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里我将人生问题视为一个优化问题,讨论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和“最优解”。
但这里可能存在一个问题:
优,源自“比”,也就是比较。但比较很多时候会让人焦虑甚至是痛苦。
由此引发了一个新的思考:优化的人生,是否等于幸福的人生?
优化带来的焦虑
在咱们东亚社会,竞争和攀比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从小,家庭和学校就强调“必须更优秀”,使得孩子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以考入名校、取得好成绩。而这种心态延续到成年,转化为对职业、财富、地位的追求。外在压力逐渐内化为自我批评和自我监控,让人时刻感到不足。
我们常认为,幸福来自达成某个目标,比如升职加薪、买房买车。然而,这种幸福是短暂的。当一个目标达成后,我们又迅速设定下一个目标,陷入无止尽的追逐中。幸福像一个遥不可及的幻影,短暂出现后便迅速消失。
优化可以提升效率,但并不一定带来幸福,因为它更注重外在成就,而非内在感受。相比之下,幸福是一种更复杂的内在体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心灵状态。
斯多葛派哲学家马可·奥勒留说过:“不要浪费时间在他人身上。”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与自己内在对话,而不是一味盯着他人的成就。
幸福的内在体验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PERMA”模型指出,幸福由五个要素构成:积极情绪、投入感、人际关系、意义感和成就感。也就是说,幸福不是简单的结果导向,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刻、每一种关系中。
优化的思维往往关注某一时刻的成果,比如财富和地位。而幸福则更多依赖于整体生活的感知,尤其是对当下的满足感。因此,优化不等于幸福,因为优化可能忽视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深层次连接。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优化为幸福服务?
解决方案或许在于重新定义“优化”的意义。优化不应局限于外部目标,而应该从个体的内在需求出发。真正的优化应关注情感、成长和与他人的连接,而不仅仅是物质成就。每个人的最优解应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兴趣和个性,而不是社会的模板化标准。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要成为最优秀的自己”,但我们很少被教导如何在不那么“优秀”的时候感到满足。
希望我们能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享受当下的生活,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