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芒来小姐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图/《以家人之名》
强调“付出”,其实是“索取”
最近有一个感慨:
很多时候,父母过于沉重的付出,会“毁”了亲子感情。
感慨来自和高中室友小蔡重逢,她说因为一件事,疏远了母亲5年。
高三那年,妈妈为小蔡的学习投入了很多。
买昂贵的营养品,请好的补习老师,为了好的复习环境租住在学校旁边的房间……
高考成绩出来后,小蔡刚上本科线,妈妈给小蔡算了笔账:“我养你花了那么多钱,你考成这个样子对得起我吗?”
“你对得起我吗?”这句话就像一个魔咒,纠缠了小蔡整个暑假,只要她在家,妈妈就黑着脸跟她强调:
我养你花了那么多钱,如果没有你,我过得不知道多潇洒;
给你投入这么多,就考个这分数,说出去我都嫌丢脸……
大学一开学,小蔡就赶紧去学校,工作之后连过年也很少回去了。
小蔡说,妈妈不断强调自己为她付出了多少多少,不断用成绩来对她施压。
明明她也在为此努力,但妈妈一点也看不到。
仿佛对方只想用付出换一个好结果,不在乎这个过程带给女儿多少痛苦。
所以,她抗拒回家,也抗拒妈妈对她所谓的关心和爱。
图/《以家人之名》
这种“付出感”,在亲子关系当中很常见。
不同于无条件的“付出”,“付出感”有条件、要求回报。
它是带有索取性质的表达,让孩子有种很强烈的“被剥夺”的感觉。
孩子体会越多带着索取意味的“付出感”,越感到这个家在剥夺自己的能量。
结果导致了两种状况——
要么,孩子对父母的付出感到内疚,牺牲自己来满足父母的期待;
要么,孩子受够了被父母索取,渴望逃离父母。
透过“恐惧驱动”,看见真实
为什么很多父母要拼命强调自己的付出呢?
这个背后更多是基于一份恐惧——
我只有这样拼命施压,孩子才会努力上进;
我怕如果不强调付出,孩子就不懂感恩,等我老了不管我、不给我养老;
…………
父母这份恐惧,不一定是出于人性的自私面,也可能是来自各式各样的压力:
养家糊口的重担、生活无望的苦闷、失去上升空间的焦虑……
压力越大、恐惧越多,越期待有人给自己托底。
父母呕心沥血,孩子却不感恩,正是因为:
这份“付出”太沉重了。
他们以为给的是爱,但其实传递的更多是焦虑和压力。而他们还隐隐期待,这份焦虑、压力能让孩子成龙成凤。
父母跳不出恐惧驱动,看不到自己单方面给予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于是,恐惧驱动下的“付出”,就变成了道德绑架一般的“放债”。
图/《小舍得》
小红书上有一位妈妈,就把很多的“恐惧”放在了亲子关系里。
她是个英语老师,偏偏孩子没有学外语天分,班主任甚至对她说:“孩子英语太差了,做好读职高的准备吧。”
她觉得孩子读职高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未来会很惨,作为妈妈她也会一辈子活在内疚里,为此她天天陪孩子做英语题。
有一天她实在太累,期待孩子能早点做完,结果孩子屡屡出错。
气愤之下,她打了孩子一巴掌,第二天深感后悔:“我怎么能打孩子呢?”
她反思了一整天,才发现自己把对孩子未来过度的担心代入了进来。
其实,很多付出了却无法给予孩子真正支持的父母,都是隔了一层滤镜在爱孩子:
隔着人性的自私,隔着不安和焦虑,隔着压力和苦闷……
隔了滤镜的爱,就容易变成恐惧驱动下的“付出感”,破坏亲子关系。
点燃“安全驱动”,拥抱感恩
从法律层面来说,父母养育子女是责任义务,不是施恩。
但从伦理层面来说,父母为子女付出爱,是有情有义的呵护。
所以,孩子感不感恩,不是父母强不强调付出说了算的,而在于孩子对“恩”的真实感受。
就像王阳明曾这样评价“父母恩,子女孝”:
孩子感恩反哺,是出于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冬天念着父母的冷,夏天念着父母的热。
他认为,“父母恩,子女孝”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自然之情,非刻意人造。
图/《以家人之名》
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因为我和妈妈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我在单亲家庭长大,妈妈从小对我的管束很严格。
小时候某天放学,我和朋友去游乐场玩到天黑,到家发现妈妈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在没开灯的卧室里一个人孤零零躺在床上。
我以为妈妈会怪我,十分紧张地斟酌说辞,没想到她先说话:“我今天身体不好,没做饭,你要是饿了,筐里还有两个桃子。”
妈妈的声音听起来完全没生气,我才放下说辞,关心我真正想关心的:“为什么不叫我回家陪你?”
妈妈说:“我记得你很早就跟你朋友约好了要去游乐场,爽约不好,妈妈喊了朋友过来陪,她刚回去,就没叫你。”
那一刻,恐惧消失了,我发自内心感受到了妈妈的“恩”。
妈妈又强调了一句“我能扛过去”,但我还是从洒满水的桌子猜出来:她想给自己倒水但没力气,端不稳水洒了出来。
我迫切地想为妈妈做点什么,当妈妈要我擦干桌子上的水,我比以往都要麻利。
那天晚上我早早把作业写完,陪着妈妈聊天,让她不用一个人担着痛。
后来再回想这些事,我才意识到——
这些回应,其实是在一段没有太多“付出感”的亲子关系里,孩子意识到父母的付出后,产生的一种本能。
我对妈妈的关心,并非来自她强调自己有多痛、有多孤单,为我付出多少,而是来自妈妈分离了课题,她没有责怪我不懂事,没有让年幼的我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照顾而放弃享受一段难得的玩乐时光。
这份清醒和理性,使她和我都不必被恐惧裹挟。
过滤掉恐惧后,亲子关系回归本真,妈妈的付出顺畅地支持到了我,也把这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教给了我。
这便是“安全驱动”下的亲子关系互动:
父母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这段关系是没有太大压力的;
孩子心里有安全感,就会用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份爱。
这或许就是亲子关系里“乌鸦反哺”的底层逻辑。
亲子关系里要产生“恩”,父母放下恐惧感、点燃孩子的安全感,是第一步。
图/摄图网
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我们再进一步讨论:
父母真的需要孩子“报恩”吗?
父母希望孩子向自己表达感恩是人之常情,但渴望孩子报恩,则揭示着内心深处的某些匮乏。
换个角度看,父母对“孩子不知感恩”的恐惧,也意味着自身有尚未解决的议题,需要靠经营自身来圆满。
这一点,也是我妈让我意识到的。
阑尾炎这类健康问题,让我妈开始重视锻炼健身,她50岁自学街舞,60岁报班学习肚皮舞。
有些局外人觉得我妈活得自私,但她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么多年坚持锻炼,我身体健康、不生大病,间接也在帮孩子。”
或许是阑尾炎手术后孤单无助的时刻,让我妈想通了这个道理:
孩子不是任何时候都靠得上的,但依靠自己这件事,任何时候都是刚需。
她多年如一日地关照自身,也为我减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
不必担心妈妈一个人在家照顾不好自己;
不必想着“我妈还在受苦,我怎么敢快乐”;
不必背负“我妈养我这么多年,我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的压力……
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活出自己”付出很多,如今我长大了,也强大了,便想为妈妈“活出自己”做出一些让步。
比如,不要求她带孙子,全力支持她把自己的爱好放在第一位,空闲时来帮一下我就好;
把妈妈的微信号置顶,手机24小时待命,确保她有事需要我,我可以随叫随到。
我能感受到,妈妈让自己过得越来越滋润充实。
她越是不需要我给她安全感,我就越想发自肺腑地回报她。
妈妈就像一个走在前面的人,她踩出来的人生道路,让我看到很多爱、很多光。
于是,我也向前走在这条路上,努力成为和她一样的人。
写在最后
最后,想送给大家一段话,摘自北大校长胡适先生写给儿子的信: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愿你我都能不被裹挟,活出自由的自己。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