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实验幼儿园的沙池里出现了来路不明的便便,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在找到便便的主人之后,怎么阻止它在沙池排便?孩子们想了很多妙招。从驱赶流浪动物到到关爱救助流浪动物,这次的探究之旅也是宝贵的生命教育机会……文章作者:周媛
01
缘起:沙池里惊现“不明之物”
沙池里,孩子们正在玩沙,欣橦拿起一长条状的物体,一脸疑惑:“老师,这是什么呀?”
恒升伸手捏了捏:“外面硬硬的,里面有点软,还有一点臭。”他又用铲子切了几段,恍然大悟:“这是便便,谁拉的便便?!”
这消息在孩子们中间炸开了锅,更多的孩子围了过来,捂住鼻子看……
接下来的几天,沙池里陆续出现了便便,孩子们对“谁在沙池里拉便便”产生了兴趣,讨论不休……
孩子们在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中寻求答案。
但沙池里的便便和绘本中提到的都不一样。于是孩子们四处寻找各种动物的的便便来比对。
孩子们讨论起来:
根据初步判断,孩子们猜测便便的主人是猫或者狗。我们请孩子们当一回“小侦探”,用自己的办法寻找便便的主人。
02
寻找便便的主人
1. 寻找“它”的藏身之地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每一个隐蔽的角落寻找便便主人的踪迹。
他们商量着寻找计划:
2. 发现“它”的脚印
在沙池上找一找有没有“它”的脚印,但是“它”在沙池里跑来跑去,留下很多脚印,看不清楚。
孩子们每天都到沙池里找脚印。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天雨后,还真的被孩子们找到了几个清晰的脚印。那么,到底是猫的脚印还是狗的脚印呢?还是无法确定。
3. 投放食物引诱“它”
说干就干,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猫吃的食物”和“狗吃的食物”,分别装在白色和粉色托盘里。
我们发现:“它”吃完后留给我们的是——一坨新鲜的便便。
“鱼干都被吃掉了,所以我猜是猫。”
“我觉得是狗,因为便便的形状像狗拉的。”
“鱼肠全被吃完了,所以我猜是猫吃的。”
孩子们投放的鱼肠和肉肠都被吃光了,那到底是狗吃的还是猫吃的呢?孩子们争论不休。于是大家决定进行第二次投喂,只放猫吃的鱼干和狗爱吃的排骨来试一试。
第二天我们发现,14条鱼干和排骨上的肉都被吃光了,只留下肉骨头。
肉是谁吃的呢?猫会吃肉吗?带着疑问,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得到的结论是:猫会吃生的肉,也能吃熟的肉。而狗不但吃肉,连骨头也会嚼碎了吞下去。这下孩子们确认了:是猫在沙池里拉便便。
4. 询问“目击证人”
散步的时候,医生阿姨分享了她的发现。
哇哦,原来还不止一只猫!为了求得更准确的结果,孩子们询问了更多的老师。
猫到底藏在哪儿呢?高璟柠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用逗猫棒把猫引出来。
5. 逗猫棒+食物“引猫”
逗猫棒做好了,接下来我们怎么找猫呢?
方法一:一边走一边摇逗猫棒,还要“喵喵喵”地叫。
方法二:把鱼干放在沙池里,我们拿着逗猫棒躲在角落里等待猫出现。
方法三:如果猫还不来,就试试把逗猫棒和鱼干都放在沙池里。可是孩子们等到中午十二点半,猫还是没出现。
6. 利用监控“找猫”
孩子们找到了园长妈妈,向她提出了查看监控的申请。在监控里,孩子们看到了小猫。凌晨5点多的时候,一只小白猫在足球场上跑过。
在寻找便便主人的过程中,孩子们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自主利用工具、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探究、获取信息。根据获得的线索做出简单的推理,并且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老师、小伙伴。接下来,孩子们和流浪猫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03
如何阻止流浪猫
在沙池里排便?
可是,孩子们觉得用水冲不是个好办法,因为沙池还是要玩的嘛。那么,用什么办法可以阻止流浪猫在沙池里拉便便呢?
1.制作标记“驱猫”
在围墙边的大树上贴标志,因为猫就是从这儿翻墙进来的。
后门边也要贴上标志。
可是第二天我们发现,流浪猫不但弄翻了沙池里的标志牌,甚至还在牌子上撒了一泡尿。
2. 制作陷阱“抓猫”
可这个陷阱无济于事,猫吃了食物之后留下一地狼藉扬长而去。
3. 制作围墙“挡猫”
我们要在沙池边上围围墙,阻止猫进来。
在沙池边上建高高的围墙,再把鱼干放在沙池里面,看看流浪猫能不能跳进来吃。
结果,猫轻轻松松地翻越围墙,跳进沙池把鱼干吃了。
4. 制作稻草人“吓猫”
孩子们又做了一个稻草人插在沙池里,在稻草人身上贴上牌子,想要吓走流浪猫。可是流浪猫对稻草人熟视无睹,盘子里的鱼干再次被吃光。
5. 制作猫窝“圈猫”
孩子们用纸箱做了一个猫窝,希望流浪猫能在猫窝里定点排便。
恰逢清明节放假,怎样才知道流浪猫是否在猫窝里排便呢?孩子们提议要在沙池附近安个监控,通过监控来观察流浪猫的一举一动。
流浪猫在幼儿园里悠闲安逸生活的样子深深打动了孩子们,他们“阻猫”的想法开始动摇了。有些孩子冒着大雨,自发的来幼儿园给流浪猫补充食物。
闻知:“我可以去问问养猫的姐姐,看看猫爱吃什么,我们就准备什么。”
瑾怡:“我要带鱼干、鱼罐头给猫咪吃,还要带水,不然猫咪会渴。子恩:我要带鱼丸去喂猫。”
流浪猫如果还在沙池里便便怎么办?
孩子们想了多种办法阻止流浪猫在沙池里拉便便,但均以失败告终。当他们从监控里看到流浪猫的幸福生活时,这一刻,同理心萌生了。他们开始站在流浪猫的立场上去感知和思考,不忍心去驱赶它,本能的想要帮助它、照顾它。
04
与流浪猫和谐共处
连日的暴雨把纸箱猫窝浇烂了,孩子们决定做几个防水的猫窝。
我们在猫窝的旁边贴上袋子,雨水就不会流进去。
■设计猫窝
设计猫窝前,孩子们观察到器械收纳屋屋顶的结构。
恒升说:“下雨的时候,水是从这边滴下来,我们也要设计斜斜的屋顶。”
1号猫窝:屋顶是三角形的,边沿还要翘起来,雨水就不会淋湿了。
2号猫窝:把洗澡盆放在屋顶上面,用来接住雨水。
3号猫窝:在猫窝上面再罩着一个凉亭。
4号猫窝:用四根柱子撑着屋顶,小猫可以自由地进去出来。
■选择喜欢的猫窝,分组制作
寻找合适的材料:
哪些材料防水呢?做个小实验吧!
这种桌布也可以防水,我浇了又浇,都没问题的。
我们试了两遍,水都没有漏下来,木板可以防水。
塑料包装袋也不会漏水。
这个网格泡沫中间有缝隙,会漏水。
■寻找新的猫窝放置点
滑滑梯后面很安静,可以放猫窝。
小猫会从树上跳下来到幼儿园来,我们把猫窝放这边,它就能找到。
■分组制作猫窝、照顾流浪猫
■卖纸皮换钱买鱼干
随着每天投喂,孩子们带来的小鱼干也快吃完了,老是从家里带食物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们把“没钱买猫粮”这个问题摆在孩子们面前。
有孩子提议可以收集废品,卖废品换钱,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买小鱼干。
05
宣传:关爱救助流浪猫
有一天,我们从监控里惊喜地看到:流浪猫终于在我们准备的沙盆里拉便便啦!
不过,大部分时候流浪猫依旧在沙池里拉便便。对此,孩子们是这么理解的。
要怎样对待流浪猫呢?
尽管流浪猫的存在仍然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些麻烦,但他们愿意付出一点小小的牺牲与成全,只为给流浪猫送去帮助和温暖。孩子们尊重每个生命平等的生存权利,并渴望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它们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我想让更多的人来保护流浪猫。
从驱赶流浪猫到与流浪猫和谐共处,再到关爱救助流浪猫,我们在孩子们身上看到的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体贴,孩子们的纯善与美好弥足珍贵。
正如李季湄老师所说:“今天我们的孩子有怎样的价值观,以后我们的社会就会有怎样的价值观。若每一个孩子都能延续这份对生命的尊重,那么我们未来的世界应该会越来越美好。”
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吧。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