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县乡土志
种子华整理
乡土志序
语云:一物不知,君子所耻。能视千里而不能自见眉睫,通家所讥。人称曾文正公,大而天地万物,细而一室米盐,无不调而理之。则夫吾人为学,固不可徒鹜远大,而于浅且近者,忽视而淡忘之也。向尝以国民学校课本,多不适于童蒙,以不满十龄之儿女,甫离家庭,智识幼稚,思想简单,骤语以燕、荆习俗之比较,蒙、藏风土之异同,欧、亚、美、澳、非各洲山川之离奇,闪烁驰心域外,徒滋扰耳。夫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尝欲辑儿童所亲见之物产、风俗、人情汇为一帙,俾各乡教师口讲指划,随在可资考证,顾俗务丛缠,苦不得暇。昨阅刘君赞臣所著自课子弟之乡土志课本,宗旨、体裁颇得我心同然,亟应付诸石印,以公同好。俾吾衡少年,知近以为知远之渐,爱乡即树爱国之基,未始非行远者之津梁,而登高者之阶梯也。是为序。
劝学所长贾智方谨识
衡水县乡土志课本
著作者 刘耀卿 校正者 耿治琴
第一课 全球
全球之上,分为五洲:曰亚、曰非、曰美、曰澳、曰欧。占东半球之东北隅,曰亚洲。占亚洲之东部,而为环球最著名之大国,曰中国。
第二课 中国
中国本部,分为十八省:曰直隶、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他如新疆(本部西北),奉天、吉林、黑龙江(本部东北是曰东三省)及西藏、青海(本部西南)、内外蒙古(本部北)不与焉。
第三课 直隶省
踞本部之东北隅,曰直隶省。居直隶之东偏,曰衡水县。直隶为中央政府所在,故又称畿辅。天津为水陆交通之冲,故省公署设于此焉。其行政最高官,前清称总督,今改名曰省长,统辖道尹四:曰津海、保定、口北、大名,县一百一十九,隶属于大名道尹者三十有二,衡水其一也。
第四课 沿革一
衡水,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巨鹿郡,两汉、三国至隋、唐、宋、金皆属冀州(较禹贡冀州范围为小),曰信都国、广川国(皆西汉更名)、安平国、乐成(皆东汉更名)、长乐国(晋更名)、魏州(唐更名)、安武军(宋更名),皆冀州易名者也。
第五课 沿革二
衡于春秋为东阳地,汉初为桃县地,新莽曰桓分,后汉三国暨晋、隋为信都、下博、武邑三县地。开皇十六年,河北大使郎蔚之始分信都北界、下博南界、武邑西界之地置衡水县。衡非水名,盖取漳水横流之义也。
第六课 沿革三
衡自设县以来,为冀属。元中统二年,改隶深州而统于正定路,明改为正定府,清仍之。雍正二年,复属冀州。中华民国三年,废州为县,通省置四道分治之。以衡水隶于大名道,即前所称冀南道也。
第七课 沿革四
故县在治西十五里许,今名曰旧城,历隋、唐、宋、金千余载,规制略备。明永乐五年,漳水至平地,尽成湖泊,故城飘没于水,民无所安居者七载。十三年,改迁河东之范家疃,即今治也。
第八课 疆域一
衡水,北至京师六百三十里,西北至保定二百七十里,东北至天津五百一十里,南至大名三百二十里,至冀县四十里,东距武邑界留仲集二十里,南距枣强界肖张集三十里,西距深县界陈家口五十里,北距深县界傅家池三十里。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五十里。
第九课 疆域二
全境地质,西半近胶,宜艺谷;东半近沙,宜树木。全境地形,自东北而西南较广(约百里),自西北而东南较狭(约五十里)。全境地势,自西徂北较高,自东徂南较低。故民国六年河伯肆虐,邑城不没者数版,西北若军营各村,犹不成灾,而东南一带,屋庐多沦于泽国。
第十课 疆域三
自西而北,厥土白壤,多称上腴;东南两境,地多碱薄,苦难耕种。统计有盐池一千二百余所。明洪武九年,移衡水海盈盐场于盐山县之苏棘场。干马、侯店二社,仍充灶户。洎今盐利不可兴,而邦包丁银,输纳如故。
第十一课 交通
县城西关,为齐、晋及畿南诸郡通衢,车马辐辏,商贾云集,而滏阳一流,贯串南北。上自临水(磁州古名),下达津沽,来往商船,帆樯如林。近年邑人吴姓,创设邮务车,起自山东德县之桑园,讫于直隶获鹿之石家庄,东西亘三百余里,于京汉、津浦两干路之间,俨然增一支路焉。
第十二课 商业
全境商业,以县之西关为中心点,街市宏敞,贸易繁多。彭城之缸碗,清河之竹器,山东西之绢帛铁类,天津之洋广货,唐山开平之烟煤,无不荟萃,以供束、冀、深、武各地取求。近来又设分公司,经理英美烟草、煤油、火柴、碱面等货,销路颇广。
第十三课 工业
衡民谋食四方者,木工为多,陶工次之,而制曲酿酒,尤为特色(巴拿马赛会得有奖章)。附河东西,造酒厂二十余区,日酿数百石。业笔(巴拿马赛会得有奖章)则治南之侯店、杜村、开河,治北之野营、夏寨皆是,而尤以侯店、杜村为最多。河西孙家西营村孙姓,独工造笙,秘不传人,今历数世矣,允称专门之业。
第十四课 物产
谷属,黍、稷、菽、梁、麻、麦皆有,以菽、麦为大宗。绿豆、小麦出境,岁尝数千石至万石。沿河两岸,多种蔬菜,颇获厚利。树类,杨、柳、榆、槐为伙。果类,梨、枣、桃、杏为伙,而梨、枣二品,近来尝有商贩,载于天津,运往各国。
第十五课 风俗一
衡介燕赵,士多慷慨。郡志云:人物雄豪。旧志云:民务农桑,士习诗书,慷慨尚义,谨厚崇儒。有清康、乾间,差近淳古,厥后渐趋浮靡,耽游惰,競任荡,舍本逐末,费事旷时。嗣以连年凶歉,此风少缉。变法以来,士气为之一振,踞政、学、军、警各界而蜚英腾光,颇不乏人。
第十六课 风俗二
冠:男子十五六岁,即任意加冠,至于告庙仪节,虽士大夫之家,鲜有讲之者,盖古礼之废久矣。婚:士大夫家,订婚不用货贿,惟下户始以财求之。婚之前,男家遗羊酒食物,谓之通路;女家馈妆奁仪节,谓之铺床。至日舆马亲迎,犹有古之遗意焉。丧:含殓后,悬纸钱门首,亲戚号哭还魂。逾日盖棺,三日成服,七日相礼、奏乐、三上食,谓之作七。逾月而葬,鲜有久停殡所者。祭:富家大族,多有宗祠,惟除夕、元旦,族人同诣虔拜,至清明、中元等日,则各至墓田,祭扫而已。
第十七课 风俗三
除夕迎神,元旦贺岁,上元张灯,中秋食月饼,腊八食豆粥,端午食粽,四境风俗略同。重阳之登高,七夕之乞巧,乡人寻常过之,不以为何等令节。清明、中元、十月一日,俗呼为鬼节,盖瞻拜墓田、祀先之日也。立夏日,乡人具酒肴,诣村西北隅,望祀雹神,以弭雹灾,名曰立夏会。此礼惟邑西北张官铺、大麻森等村行之。
第十八课 户口
据民国以来调查户口册,户二万八千五百六十五,口十三万九千九百八十五,较有明弘治凋敝时(十四年户一千零四十五,口一万零五百二十六)已逾十倍,较有清乾隆隆盛时(十年户一万八千七百八十二,口六万二千五百)犹逾一倍。本地物产不足养赡,故奔走京、津、保阳者,岁尝四五万人(据京、津、保近年调查,冀□属旅京者二十一万人,旅津者十三万人,旅保者五万人,合四十万人。以此比例计之,吾衡至少不下四五万人也)。
第十九课 村社
据最近调查村庄册,阖境村落凡三百九十九区,而三百九十九村。按亩科租,以十二社统之,曰苏札、尚义、由义、新兴、小侯、伍花、侯店、干马、高村、居仁、漳桥、在城(每社十甲,二十四社书主之,分上五甲、下五甲),而马厂、牧地(牧马草场凡七处,曰在城厂、高村厂、伍花厂、苏札厂、小侯厂、干马厂、侯店厂)、更名、荒田,系数额外,设特别粮柜征收,不在十二社系统以内。
第二十课 田赋
阖境原额地四千九百七十九顷三十六亩零,内有中地一千八百五十九顷三十二亩四分一厘,每一亩二分折粮地一亩;下地九百五十七顷七十二亩一分六厘,每一亩四分折粮地一亩,共折原额征粮地四千三百九十五顷八十四亩六厘,分差(每亩四分零)、庄(每亩四分八厘零)、皂(每亩一分七厘零)完纳。额外有马厂籽粒地(二百零四顷十四亩五分,每亩五分九厘零)、牧地(一百零三顷四十五亩,每亩四分五厘零)、更名地(一百三十四顷三十三亩九厘,每亩三分六厘零)、荒田充饷地(八顷四十三亩四分八厘,每亩三分六厘零)。统额内额外,共征粮地四千八百四十六顷二十亩有奇,共征银一万七千五百八十一两四分七厘。又有学田地八顷三十七亩八分,每亩征租谷一斗,纯系额外,不起运,在昔只供廪生贫士之用,今则统归学款,由劝学所征收,然底册无存,失迷不少,为数已无几矣。
第二十一课 河渠一 总论
境内水道交横,以滹沱、二漳、滏阳为最著,亦即以三河为最久。然滏、漳二水迁徙无常,今已失其故道。而长流不息,水久存在者,惟滏阳河。他如会勘渠、羊令渠、洚水、北沼、衡水、长芦水、央河、傅家池、杜村沟、古运河、盐河等,或名存而迹湮,或源在而流迁,今亦只存崖略,以志沧桑之感。
第二十二课 河渠二 滹沱河
滹沱源出山西繁峙县,由雁门流经直隶之平山界,合治河、嵩阳诸水,会漳、滏于宁晋泊,过冀县、衡水、武邑至河间、献县为二支,一东流为盐河,一南流交河抵青县岔河口入卫。顺治二年,滹、漳再汇滏于冀。自兹以往,漳水既东,滹沱遂北,终古不得合并。虽道、咸之际,滹沱南迁,然只抵于衡而不抵于冀,会于滏而不会于漳矣。
第二十三课 河渠三 漳河
二漳皆发源于山西,清漳出乐平县沾岭,浊漳出长子县发鸠山。二水分行,至河南涉县合为一。东北至直隶广平复分为二,一东行(自直隶大名经山东馆陶)入卫,一北行至山东邱县又分为二,一折而东(俗曰老漳河),经威县、南宫入青县界,一折而西(俗曰小漳河),经广宗、钜鹿过宁晋泊入滏阳河,又东会滹沱河,又东北至献县完固口,再分二支,其一由青县会老漳河归运,其一至王家口归淀。清康熙四十七年,入邱之上流尽塞,而全漳入于卫。
第二十四课 河渠四 滏阳河
滏阳河,发源磁州神麕山,磁为滏阳郡故名,至邯郸,南流与沙、洺、洨、汦、渚、沁诸水同会于宁晋泊,所经之处,疏渠灌稻,元臣郭守敬曾言可溉田三千顷。顺、康之间,出泊北下,与漳合。又北东与滹沱合,故水势并增,冲溢为患。今漳水东下,滹沱北徙,水由地中,安澜可庆。旧县绕城南而东下,今县绕城西而北下,逶迤五百余里,历河间、献县,会滹沱、子牙以达津。
第二十五课 河渠五 会勘渠 羊令渠
会勘渠,在治北二十里孙家庄后,旧有河道,以泄滹沱下游,年久埋淤。清乾隆中,知县何燧详请开渠,以通水道,上宪饬令会勘,故曰会勘渠。羊令渠,在旧县南二里许,唐延载中,县令羊元珪缮修县城,特开此渠,引漳水北流,贯注城隍,见一统志。
第二十六课 河渠六 降水 北沼
洚水,旧曰洚渎,又曰洚水枯渎,亦曰沽泽渠,皆一水。水经注:洚渎北迳信都城东,散入泽渚,西至于信都城,东连于广川县之张甲故渎,同归于海。旧逢潦水交集,由虹江口至故县,汪洋数十里,甚为民患。北沼,在县治西南二十里,夏秋水涨,通于衡漳。今滹、漳远徙,滏河独行,水有所宣泄,而北沼犹以村名。
第二十七课 河渠七 衡水 长芦水 夹河 傅家池
衡水在县治西北,由冀县经故城,河后南徙,亦曰长芦水,即浊漳下游。衡水得名,即以其为横流之漳水也。历下博城西北,逶迤而东北注,呼为九曲水。夹河,漳水支流也。 经衡水县界,东入滹沱河(即会滏后之滹沱河)。傅家池,滹沱分流,经治北之伍花营,入于漳水(即会滏后之漳水)。
第二十八课 河渠八 杜村沟 古运河
杜村沟,在县西南十里,通南田、侯店等村,洼地二十余顷。《畿辅通志》云:漳水北环,杜沟南注,谓此也。明弘治间,开此沟以泄水患。正德中,复行疏通。清乾隆时,知县何燧督帅民夫挑挖,迄今洼内积水最易泄宣。案志古运河,在治东十五里,不详创始年代,自南迤北甚远,传名古运粮河,今涸。
第二十九课 河渠九 盐河
盐河在治南,直达冀县。土性瘠薄,不堪种植。夏秋芦苇蔓延数十里,两岸盐池虽具模形,然以煮土有禁,平壤等于石田。清光绪初,冀州知州吴汝纶详请开挖,上自冀西之尉迟村,下至治南之老龙亭闸口。迄今斥卤有所泄,瘠土变为沃壤,民获耕种之利。
第三十课 堤防一 护城堤 旧城堤 沿河堤 李公堤
护城堤环隍外,高五尺,基广七尺,上有羊马城,明筑。旧城堤环城而西南,抵冀县,绵亘三十余里,高可五六尺。沿河堤,明筑,南岸起干马至焦枉,北岸起团马至高村。李公堤,明万历知县刘化龙筑,去河南岸百余步,起枣园村以西,约长三十余里,以上俱圮。
第三十一课 堤防二 河西堤 新堤
河西堤,起观澜街外,讫辛集,长二十里,夏秋汛涨,迤东北数百里,深资捍御。新堤在滏河两岸,东北抵深、武,西南达束、冀,亘百余里。知县邵于道创始,王万方增筑。光绪二十年七月下旬,河水暴涨,堤防溃决,嗣经连年增补,稍稍完整。民国六年六月中旬,滏河再溢,水高于堤者数尺至丈余,两堤大小决口凡五十八处。七年,知事周忠续督促民夫分段补苴。八年二月,复令缘堤种树,以图坚实。
第三十二课 桥梁一
衡水桥在县城西门外。明天顺初,邑令杨俨奏请深、冀二州,枣强、武邑二县,协济创建木桥。成、弘、正德间,屡圮屡修。嘉靖二十三年,县民徐廷辈募建石桥。隆庆三年,再倾于水。邑令孙梦麟率乡民贾从仁、赵儒筹贾重修,历数年而工毕。
第三十三课 桥梁二
清乾隆三十年,距有明隆庆重修时又二百年矣。其时漳水虽东,而滹沱之会以北行者,其力愈横。桐城方公为请库帑重建,历时有七月而功成(凡水空七,广皆三丈一尺,中空高一丈八尺左右,以次各杀尺有半,扶栏百一十二),高宗赐名安济,有文以纪其颠末。
第三十四课 桥梁三
安济桥之上有通济桥,在滏河右岸,盖安济桥施工时所挑之越河,乡人筑之以通往来,兼泄西南一带水潦于滏河者也。再上有焦枉桥,距县治西南三十五里,土人架木为之。而吴冀州新开之河,其在衡境者又有杜村桥、候店桥、南田桥。
第三十五课 老龙亭闸口
老龙亭在治南三里,地衍势凹,为众流委注,夏秋霏雨,恒叹汪洋。清乾隆二十八年,知县陶淑建闸以节宣之,九阅月告成(闸门三空,阔一丈六,高一丈九尺八)。光绪初元,吴汝纶为冀州,以地多斥卤,凿渠以泻之。起于冀城之西,历城南而东北下,蜿蜒五十余里,以是为其尾闾,重加整葺,以通下游之障。迄今此闸启闭之权属之冀人矣。
第三十六课 城池一
故城在旧县者,其创建未详。知县羊元珪及元大德知县靳守良相继缮修,自明永乐迁今治。景泰初,知县欧复创筑土城(周四里,高二丈),东北隅少缺,像其形曰幞头城。又凿渠于通济门外,引河水注于隍。正德壬申,流贼乱深州,知县张文佑增高县城八尺。嘉、崇之间,知县郝铭、李完、严修、孙梦麟、魏阶、王询先后增置门楼及砖垛敌台。
第三十七课 城池二
清顺治元年五月,土贼焚毁东西城楼。知县张恒重建而各易其名,东门曰迎旭(原名仁育),西门曰登瀛(原名和商),南门曰来薰(原名迎薰),北门曰漳带(原名通济)。乾隆中叶,总督方观承奏办直隶城工,五十五处俱改建砖城,以垂巩固。檄饬衡水知县陶淑、清河道周元理勘估建造,阅二年告成(周九百八十二丈,高二丈二尺,上广一丈五尺,基广二丈七尺,炮台十六座,垛口一千二百三十,需费六万余金)。光绪间,邑人孙赋谦依东南、西北两角楼旧址起造奎星阁。
第三十八课 公署
县署在旧城者无考。改迁今县以来,知县陈敏创建在城中央,厥后踵修者六。清顺治元年,土贼破城,公署被毁,知县张恒补葺增修,稍复体制。任宏孝、陶淑先后继缮,颇称完备。清心堂、种菊轩、绿槐亭皆在内署,旌善亭、申明亭、戒石亭皆在外署。光绪三十年,复经知县俞兰元重建,内舍二十余间,益觉焕然矣。典史署在县堂右,二十余间。变法后,典史既裁,室庐亦芜。千把总署在西成街,系僦用民居,今裁。
第三十九课 学制
旧县学宫不详原始,经靳守良及明知县韩羽两次继修,永乐间随县迁于范家疃,知县陈敏创建在育贤街,踵修者为欧复、蔺珮、孙钟、许份、孙梦麟、朱凤五、陶淑。光绪初,知县戴增福改筑玲珑壁以象文明。邑人孙赋谦继建文昌阁三楹,而民国关岳之祀附焉。民国三年,知事周忠绩又依旧址重建崇圣、乡贤、名宦各祠。两学署久委荆榛,官僦居民舍者,垂百余年。迨科举停,学官遂汰。射圃亭在文庙东,今墟。演武场在治南二里,久芜。
第四十课 书院
育贤书院在迎旭门迤北,知县孙梦麟以察院行台改作,后寖荒,旧址夷为民居前,改为玉带街。右山书院在县西之河干,知县张恒建,后废,所有房舍地址充公,收息以资膏火,今不知处。桃城书院在县治东偏,经始于何燧,大修于陶淑。同、光以来,渐以不蔽风雨。吴冀州汝纶督饬知县王赞元措款修葺,稍复旧观。其后经县令原恩瀛增购,毗连民舍二十余间,规模益广。光绪二十九年变法令下,改为高等小学堂。
第四十一课 学校一 社学
明嘉靖间,知县徐士昭建立社学,一区在儒学署后,既而改为察院行署。清光绪十三年,吴国栋尹是邑,复于城厢市镇创设社学十区,而皆以仁字榜其门曰:问仁、兴仁、为仁、求仁、成仁、安仁、近仁、止仁、得仁、亲仁。三十年,经知县俞兰元详提,此款津贴省郡游学生,而社学废。
第四十二课 学校二 高小学校
清光绪二十九年,知县俞兰元改桃城书院为高等小学校。初仍旧贯,继渐推广,斋舍展拓地址,凡应有之讲舍、自修室、枪械室、仪器室、书籍室、成绩室、学校团体操场,无不具备。统计毕业凡十一班,学生二百余人。毕业后出就专门,若京、津之军警、师范、农、法、工、商,各学校殆无不有。劝学所设于宣统年,后废,旋复,改旧有之八郎庙为办公室,附属高等小学校。阖属小学教育会于假期内举行,亦以高小讲舍为会所。
第四十三课 学校三 初小学校
高等小学成立后,初等亦陆续开办,由是逐年增广至今,凡八十八所,肄业学生四千三百余人。以最近调查户口,核计每一百五十三户内平均一学校,每三十三人内平均一学生。其校地借用民居者十之七,以祠庙及其他公地或经学校构筑者,不过十之三。学费多由田亩摊派,惟城关济以斗斛捐款。
第四十四课 学校四 师范 两等
师范传习所初附于高等小学,今移学宫,以明伦堂为讲舍,即堂前隙地建筑斋舍二十余间,毕业十一班学生,三百余人,但皆系六月之简易科。劝学所长贾君拟开二年或三年完全班,以期师材深造。两等学校男、女凡三处,巨鹿镇男、女各一处,高家圈男两等一处,学生七十余人。
第四十五课 学校五 女学 医学
女子小学阖属十二所(东木厂街、问津街、四高村、律村、巨鹿镇、西南辛庄、南增家庄、高家圈、张家圈、岳贡桥、大葛村、武家庄),学生二百五十人,以近来村庄户口册平均分配,每二十四村一千六百八十户,八千二百三十口,均配一女学,固由财政支绌,抑以风气蹇僿也。医学研究所今始萌芽,由邑人吴生、康生集资创办,在登瀛门外路南。
第四十六课 局所一 警察署
警察署,光绪三十三年成立,总署设邑西关,四境分三局(赵家圈、巨鹿镇、大葛村)、九区(郑家河涯、小侯、周通、疙瘩头、马家庄、张官铺、辛集、桥头、康家村)。宣统三年,归并为五区(总署、大葛村、赵家圈、巨鹿镇、张官铺),惟皆赁居民舍,终非经久之谋。原设分所八,以前年水患,艰于措款,全行撤废。惟军营一所,该地绅民自行筹费,今存。警费亩捐为大宗,而商捐、船捐、斗斛捐所济无几。现在警佐以下巡官五员,巡长十二员(马巡长五,步巡长七),巡兵九十一名(马巡二十三,歩巡六十八)。警察教练所初设集贤巷,今附总署。第一次传习,专为储材。巡官今则分班传习,巡兵俾通晓警章,以完职务。
第四十七课 局所二 邮务局 征收局 牛痘局
衡境邮务,初以商人代办。光绪三十年,始设三等邮局于邑西关,嗣因事烦效著,改二等。民国六七年间,月收邮费平均一百五六十元,合四乡代办各处约三百一十二元,以今例昔,仍月异而岁不同。征收局设于桥西观澜街,初名冀赵筹款分局,后易今名,其职务收解冀赵十二属之烟酒税捐。牛痘局设于城内城隍庙,每年五六月间,由劝学所委人经理,施种牛痘。
第四十八课 会址一 县议参会 自治分会 选举事务所
县议事会于宣统二年十一月与参事会同时成立,假用师范传习所舍宇,以明伦堂为会所。议事会会员二十人,参事会会员四人。常年会期一月,临时会期五日至十日。以县长为参事会长。而自治分会(研究地方自治事)及选举事务所(为临时调查省议员及参众两院议员资格而设),亦以此会为地点。
第四十九课 会址二 商会 农林会
光绪季年设立商务分会于通商街北口,会长一员,会董数员,无常年会期,或联络商情、保护商业及有阻碍商务进行处,经一二人请求即行召集,会费由入会商号分担,岁约五六百元。农林会附于商会中,民国纪元设立,邑城为总会,四乡有合数村或数十村设一分会者,以改良、保护农业为职务。
第五十课 仓廒
燕赵之俗,尚慷慨而少积聚,一遇灾歉,便成流亡,仓廒所以备荒也。县置仓廒凡十,常平仓四,曰永丰仓(在署东)、大有仓(在署北)、隆兴仓、恒裕仓(俱署西),旧贮谷一万四千石。义仓六,留仲、赵常、钜鹿、辛集、张官铺、由家店各一区,旧共贮谷二千三百八十石。今其存者,惟署西一所,然已空无所有矣。
第五十一课 留养局 养济院
留养局、养济院之设,所以恤贫民之离逖或鳏寡老疾无依者,善政也。境内留养局五,一在杜家街西,一在赵常村路南,一在新集村东首,一在张官铺村中,一在留仲村西首,今皆圮。清光绪三十年,经知县俞兰元变卖杜家街西一区,以充蒙学公费。养济院在马厂街,久废。清乾隆五年,知县汪埙建造瓦房十七间,垣墙、门楼俱备,今则破屋数间而已矣。
第五十二课 街巷
衡水街巷,向无标记,故百年土著,往往不能举其里名,但依其坐落方向或冠以钜族姓氏以名之而已(如南街、北街、李家街、杜家街之类是也)。街巷在城中者,有育贤(迎旭门内)、阜民(来薰门内)、西成(登瀛门内)、丰登(漳带门内)、玉带(迎旭门内迤北)、马厂(西成街迤北)诸街,及惠民(阜民街迤东)、咸和(阜民街迤西)二巷。在西关则隆庆(登瀛门外)、通商(隆庆街迤南)、木厂(通商街迤西为西木厂街,迤东为东木厂街)、观澜(在河桥西)、问津(观澜街迤北)诸街及集贤巷(隆庆街迤北)。又桥东迤南至西木厂街,旧分北半为隆庆街,南半为西木厂街,今名篦子市。
第五十三课 坊表
明代中式乡、会试,率皆建坊,所以鼓励士气,激发民志也。其仅存遗址者为青宫少保坊(育贤街为尚书傅希挚建)、为恩荣坊(在通商街为进士杨宜建)。其并无其迹而但有其名者为儒林坊(儒学西)、澄清坊(察院西)、太仆行台坊(马厂街口)、重芳坊(阜民街为举人杜杰建)、世科坊(西成街为举人耿升建)、冠英坊(集贤巷为举人陈信建)、夺锦坊(阜民街为举人魏进建)、登科坊(育贤街为举人苏缙建)、拔萃坊(育贤街为举人赵应龙建)、绣衣坊(育贤街为侍御赵应龙建)、光启坊(通商街为举人陈让建)、登瀛坊(阜民街为举人李梅建)、经元坊(木厂街为经魁杨宜建)、豸绣坊(木厂街为巡宪杨宜建)、文宗坊(育贤街为督学杨宜建)、貤恩坊(通商街为敕封侍御杨惠建)、进士坊(育贤街为进士傅希挚建)、都宪坊(育贤街为中丞傅希挚建)、大司徒坊(育贤街为尚书傅希挚建)、兰省清晖坊(育贤街为诰封郎中傅禀纯建)。此外又有贞节坊十,一在集贤街为张氏建,一在通商街为苏氏建,一在登瀛门外为王氏建,一在旧城为王氏建,一在北田村为张氏建,一在胡家堂为李氏建,一在通商街西为苏氏建,一在彭家杜村为王氏建,一在花坟村为冯女建,一在郎子桥村为屈氏建。
第五十四课 坛庙祠宇、寺观
坛庙祠宇,凡皆有功德于民,允宜祀事以报之者也。中国虽无宗教可言,然强半崇奉佛教,寺观亦附载焉。风云雷雨坛(来薰门外)、社稷坛(登瀛门外)、邑厉坛(迎旭门外);关帝庙四(县治前、登瀛门外、观澜街北、马厂街北),农神庙(迎旭门外)、城隍庙(治东)、火神庙(通商街南)、八蜡庙(西关外)、马神庙(马厂街)、土地祠(治前)、东岳庙(迎旭门外)、玉皇庙(观澜街西)、三官庙二(来薰门外、河西)、晏公庙(集贤巷北口)、三义庙(迎旭门外)、三清庙(玉皇庙右)、泰山行宫(三清庙右)、白衣观音庙二(观澜、问津)、龙王庙二(桥西、河碳厂岸)、观音堂(通商街);山西郝公祠(铭)、山东孙公祠(梦麟)、河南郭公祠(凤翔)(俱登瀛门);宝云寺(马厂街)、宝宁寺(问津街外)、开元寺(武家庄)、弥陀寺(西盖村)、兴福寺(东盖村)、崇善寺(景管村)、清凉寺(小侯村)、圆觉寺(南田村)、宝塔寺(北田村)、崇兴寺(焦枉村)、观音寺三(钜鹿、撩绳口、陈家口)、龙兴寺(高石村)、佛寺二(郎子桥、伍花营)、龙泉寺(李家圈)、天宁寺(牛蹄洼)、万善寺(张六堡)、香林寺(小屯村)、永福寺(马老店)、龙会寺(北谢漳)。
第五十五课 墩台
古者封土为坛以纪里,五里只堠,十里双堠,国有警变,军用守望传达之,所谓之斥堠,俗曰墩台。四路墩台凡二十二座,东路野营、刘家庄、张家庄、周村、郭家庄、邢家疃、清凉店,南路康家洼、王许庄、小侯、新庄、祝葛店、半壁店、枣园、开河、赵常,西路大庙、东团马、李家铺、毗村,北路牛家佐、杨家庄、张官铺各一座,至今犹存遗址。
第五十六课 堡镇一
筑土为小城曰堡,常设于边鄙巨镇,简言之即一县之屏藩也。
留仲堡,治东二十里(堡内周一里二百步,高二丈五尺,池阔一丈,深七尺,门四座),知县李完建,旧称文物之乡,与武邑交错,所出棉布为夥,尝运输京畿迤北一带。张六堡,治西二十里,今名新集(堡内周二里,高二丈,池阔一丈,深七尺,东西二门),知县李完建。初,邑人有张六堡者迁徙至此,山西军亦利此堡欲立屯所,张六堡挺身逐之,因立集名张六,不忘旧也,名新集以特起也。
第五十七课 堡镇二
钜鹿镇,治南三十五里,在滏河南岸,南接冀县北境,民庶殷繁,商业充实,为邑巨镇,所制丝线、带绳最为佳美。张官铺,即古马老店也,治西北十五里,为赴保定要道,迤西北里许入深县界,有界碑存焉。道光之季,滹沱南移至此,居民多创稻田,今既北徙,陇岸宛然。此外有民安集、亨通集、小侯集、郎子桥集、张家圈集、桥头集、焦枉集、大麻森集、南谢漳集、军营集。
第五十八课 古迹一
作志乘者往往强分境内为八景,殊甚无谓。旧志亦有八景之说(其目曰:谯楼钟韵、衡桥夜月、羊令旧渠、孔坟显异、旧县古塔、漳河北环、唐贤古碑、青龙高阁),新志删,今不取。宝云塔在故县宝云寺,高十余丈,唐建,后寺移今县,塔依然存,年久倾圮,万历间女道士亚氏重募修,登临之余,全境在望。谯楼古钟,唐贞元六年造,在旧县宝云寺,因其体大,难于迁移,及冬月冰坚,由河而致,至桥陷于水,次年春方出,后误为流来之说。
第五十九课 古迹二
桃城,治西四十里,汉高封桃侯刘襄(项氏族,赐姓刘)于此,今墟。郎子桥,治西南四十里,汉时王郎尝驻军于此,更始二年,光武徇河北,自下博赴信都击王郎,应即此地,今尚名村。空城,治西二十里,未识创始年代,遗迹犹存。孔贤庄,治西五里,唐国子祭酒孔颖达故里,今墟,残碑存焉。盖村,唐蜀王太傅盖文达故里,其宗人国子博士文懿亦以文学显,号二盖。
第六十课 垄墓
自古迄今,葬于此土者,奚啻恒河沙,岂无雄伟奇特文章,节义之士,而皆委之荒烟蔓草,而磨灭弗彰也,今但纪其最著者:唐孔颖达墓(治西五里有元大德七年县尹袁纬碑记,唐书颖达陪葬昭陵,有于志宁撰碑,今在醴泉县,此则旧志所载,并存),盖文达墓(治东盖村,有于志宁撰碑),元萧真墓、萧守信墓(俱和商门外,古碑犹存),明李遵义墓(通济门外),赵应龙墓(盖村),杨惠墓(开河,石器存焉),傅山墓(治西四十里),傅广墓、傅希挚墓(治西二里,有敕修茔域谕祭碑文),清平南王祖墓(治西二里有清纯帝时神道碑,伟然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