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聆听的你
欢迎收听今天的《夜读》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安小悠的文章
《从前的冬天》
从前,所有日子都按农历走,过了十月初一就穿棉衣。红漆的木门吊上挡风隔雪的厚帘子,将漏风的窗户补好,还有院里的鸡窝、猪圈、狗窝都要再铺上一层温暖的柴草,院子内的菜地也要搭一层塑料膜。虽已储够一冬要吃的萝卜、白菜,但芫荽总是新鲜的才好吃。无论平日吃面条还是春节包饺子,少了它总感觉不是那个味儿。还有菠菜,在万物萧瑟的北方的冬天,那抹绿像是春天的预演,单看也觉欢喜。
清晨,天刚蒙蒙亮,先用一碗开水浇化压井里的厚冰,然后汲取地下水,用冒着热气的温井水洗脸刷牙。家家户户院里都有压井,压井压出的水冬暖夏凉,这是大自然对老百姓的体恤和恩赐。
中午放学回到家,书包都来不及取下,孩子们就飞奔到灶火间,趴在灶台边,用烧火棍从锅底的草木灰里刨红薯。红薯被烤得软乎乎的,这对饥肠辘辘的孩子而言,是人间美味。到了上学时间,便左兜塞一把花生,右兜揣一根红薯。花生和红薯都是自己地里种的,红薯有白瓤紫筋的(适合蒸煮),有黄色瓤的(脆甜、宜生食)。
天气到了最冷的时候,池塘里结了厚冰,一层又一层,冰层之间时有被困的小鱼。我们上学直接从池塘里的冰面走,过了池塘就是学校,不用再绕路,少了近半路程。男孩子们会凿冰玩,凿冰工具是捡来的半块砖头,凿冰之法亦简单粗暴。冰怎么玩?“彩丝穿取当银钲”。
黄昏,早早吃了晚饭,萝卜白菜、红薯稀饭、馒头饼子,家家如此。菜的区别在于油水多寡,稀饭的区别在于稀稠,馒头饼子的区别在于好面黑面。好面指小麦面,黑面指粗粮,或者两掺。从前的妇女都很有生活的智慧,即使物资单一,她们也能做出花儿来。正做着饭,如果发现缺盐少酱了,就跑到邻里去借,盐一撮,酱是一顿的量。要是家里突然来客,常常也要出门借几个鸡蛋,凑一个待客菜。从前农村没有空调,鲜有电热毯,不过我们也有取暖妙招。村诊所的输液瓶子在冬天是抢手货,洗净后可作暖水瓶。起一壶开水,要先倒一点点进去,来回晃动预热,如果直接倒满开水,瓶底会炸裂。从前我觉得神奇,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现象。玻璃导热快,为防烫伤,需外裹一层毛巾再放入被窝。寒冷的冬夜,因有了它,被窝里像住进了一个小太阳。
如果是雪夜,惦记第二天打雪仗,便兴奋得睡不着。从前,一个冬天总要下几场大雪的,“时有折竹声”,我们村没有竹,断枝声多来自梧桐树和杨树、榆树。清晨拉开门,雪能漫入堂屋。整个村子都被白雪覆盖了,包括高大的树木、低矮的茅墙、角落堆积的破砖烂瓦、路面的坑洼……即便再贫瘠的村落,雪后都有一种纯净的华美。屋檐下倒挂着成排的冰凌,长长短短,如锥似箭,真想把它们都掰下来,统统扎到夏天去。“吃雪,变鳖;吃冰凌,变星星”,从前的孩子一边唱着,一边偷吃,继而惶惶然几天,好在最后谁也没有变成鳖或星星。
小小村落,袅袅炊烟,这些都是从前的事了。从前从前,好像很远很远,可一旦陷入回忆里,从前和现在之间,仿佛只是隔了昨天……
来 源:漯河日报
文 字:安小悠 丨 海 报:王 培
责 编:王 培 丨 校 对:张伟伟
统 筹:周鹤琦 丨 审 核: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