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间接采购工作过程,经常听到“一分钱一分货”这句古语,它的意思是一件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它的价格是相关的,质量与价格成正比,也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的另一种阐释。这,听起来没毛病,而且很有道理,对吧?
确实,好的商品,需要好的原料、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支撑,而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所以价格就高。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我们得要懂得辨识怎样的材料才算好?怎样的技术才称得上先进?
如果没有识货能力,那么所付出的高价,除了是自我心理安慰以外,至于能不能获得好货,就全凭供应商良心了。
《皇帝的新装》大家都懂,又有谁希望自己象皇上一样缴纳了高昂智商税,还成为业界同行的笑柄呢?
那么“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难道就只是一个讽刺吗?
我举两个间接采购例子:
某企业安保服务外包,选供应商时,甲方在标书与合同里除了约定服务效果与安全指标以外,把履约过程的关键要素:人(安保员)相关的,例如年龄、身高、学历、岗位经验、退伍占比,流失率等等,都明确清楚,招标前双方也进行了充分的需求澄清与答疑。
同等规模与实力的多家与标方经过激烈的竞价,甲方取得了明显降本效果。
本以为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没想到后续履约过程中,问题不断,不是被投诉保安员素质与服务态度问题,就是人员更替频繁导致岗位工作永远在交接、培训中…
经了解,周边安保员收入都高于这家企业的服务单价,而且对身高、学历、年龄等条件的要求还没那么高,所以只要周边一有招聘需求,这个项目点的安保员就往外流。
当然,按合同约定,甲方完全可以提出赔偿甚至终止合作,但是,这并不是甲方想要的结果。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就会说:呵呵,这不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嘛!
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某企业复购一套标准安全软件,寡头垄断的供应格局。
因为是复购,甲方首选原品牌商S询价,同时,找了市场同梯队,实力更强的竞品K询价,甲方发现原品牌S的价格高出竞品K近3倍,甲方只能选用K品牌。
最终采购价格只有往年历史采购价的35%,降本效果不言而喻,本也应该是皆大欢喜,但没想到后续的实施过程中,同样是问题不断。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同样也习惯性的说:看吧看吧,是“一分钱一分货”吧,只花了1/3的价格,当然只能给你解决1/3问题啦!
上述两个例子在间接采购中极具代表性,这两个例子之间,有相同,有不同。
遗憾的是,我们所有人看到的都只是相同之处:同样都是便宜货,同样都是出问题的货。
所以,大家就一致的认为:价格低是原罪,因为“一分钱一分货”。
这两个例子中,大家都没看到的不同是什么呢?
不同在于:例子一的安保服务是客制化/非标品,例子二的安全软件是标准品。
那么这跟定价逻辑有什么关系?
区分 | 例子1: 安保服务 | 例子2: 标准软件 |
---|---|---|
相同点 |
| |
不同点 | 标的物是客制化的 非标品 | 标的物是 标准品 |
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
你家请一个保姆,已明确是这位李姓阿姨,你给她支付3500元/月;还是支付6000元/月,你认为李阿姨提供的服务会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
在合理范围内,多给一点,李阿姨干活会细致点,笑容都多点,所以在这类采购场景下,质量与价格成正相关,“一分钱一分货”是成立的。
但是,你从某原厂买一套品牌软件的许可,或者从某原厂买一台XX型号的PC,这些标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难道就会与你购入价高出市场N倍,而给你不一样质量的货吗?
所以,在这种采购场景下,质量与价格并没有关系,“一分钱一分货“是不成立的。
无论购入价格多高或多低,货其实也都一样。
另外,关于这个安全软件的采购例子,所有人听到后,自然的条件反射都会问:不都是标准软件吗?而且这两个品牌都是第一梯队里的竞品,至于差异那么大吗?还是另有套路?
确实,这问题很值得商榷,这到底是采购方自己的人的问题,还真的是产品本身的问题?
总而言之,“一分钱一分货”有它的道理,只是我们在运用时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采购方,关键是要提升企业内部各品类的技术水平,采购岗位与品类技术岗位要加强协同,提升识货能力,否则就妥妥的被贴上“不买对的,只买贵的”这标签。
在间接采购界里,有这样一句话:不识货之人以价估质,识货之人以质定值。
意思是说不懂这个品类技术的人,那么他也就只能看到贵的就认为是好货,便宜的就说劣货;而有技术水平能力的人,是可以依据产品的技术、工艺水平来判定优劣及价值。
▲
END
来源:姜宏锋决胜供应链
作者:何月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