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也是酝酿了很久,今天终于可以有时间来分享。(本文为2021年文章再版)
这个思维模式让我的整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提升和转变,还有对我所学到的知识包括生活中的所见所想都在短时间内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希望今天分享之后对各位也能受益匪浅。
我的经历
刚开始接触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复旦大学高级研究员陈平教授,其本人的经历相当传奇。
刚开始在国内师从严济慈等名师在国家科委等机构研究核物理相关技术,到后来去美国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普里戈金,跨界研究经济学,逾越了物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鸿沟,现在在世界的经济学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陈平教授
在那个时候,这种新奇的跨学科复杂科学思维模式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高深而又不可接触。
我也试着去了解过他,陈平教授为了普及复杂科学的常识,也讲了一些复杂思维的课程,我也有幸听过。
有讲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也有经济学中的经济混沌等等,但由于思维的高度始终不够,我一直没有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直到前一段时间我对巴菲特的挚友查理芒格先生开始感兴趣,并逐步了解他。
他所总结的人生经验中就有一条就是掌握多元化的思维模型,他讲到这个思维模型对他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后来才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与陈平教授的复杂科学不谋而合。
他们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陈平教授主要应用于学术研究领域,查理芒格先生的说法就比较适合于平民大众,但是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揭开面纱
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质是对多个领域进行深入了解,追根溯源,他和我们之前说过的“非对称优势”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这个更像是升级版,或者是叫做“非对称优势”的2.0版本。
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学术界,一切影响万事万物结果的变量远远不止一个,比我们一般要研究的二维三维要多得多。
我们的初等数学中初等函数再难不过也就是在研究两三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而且这两个变量都是同一个领域,一般都是以数字为变量。
但现实中,出现一个事情的结果,一般都有三维以上的多维,甚至十几维度,几十维度,几百维度的变量在影响其最后的结果。
比一般初等变量更复杂的是,影响平时这些结果的变量都处于不同的领域,可能是经济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也有可能是心理学,又或是物理学、生物学还是化学等等都有可能。
我们在各个跨学科领域之间了解得越多,对每个变量的掌握也就比一般的人更加准确,对结果的预测和估计也就更准确。
常常一件事情的结果远远超出我们预想的范围,其实一般都可能只是一两个变量的影响导致的结果大大偏离预估值。
用在何处
这种思维模式的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事情结果的预估性,掌握的维度越多,维度变量越准确,最后的结果也就越准确。
那是其一,其二的好处就是他能让我们每个人多角度地看世界,常常一片梧桐树叶的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不同的结果,在一个理工生的眼中看这个叶子会想到这片叶子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在文人墨客的眼中仅仅一个叶子的掉落便可以落成一首诗、一首美文。
这两种一般都很走极端,倘若我们同时有这两方面的思维,既有理工科的理性,也有文科的感性,那梧桐落叶一定又将是另一番更美丽的场景。
亲身体会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好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难免有一些就会超出我们的认知会处理不好。
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学科思维去思考世界,拿我来举例子。我是理工科出身,但是我的文科相对程度上也很不错,起码比一般的理科生要好很多。
学历史教会我们一个思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我们用这个可以想清楚好多我们身边的事情,这也是我一直喜欢研究国际政治的原因: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经济学中的一个思维模型我也一直都内化于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其他事物的一切,他帮我更加客观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看待世界,有兴趣了解万事万物背后的经济链。
还有生物学中:存在即合理。
我也通过这个想清楚了不少困惑我的事情。物理学中的三大守恒定律,这些定律更是自然界交给我们的道理,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法学的思维方式,对一件事的评判从法学的根本着手,法律就是显现的道德,我们就能将表象弹性的一些事情做出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主要在于有没有看到其本质。
结尾
社会是多元化的,我们也必将是多元化的。
倘若只在一处,必定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
现在的社会需求就是需要一专多长的复合型人才,了解多个思维模式的同时也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一个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优势。同时有看清事情问题本质的思维能力,真正的在社会竞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
往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