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去便利店买东西,前面有几位老人在结账,我则在收银台边等着,百无聊赖地扫了一眼摆在旁边的商品。我瞪了好久那瓶收银台边上那个第二个半价的饮料,想着要不就买两瓶。走出便利店时,我不禁想:这本来不在我购物计划中的东西,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进入了我的购物篮?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便利店的商品摆放策略很“聪明”。尤其是收银台附近,那些小商品的摆放充满了经济学的智慧,精心设计来“捕捉”像我这样的顾客的临时欲望。
1. 冲动消费的“心理陷阱”
便利店收银台边上的商品之所以这么有吸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的存在正好迎合了“冲动消费”心理。排队结账时,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无聊或者焦躁,目光自然而然地会被这些小物件吸引。这里的商品大多单价低,购买它们不会让你觉得需要深思熟虑——几块钱的口香糖,几瓶小饮料,谁会在意呢?然而,正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使得你很容易就把它们放进购物车。
2. 边际效用递减?没人在意!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边际效用递减”,意思是说你消费的每一件额外商品,带来的快乐会越来越少。比如你买一瓶水,解渴的感觉非常明显,但买第二瓶、第三瓶时,你的满足感就会减少。但收银台边的小商品在这个逻辑中很难引发效用递减。为什么?因为它们便宜、单独消费,不会给你带来太多“反思”空间。你只想着买一包口香糖吃吃,价格便宜,带来的即时满足感远超其成本,这就极大提高了购买的可能性。
3. 需求弹性:价格高点你也不会在意
我们日常购买某些商品时,通常会对价格很敏感,比如大件商品,稍有波动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便利店收银台的小商品不同,它们的需求弹性相对较低——换句话说,价格变动对你的购买决定影响不大。你可能不会因为口香糖涨了几毛钱就放弃购买。毕竟,买这些商品时,你更多是凭感觉,价格上的细微差别很容易被忽略。
4. 小空间里的“黄金地段”
收银台边是便利店的“黄金位置”,这是商家在有限空间里最大化利润的关键点。排队时,消费者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在眼前的商品上。因此,便利店会把那些利润率高、容易让顾客顺手拿走的小商品摆在这个区域,充分利用这宝贵的“黄金地段”。
你有没有注意到,摆在你眼前的商品往往颜色鲜艳、包装精美?这并不是巧合。商家非常清楚,什么样的商品最能吸引你的注意力。小商品不仅占地小,而且方便拿取,正是这种细微的设计,才让这些商品看起来无比诱人。
5. 社交证明:别人买了,我也想买
还有一种微妙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社交证明”。当你排队时,可能无意识地会观察到前面的人买了什么。这种观察往往会对你的决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前面的人买了一瓶水或一包糖果,你可能也会觉得自己也需要买点什么。虽然你没有和他交流,但这种心理暗示无处不在。
回到我今天的购物经历,收银台旁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其实充满了经济学的精妙设计。从冲动消费的心理陷阱,到低需求弹性商品的定价策略,再到“黄金地段”的商品摆放,每一个细节都在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作者:王海华)
下面这本书《模型,就是数学化的思维》是本人的新作,欢迎对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感兴趣的朋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