点,蔡主任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一遍又一遍与节目组反复打磨。
SFLS
踏遍每一个班级
——组建“梦想”管弦乐团73人编制
成立一个全编制的青少年交响乐团并非易事,原先苏外有小学部管乐团、室内乐团,接到30周年校庆任务后,音乐组决定在此基础上在全校招募,成立管弦乐团。接到任务后,何云书、陈思思、弓子轩老中青三位老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挑选人选,先初步确定名单,然后老师们照着名单一个一个班级去选人、找人,何老师身体不太好,但他坚持和老师们一起跑遍每一栋楼,每一个教室,最终凑够了苏外“梦想”管弦乐团73人的完整编制!
但每一次要凑够73人一起排练也并非易事,三位负责老师和小演奏员们秉着对演出质量高要求、零失误的追求,加班加点,刻苦排练,利用晚课以及周末的时间不断地分排、小组合排、全编制合排、个别演奏员利用午休时间与老师单独训练,陈思思老师作为多个节目负责人,任务繁忙,但她总是在训练开始前帮演奏员们摆好七十三把凳子、谱架,协调好排练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后勤工作,录制到每次排练视频,一遍一遍地推敲细节。
SFLS
抱着睡着的孩子们送到爸爸妈妈手上
——《小小的船》小小的人儿完成了不起的事
▲道具的背后都有老师默默地守在那
节目组从5月开始组建,历时6个月;20位小演员,2位老师,1位保健医生在潘云园长的带领下,从老园排练到新园,从全国外国语学校年会,到苏州外国语学校30周年校庆,一路跌跌撞撞。
9月底,小演员们早晨背着书包,直接在大校集合,开始专场走台排练。结束后,在义工妈妈和老师们的护送下,从大校走回幼儿园,看着演员们的背影,心中莫名感觉孩子们真的很不容易。没有约到校车的时候,老师和义工妈妈们就带着小朋友们步行穿梭在两个校区。有校车的时候,我们分两批运送小朋友们安全抵达校区,19次弯腰,帮每个小朋友绑好安全带是老师每次都必做的事情,事虽小,但倾注了我们对孩子的爱与关心。吴中校区排练及演出回来的大巴车上,总有那些耷拉着睡着了的小脑袋靠在我们的身边,下车了,叫不醒,只能把沉睡的他们抱着送还到爸爸妈妈的手里,一场爱的接力还在继续……
校庆前,节目要从原来8分多钟的儿童剧改编成3分钟以内的歌舞剧。孩子太小,时间太紧,变动太大,我们都觉得无法完成。但为了节目需要,老师们只能调整好心态,带着孩子们改编动作,排练到晚上8点多,第二天周末小演员们参加完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后,又再次集中到幼儿园,练习动作、排练细节,最终,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SFLS
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练习
——昆曲《游园惊梦》的背后
在苏州外国语30周年校庆活动中,一场精彩绝伦的昆曲演出——《游园惊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小学淑女班的孩子们,身姿曼妙,唱腔婉转,表演灵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赢得了一片掌声。
要呈现一台经典的昆曲节目,这些小演员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汗水。从每一句唱词的韵味,到每一个动作的姿态,都需要反复打磨,对走位、表情等也需要一一雕琢,小演员们不怕辛苦,跟着老师一点一滴学起。
面对着学业压力,她们内心又担心排练影响学习,每次排练间隙,放弃休息,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回家路上,亦或默背,亦或练几句唱腔……节目和学习的双重压力成了她们的动力,重重困难没有阻挡她们前行的脚步。
SFLS
超出电梯尺寸,十多台钢琴怎么进场?
——《保卫黄河》中的“保卫团队”
回顾筹备历程,自九月起,每周五下午孩子们开启了 “保卫黄河” 的排练之旅,十月份的周二和周四大课间也被充分利用,进行紧张有序的合奏排练。但因场地空间局限以及年会、校庆的时间安排,部分孩子未能全程参与,节目组依据实际状况果断调整演出人员名单,保障了节目排练的高效推进。
而在筹备过程中,钢琴道具的搬运成为了最大的挑战。由于学校钢琴尺寸超出电梯规格,道具组不畏艰难,多方协调,最终成功将1架三角钢琴和14架电子钢琴安全搬运至演出现场,但又面临钢琴的上下场问题,后台的通道非常狭窄,只能放下5架钢琴,剩余的钢琴要在台下候命,长时间移动钢琴都显得非常吃力,道具组老师带着护腰保护,搬动每一架钢琴上下楼梯,确保每一架钢琴都能及时到位。
SFLS
几易其稿,演出前最终确定
——时间紧迫的诗朗诵节目
对于诗歌朗诵节目,导演组给予的要求是要煽情、感人,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早在4、5月节目刚开始筹备时,组长印月花老师就召集组员缪华、王园媛、邱悦兰等老师完成了文稿。
但9月初导演组考虑到诗歌朗诵可能没有情景剧的形式感人,要求改编情景剧,节目组在没有任何编剧经验的情况下,利用周末、中秋节写起了剧本,组员们绞尽脑汁,搜集历史资料,另一边开始物色演员们,为抓紧时间,剧本刚出炉,节假日最后一天的晚上6点,印老师就召集演员们开始排演,接下来每天晚上5、6点四楼的小教室里就有演员们排演的身影。但彩排后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导演组推翻原先构思,商量下来改成诗歌+访谈的模式,于是重新写诗,老师们不厌其烦,反复润色,又联系已在苏外30年的老教师们,和他们反复琢磨采访稿。诗朗诵部分开始海选领诵人员,各学部广泛搜罗人才,导演组来到现场,逐个选拔,多次淘汰,离彩排还剩没几天的时候,节目和演员终于最终确定。
为了呈现最佳效果,缪华老师召集演员们每天晚上六点钟集中,反复排练,反复调整,一句句教发音,手把手教动作,拍照、录音,找问题,想策略,一遍又一遍,缪老师的嗓子都喊哑了,演出前,忍着头痛带着大家一次又一次彩排。
SFLS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舞蹈艺术中的精益求精
初中“舞之韵”舞蹈团的《江南花语》尽显江南之美。江南的白墙黛瓦,错落有致,仿佛能为舞蹈增添一份意境之美。演员们身着轻盈的服饰,色彩淡雅,如同江南的花朵般娇艳。她们的动作轻柔优美,似江南女子在园林嬉戏,又似在花间漫步。
每一次的排练,师生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刘盼盼老师精心指导,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不放过,反复示范,常常喊到嗓音沙哑。学生们也很给力,课上课后努力练习,汗水湿透衣衫,摔倒受伤也咬牙坚持,只为在舞台上展现最完美的一面。她们牺牲休息时间,日夜打磨,用执着和热爱书写着舞台背后的故事。
小学舞蹈队参与的歌伴舞《梦想的远征》,每一个动作都由舞蹈刘盼盼老师亲自创编,刘老师忙碌地穿梭在两支节目之间,台上台下不停奔波,晚上八点半抱着1岁的孩子在彩排现场喊着。
▲刘盼盼老师带着女儿
SFLS
投入到舞台指导不知疲倦
——苏外《歌剧魅影》惊艳的背后
在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彩排现场,有一位老师总是牵动着我们的心。她脸色苍白,脚步也不如往日般轻盈,但音乐响起时,她的眼神便绽放出光彩。病痛在身,虚弱无力,本应是在家中安心休养的状态,然而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带着演出的孩子们参加每一次大小排练,两个多月,从未间断。她就是初中IC的杜丽丽老师。两个月来,她常常忍着身体的不适,牺牲午休和下班的时间,认真地指导着同学们的动作,细心讲解剧情,调动演员的情绪,沙哑的声音清晰地传达着每一个指令。每一个手势,每一次走位,她不放过任何细节;每一首背景音乐的剪辑,每一幕现场的灯光和舞台效果的配合, 她更是精益求精,一遍一遍不断修改。她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领航员,带领着《歌剧魅影》的同学们完成了惊艳的演出!
▲杜丽丽老师(右1)
SFLS
数不清推翻了多少次
——歌曲联唱《弦歌咏华年》的不易
早在六月份,张艺老师就选取了《青花瓷》《声声慢》《苏州好风光》这三首歌来做一个歌曲联唱,但导演组觉得不能体现出苏外国际化的意蕴,第二稿秦华老师选择了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江苏民歌《茉莉花》和《苏州好风光》这三首作品搭建歌曲联唱的框架,特别邀请了高一年级的戴灏瑄、张晨爱同学分别担任大提琴、小提琴的演奏,当时为了更完美地呈现还专门请了杨丹丹老师撰写诗朗诵,但这一方案不出意外地又出意外了。
导演组提出让学校的外籍教师参与《茉莉花》的歌唱表演,保留大小提琴现场伴奏的形式。但面对越来越紧的排练时间,节目组的老师是很紧张的,但时间上已经不允许再做选择,只能坚定决心直面困难,立即寻找外籍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排演,最终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张艺老师回想起整个节目的过程,直言不容易,《苏州好风光》这首曲子张老师要教会学生用苏州话演唱,发现自己的苏州话发音不准确,就每天到网上学,听,许多细节拐弯的评弹唱腔唱不好,就到评弹学校拜师请教,回来再教学生,保证学生能字正腔圆地演唱。《苏州好风光》有歌、有舞,张老师每天排练前构思画队形图,编创舞蹈动作,时间上安排一天排练唱歌,一天排练油纸伞舞,一天排练琵琶弹唱,一天排练团扇舞蹈,再有一天就合起来排练走位,晚上在家上网选道具、服装,常常熬到凌晨。
SFLS
操场上争分夺秒练习
——《象王行》的背后
《象王行》排练伊始,刘畅老师细致地为乐手们讲解每一个段落的情感表达,从开篇如象王缓行的沉稳,到中间部分似风云变幻的激昂。乐手们全神贯注,反复揣摩。由于乐曲的复杂性,各乐器间的配合需要反复打磨。在磨合过程中,大家也遇到过节奏不一致等问题,但经过多次演练与调整,配合愈发默契。
由于参演人员来自不同年级,时间安排各异,排练时间协调困难,初三同学在完成繁重课业后,争分夺秒参与;高一同学也在紧张学习之余积极投入,常常可看到大家在操场上一起练习的身影。每一次排练都是对体力和精力的考验,但他们相互鼓励,当大家完美合奏出一段高潮部分时,那激昂的旋律在排练室回荡,每个音符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闪耀着梦想的光芒。
SFLS
演出前的“临行密密缝”
——音乐老师缝制多巴胺配色演出服
为筹备30周年校庆,导演组希望呈现展现学校多语种特色与初中生青春活力的节目。初中部蒋洁玉副主任携手音乐组王菊菲老师,经深入讨论和视频筛选,选定热门剧集插曲《我的未来式》进行翻唱。
王菊菲老师主动承担训练任务,并从《梦想的远征》中选拔12名优秀学生加强排练。此外,蒋主任邀请体育组彭益波老师带领的初中IC啦啦操队加入,丰富舞台表现。排练期间,蒋主任全力协调,王菊菲与彭益波老师紧密配合,确保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多语种、歌曲及舞蹈。
临近演出,12名主唱学生的服装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原服装舞台效果不佳。组长陈思思老师带领音乐组多位女老师迅速应对,但还是未找到合适成品,王菊菲与刘盼盼老师果断决定挑选布料回来自己做,张宇晴老师下班后也主动加入缝制,最终制成舞台效果极佳的服装,深受学生喜爱。
SFLS
从300余个素材中完成40个动态视频
——追求完美的信息中心人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所有节目背景全部采用动态视频格式。前后浏览挑选视频素材300余个,最终修改制作40个。2分钟的节目,从静态图片改成动态视频,从加字幕到调位置,反复修改渲染15小时以上;每个视频平均修改5次以上。颜色深了浅了、蓝了绿了,画面亮了暗了、大了小了……一段文字字体样式颜色大小反复调试1个小时。追求完美的精神在信息中心人身上充分体现了。文件名从“新”“最新”到“最最新”“最终”,为了最完美的效果,不厌其烦地修改。
《今夜无人入睡》作为《弦歌咏华年》的子节目,2分39秒的视频前后修改28次,19个版本才最终定稿。从背景视频的遴选,到伴奏音频的反复调整,再到视频片段的精妙拼接,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不懈的努力与汗水。
校庆前一周信息中心好几个老师几乎都没有去食堂吃过午饭晚饭,每天人不停,机器也不停。原来由于大屏幕尺寸比例的变化,原先所有的背景视频全部需要重做和调整。6号全部做好的视频,内置的插件全部过期,生成不出来;编辑机空间不足,修改了文字死活渲染不了,清理磁盘以后,系统又崩溃了。7号晚上所有流程又全部调整,所有背景画面全部重做……
SFLS
为每一秒完美衔接
——道具组一次又一次走台、排练、调整
本次年会和校庆道具组由6位体育老师和32位学生组成,光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出任务的艰巨性。导演组高度重视道具和节目的契合度,所有节目从走台开始道具组老师就在现场协助,熟悉器材摆放的每一次改动,上下时机的把握,每一次走台彩排后都要重新优化表演节目和道具的上下顺序,做到用最合理的时间来保证节目的效果。
一场60分钟的晚会,背后凝聚了数千个小时的汗水与心血,这是苏外人秉承“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精神的最好诠释。从一次次精益求精的排练,到每一个细节的精心雕琢,无不见证着苏外师生对卓越的不断追求。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苏外精神的闪耀瞬间,是每一位苏外人共同书写的璀璨篇章。
编辑:邱悦兰、李乐瑶
审核:黄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