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圈养等池塘分区养殖模式发展迅速。所谓分区养殖,就是在养殖区进行高度集约化养殖,在净化区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进而整体提升池塘养殖性能。净化区常选用“藻”型水体,其自净能力往往不足以支撑养殖区带来的氮磷等营养负荷,故在净化区营造何种优良水环境成为池塘分区养殖模式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在湖泊生态修复实践研究中发现,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主的“草”型水体具有不“倒藻”、溶氧更均匀丰富、氨氮及亚硝态氮等有毒氮素浓度更低、水质更稳定等诸多“藻”型水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在新型分区养殖池塘净化区构建“草”型水体技术受到高度关注。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何绪刚教授团队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发表了《自然光照条件下苦草生长及去除氮磷能力研究》的文章。该研究依据池塘中苦草分布水深,设置全日光光强的 5%(L1)、15%(L2)、25%(L3)和 35%(L4)4个光强梯度组(L1为适宜光强组, L2、L3和 L4为强光组),探究了自然光照周期和强度条件下苦草生长状况及草型水体中氮磷去除效率等。结果显示,自然光照强度和周期条件下(5%~35% 全日光光强),苦草生物量积累量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较强光强条件(25%~35% 全日光光强)能够显著降低苦草氧化应激反应、提升水环境质量(DO含量升高,Chl a含量下降)以及提高苦草型水体中氮、磷去除效率。综合来看,自然状态下,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体中,强光条件(25%~35% 全日光光强)有利于苦草生长及草型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
池塘“草型清水态+分区养殖”模式图
本研究得到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BA0058)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23SCPY004)的资助。
马帅兵, 吕亚兵, 姜鸣晨, 等. 自然光照条件下苦草生长及去除氮磷能力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4, 43(2): 47-55.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4.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