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明朝末年,公元157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乘帆船离开欧罗巴之葡萄牙里斯本港,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果阿。
公元1582年,利玛窦从印度果阿出发,辗转乘船来到中国澳门,并于次年获准在广东肇庆居住。
公元1584年,利玛窦在肇庆绘制了第一幅近代意义上的中文世界地图,但历史资料中,并没有保留下来这幅地图的中文名称。
1935年,中国学者洪业曾经对此提出观点,认为公元1584年利玛窦在肇庆绘制的那一幅世界地图,中文名称应是《山海舆地图》。但近年新发现的史料表明,利玛窦在肇庆绘制的此幅地图,中文名字是《大瀛全图》。大瀛,即大洋,语源出自先秦地理家邹衍的大瀛海。可惜是此图后来没有保存下来。
1584年,利玛窦将奥特柳斯的原图做了修改:他将中国与太平洋放置在世界地图的中央,此图名为《万国图志》。
1595年6月至1598年6月,利玛窦在南昌传教谈天说地,绘制了多种世界地图,但多数已经失传。只有两种摹本被收入了南昌学者章潢(公元1527—1608年)编辑的《图书编》中,也就是《舆地山海全图》和《舆地图》。这两种保存下来的摹本地图,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年代最早的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后来,利玛窦在南京又绘制过《山海舆地全图》,但该地图也最终失传了。
1601年,利玛窦到京师献图,深受明神宗(年号万历)喜爱。利玛窦希望这些地图有助于其传教活动的展开。
公元1601年,明廷准许利玛窦在北京居住生活。第二年,在李之藻等中国官员的支持和辅助下,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了《大明坤舆万国全图》。此图的中国部分是李之藻提供详细的明朝地理资料并协助绘制的。此地图刻为木版发行。故此地图原刻本在欧美及日本都有保存。
公元1603年,利玛窦又在北京绘制了《两仪玄览图》。此地图现在只有两幅存世,分别保存在中国的辽宁博物馆和韩国的崇实大学。
1608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由宫廷艺人摹绘12份,其中之一本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此本原是六幅条屏,今装裱为一大幅。通幅纵168.7厘米,横380.2厘米。
图首右上角题“坤舆万国全图”6字。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此外并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有九重天图,右下角有天地仪图,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图和中气图;另有量天尺图附于主图内左下方。各大洋绘有各种帆船共9艘,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共15头,南极大陆上绘陆上动物共8头,有犀牛、象、狮子、鸵鸟等。
保存至今的《坤舆万国全图》原刻本上,有利玛窦、李之藻、陈民志、祁光宗等人的序文。这些人在序文中都明确提到,《坤舆万国全图》是由利玛窦绘制的。
值得注意的是,利玛窦自己后来在回忆录里,也记述过他在北京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地图的经过。
通过20世纪以来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中外学者的主流观点是,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主要资料来源是当时西方出版的地图,特别是奥特柳斯(1527—1598年)于1570年开始出版的地图集《世界概貌》。同时利玛窦地图中也吸收了当时中国的一些地理文献资料。
《坤舆万国全图》传播到日本。此为原图的复制上色日文版,疑为1604年所作。
此幅彩色《坤舆万国全图》临摹者是日本人新井白石,而新井白石的彩色版地图(1708年版),则源自明朝李之藻1602年出版的木刻单色地图,李之藻的地图是来自利玛窦绘制的地图(1584年曾经刻制为单色地图)。
日本地图收藏者是“狩野氏图书”。狩野直喜(1868-1947),明治时代的中国通,文史研究学者,故此图上有日文译名。
【亚伯拉罕·奥特柳斯】
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1527年4月2日出生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当时属于哈布斯堡帝国),是一个犹太人。年轻时为一位地图绘制师工作。后来,他自己经营绘制地图。为教廷的全球传教和犹太商人的全球贸易服务。
奥特柳斯利用球体投影,重新绘制了1569年的墨卡托(Mercator)世界地图。这种形式的地图在基督教传教士中广受欢迎。
1570年,奥特柳斯自绘的地图册《世界概貌》(Theatrum Orbis Terrarum)出版。这本地图册成为后来绘制世界地图的范本,尽管他的地图中有许多错误。
此书后来他不断修改修订。
奥特柳斯1598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图册
1596年,奥特柳斯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这一理论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阐述。
1620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o)重新翻印了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改名为《万国舆图》,并在图上半部之最左处,耶稣会的印章上写上“西海艾儒略敬题”。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