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字韦苍,号秋山,江西南城人。清乾隆十八年中乡试,乾隆二十二年考取丁丑科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虽名列等次靠前,因种种原因,未能进人翰林馆选的名额。而选授了卢龙县令,曾迁临榆知县。后调任衡水知县,五年后升任保安知州,后来因其子陶云鹤考场替考犯了案,而受到官场处分撤了官职。后来,因陶淑认错表现较好,在二十年的官场经历中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并且精通文墨,深受上司赏识,数年后补枣强县令任职,又补官陕西麟游县令等。前后为官共计四十余年, 任职内曾主管撰修《衡水县志》《保安州志》《枣强县志》等,出版了《秋山诗集》一书。陶淑的性格奔放豁达,颇爱吟诗高歌。任职内每逄公暇时间经常与他的下属官吏们在一起对歌唱和,从不摆官架子,僚属们非常愿意与其合作,同时他也是一位受县民欢迎的父母官。
乾隆二十八年,陶淑赴任衡水知县。他刚刚到任即发现,建在县衙东邻的桃城书院校舍简陋,院内荒芜,师生寥寥,呈颓落之势。陶淑认为:“天下州县更立书院,以广教育,彰文治,以达亦邑之后幸也夫。” 县衙库内财政空虚,陶淑决意捐出俸禄,重创桃城书院!乃召集县城贤达志士杜子谦、柳如松、石斯泌、王子炜等诸君商议兴学之事,大家皆崇尚新知县的义举,积极献策,齐心协助改变书院的落后面貌。于是, 聘工匠师傅大兴土木。院中央的正房大厅修缮为讲堂,东西六楹厢房为书舍,最后面的楼房改建为“敬业轩”,前后大小曲廊数间,是供师生乘凉、避雨、读书、辩论探讨之场所。重新修缮好的南大门,高大敞壳, 由陶淑亲笔书写的“桃城书院”巨大匾额,高挂门首。书院修葺一新, 陶淑即聘请县城德高望重的举人江先生为主讲席,多位贤士为助讲。同时在全县选拔优秀的学员人书院进修。新的桃城书院,环境清幽,校风儒雅,师生拔萃,书声琅琅,典籍充栋,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县最高之学府。从此以后,书院人才辈出,诸学员皆备科举以及公卿大夫执事之选, 优化了县城之文风达百年之久。
衡水县城西南的候店、北田、南田一带地衍势凹,每逢夏秋淫雨绵绵之际,积水严重,庄稼绝收,各村农户苦不堪言。陶淑亲赴洼地勘察后及时向上级有司汇报,申请建筑水闸以调节积水,解农户水患之苦。 工部有司来员实地勘估后,准建石闸一座。于是,陶知县招募民工备料建造。闸址选在县城西南三里,干马村西,吴杜村北,漳河(滏阳河)南岸。石闸修得高大坚固,两旁的土埝也宽厚敦实,以防被冲溢。石闸共计三孔,每孔都建有一道升降闸板。
衡水县城西门外,原来为漳河流经处(滏阳河为其支流),漳河贯穿南北,上自顺德、邯郸、广平、大名,下达津沽。商船来往,帆樯如林。明朝嘉靖隆庆年间,乡耆徐廷首创募捐集资修建了“衡水大石桥”, 此桥为千里滏阳第一长桥。从此,衡水成为齐、晋、京南诸郡县九大通衢。至清顺治五年(1648年),漳河又发洪水,滹沱河洪水再次南移注人漳河,水势异常浩大,衡水石桥被洪水冲击严重受损,部分塌陷。交通受阻达一百七十七年之久。到乾隆年间的中叶,漳河因为上游淤塞逐渐东移到山东,滹沱河也改道北移。原河道只有滏阳河流经,水量渐缓, 民间改称其为滏阳河。可衡水石桥的断石残拱仍然横截在河道上。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陶淑上任衡水知县后当即发现:这破拱残石的旧桥,不但影响东西交通,而且河道里还潜藏着巨大危险,一部分石块已陆续坠落河里,如不及时整理,大石块还会一块一块地坠落,最终会堵塞河道,下壅而上溢,造成泛滥成灾,不但陆路受阻,水道也会完全断绝。上游顺德府、大名府的商船早已叫苦不迭,下游的河间、津沽的货舶更是一筹莫展。广大民生的不便关系甚大,重修衡水石桥迫在眉睫。陶淑知县及时将请示重修石桥的文牍上呈直隶总督方观承,方总督即奏请朝廷有司兴修衡水石桥,旋以准奏,立即发帑四万七千六百八十两有奇。直隶府布政使有司委派清河道的周元理为技术指导:命令知县陶淑亲自指挥建桥诸事宜。陶淑首先发动民工采石于唐山(隆尧县的一座石山),为建桥积极备用石料。清理原破旧石桥桥基是一艰巨复杂的工程,困难重重。陶淑实地考察后,派工人挖掘附近的原滤沱河故道,即:沿着观澜街(河西街)南边的河道,向西绕至八蜡庙,再向北绕过问津街的北口,再拐向东至滏阳河,清理挖掘出一条新河,俗称月河(弯弯的像月亮),全长八百二十丈(2733米),河面宽四丈五尺(15米),深二丈有奇(7米)。至2010年遗址尚存。并在原石桥南北两面的滏阳河上,筑起两道拦水大坝,打立桩木上千根, 以树枝、竹片、秫秸编织的大埽楗数万件。南大坝长四十丈(130米), 北大坝长三十丈六尺(102米)。截断的滏阳河水引入月河,河水向西绕过河西街问津街,再向东归人原河道,船只运输照常往来,不受影响。 这样,大坝筑成后,汲水完毕,旧桥基露出。这时候,直隶总督方观承率清河道的周元理、通水道的王神保,赶到桥址现场设计谋划。为使桥梁工程百年永固,清除旧底,铲平桥基,打桩立脚,统一换用新石料。 任用通水道的王神保为技术总管理官,冀州的知州单功加封督官,知县陶淑仍然负责招募工人和全部土方工程。筑桥工程夜以继日,诸官吏尽心尽力。始于乾隆三十年五月(1765年),竣工于乾隆三十一年十月。新建的石桥长三十丈(100米),上宽二丈五尺(8.3米),桥孔由原来的六孔改建为七孔,中孔高一丈八尺,左右边的桥孔依次各减一尺五寸(0.5 米),七桥孔的宽均为三丈一尺(10米)。桥南北雁翅各袤三丈(10米), 广四丈(13米)。石岸四出,北长六丈五尺(21.6米)南长四丈五尺(15 米),共高二丈八尺(9.3米)。桥下立墙三丈(10米)毗连南北分水, 统四丈九尺(16.3米)。南分水出桥外七尺(2.3米),北分水外石簸箕五丈(16.6米)。底广六尺(2米),固以立桩,培以新土,灌以灰浆, 镇以狻猊。新石桥虽比原石桥略小一点,但结构合理,浑然一体,仍然是千里滏阳河的第一长桥。方观承总督立即呈报朝廷石桥告成,乾隆皇帝赐名“安济桥”。由知县陶淑撰写《敕建安济桥碑记》,立碑于石桥西头路南,“兆民之利,安济万年”,以示纪念。从此,衡水西关恢复了“水旱码头”之美誉,又成为齐、晋、京南诸郡县九大通衢。
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曾向朝廷申请在全省兴建土木工程共计五十五处,其中包括把衡水县城完全改为砖城。乾隆三十一年二月, 陶淑与前来衡水的清河道周元理,共协估计改建砖城需银六万三千四百余两,均由国库出资。陶淑奉命承修建造,立即招募工匠起始,首先于城外周边掘土垒窑十几座,煅烧城砖。水路旱路采购木材。精心经营一年.于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完工。新城墙周长九百八十四丈(3280米), 城墙上宽一丈五尺(5米),基宽二丈七尺(9米),城墙高二丈二尺(7.3 米),炮台十六座,城垛口一千二百三十个,重新修缮了角楼四座,更铺(城墙上的小亭子)四座。并翻新了四座城门楼:西城门(登瀛门) 为正门,呈长方形瓮城,每个角上建有一座小亭子,前门楼为一层,上悬匾额书日“金汤”,前城门口的上方的条石上镌刻“桃邑”两个大字, 后城门口的上方条石上,镌刻“登瀛”两个大字,再上面就是“登瀛楼”, 重檐双层三楹,一层匾额书日“视旧伟然”,二层匾额书曰“瀛洲古渡”, 瓮城里面建有关帝庙;东城门(迎旭门)为圆形瓮城,前门楼为一层, 后门楼为“迎旭楼”,重檐双层三楹,二层上匾额书曰“旭日朝晖”; 南城门(来薰门),为圆形瓮城,前门楼为一层,后门楼为“来薰楼”, 重檐双层三楹,二层上匾额书日“薰风阜财”;北城门(漳带门)也为圆形瓮城,规模略小,前门楼为一层,后门楼为“漳带楼”,重檐双层三楹,二层上匾额书日“襟带漳河”。四座城门外的吊桥也进行修补。 陶淑在修筑城墙的同时,把文庙(孔子庙)、孟子庙、钟鼓楼修葺一新, 也把县衙的仪门、头门、二门、大堂、二堂、书房楼(三层)、典史署以及后宅院,共计七十三间翻新、修缮一遍。为此,整个县城的主要建筑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陶淑自上任知县开始就成立县志编写局,亲自组织本县进士高世伦, 县谕王希曾以及张凤祥、侯允文、王济盛等三十名秀才,重修了《衡水县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陶淑的《衡水县志》,为古代衡水县最完整的文献,现今存桃城区档案局,衡水市档案局存有影印本, 全国各大图书馆皆有收藏。
陶淑于乾隆二十八年任职衡水知县,二十九年捐出俸禄重创桃城书院成:三十年修建老龙闸成;三十一年兴建安济桥成;三十二年衡水县城墙改建成;任职五年之中重修《衡水县志》成。使衡水县“至今日, 而教导得其地,道路得其平,水旱得其备,防卫得其守。邑之大政,霏不具举。一邑之人,士歌于学,农歌于亩,商旅歌于途”(陶淑语)。 陶淑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多有建树,深为后人称颂。乾隆三十三年, 陶淑离衡赴保安州府上任时,衡水县民沿街跪拜,拦轿挽留。
临榆 治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
保安州 其治所在今涿鹿县城
下面是衡水县志电子版二维码
文字内容来自《桃城史话》,内容以原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