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影片已经是二刷,记得第一次看还是在高中的一个周末,现在再看还是有很多让自己感到共鸣和触动的地方。
事情发生在国家人口和我们差不多的印度,主要故事围绕着皇家理工学院三个大学生展开,主人公是兰彻和他的两个同学。
我们的主人公兰彻,在一个唯学历第一的社会之下,只是为了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哪怕得不到大学的学历,仍然选择花几年的时间进入并且融入到大学之中,让他身边的人认识了他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真正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人。
可谓真正时代的标杆,真正热爱生活且投入生活的人,不管这个人物的设定是否是理想真实,这个人物本身带给我们的反思是足够多的!
一、知识的获取途径不应该走经验主义道路
他此一次出场,就给所有的这些大学生老师上了一课:知识是用来用的,而不是用来记的!
这一点在尤其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体制中更为突出,我们从小就偏向于授课型教学,都是固定的教材,一成不变的知识,让我们去记忆,甚至去理解都是算比较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许多像看似学习很好的“消音器”一样的学生,可以对课本上的知识倒背如流,但是根本没有自己独立思考之后的理解。以至于在后边的表彰大会发言的时候,兰彻搞了个恶作剧让“消音器”在全校人面前闹出了笑话。
这个电影让我来说真的是有些被名字耽误,其中许多设置的细节和映射的现象就时时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就拿我自己英语的学习来说,我本身自己的英语学习起步就不算很早,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从初中开始简单的语法学习就非常吃力,到了高中开始猛背单词才不至于拖后腿吊车尾,但是一直也不是很好的水平。
直到我前段时间准备了雅思的考试,真正与国外接轨的语言考试,我才真正明白自己学了十二年的英语不过是纸老虎一张。
和我很要好的朋友刚前段时间去考了托福的考试,他的起步很早,基础还算好,但是真正去考托福的考试我们交流整体感觉还是很被动。
考试后和一个非常权威的老师交流,他说了一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是我一直倾向但是在这个框架环境之中不敢承认的一句话:
英语本身能力的锻炼要比那些考试重要的多,我们要加强我们的能力本身,去对考试形成一个降维打击。
我们从小的环境培养我们更多的是怎么考试得高分,英语作文有现成的框架,做阅读有固定的方法,但是真正去考雅思去考托福这些真刀实枪的考试。
就好像我们闭关修炼了十年的武功可以击败天下第一,但是等我们下山出关的时候,人家早不是那个打法了。
我们太多的时候都在进行课本的教条式学习,过于倾向于经验主义,但是像英语、数学以及编程,他们的本质是工具,我们应该有更多去实践的环节,去应用,去不断训练,而不是去进行十几年的纸上谈兵。
当真正需要考验我们的能力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修炼十年的武功在对面眼里不过是个吹口气就倒的纸老虎。
二、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发展的真的太快太快,已经快到很多的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说到这里,不得兰彻的两个好朋友,这两个人简直映射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学生,他们貌似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学校和老师的框架里不敢越出半步,甚至当他们在找工作求职的时候,都是带着家人的使命。
就我了解到我身边接触的一些人,他们本身的条件都还可以,尤其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真正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的人有了真正去选择做自己的资本,却在这个大好的时代和社会之中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选择的独立意识。
我们的人群中可能和某些或是时代或是什么原因有关(感兴趣的点往期文章:文明的冲突与地理决定论(李约瑟难题的解释)),我们身边盲目从众和人云亦云的气氛特别浓厚。
最可怕的是,有许多家长会带出一些毫无独立思考能力的下一代,他们毫无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空间,这对本人的未来发展是相当可怕的(如果家长是类似马爸爸的实力,当我没说)。
这想来都是一件不管对社会、对家庭都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在一个本来有着无限可能和许多不确定性的年轻人身上,他通过了自己近前二十年的不断努力,他在这个关键的节点已经明白了他未来的大几十年,这大几十年是他来这个人世间的大半辈子,他要用这大半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他并不喜欢的事情。
我们在日常之中要刻意留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凡事多想一个为什么,应不应该,对已经发生的事可以的话做个复盘,对未发生的比较重要的事可以做个预估。
并且,要尽量的远离我们身边尤其之多的“快餐内容”。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做短视频电影解说的有很大的市场,这一方面说是个好事情,提取了最有效最精彩的信息和内容。但是反倒是这些沉迷解说的观众,这种解说甚至成为了他们观看一部影视作品的唯一方式。
我们平时面对的信息量巨大而繁杂,甚至无法明辨或者分类,就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长期以往,就会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所以,在我们可控的范围之内,尽量的去控制控制,更多的静下心沉下气思考一些事做一些事。
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发展的太快太快,足足快到很多的人失去了静下心去寻找去钻研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在所有人都进入学校都是为了一纸文凭的时候,主人公兰彻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去学习他真正想要的知识和见识,哪怕自己并没有许多人渴求的那个文凭,因为他追求的仅仅是知识本身。
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旋涡之中,所有的人都加入了一场无形的竞赛之中,所有人都在卷学历,对抗来自社会、来自各种考试的压力,他们已经慌乱到真的无暇顾及自己为什么而活。
兰彻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因为家里想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他放弃自己喜欢的摄影,即使他的摄影水平很高并且受到业内大师的青睐。一个是背负家里无形的责任,每次考试都只能寄托于求神拜佛。
他们如果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在自己想去的领域深耕发展,他们可以并不这样。
我知道这个观点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切实际,做自己喜欢的没有经济基础哪可以,还是去干那些挣钱的职业比较好,所以也就有了十几年前的经济金融专业爆火,近十年的互联网爆火,我们甚至不清楚下个又会爆火什么。
但是,以我目前看到的来说,不分行业,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只要你做到头部或者仅次于头部,都会有你想象不到的一杯羹。
在我们的常识中导游并不是一个很富裕的职业,又苦又累,那建议你们去了解下dy“普陀山小帅”,一个真正的文化内容输出者。只要真正做出好的内容,该来的自然会来。
“普陀山小帅”
我们印象中记者也不是很富裕,那你们去了解下“程前朋友圈”,我往期的文章也有提到过(点击查看“说说最近”),他的整个访谈过程以及流程变现和资源整合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程前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回报,真的是我们做的还不够!
尤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觉,我们真的可能是躺平惯了,不知道努力是什么样子了。
在我知道认识的人里,他们有的在实验室里一做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社会创业者,年龄与我相仿,还有的仅仅大我几岁,国内多地奔波,见行业内的人,交流学习,都是乐此不疲。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选择一件我们热爱的事情,我们才有足够强大的源动力去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呵护我们热爱的,去不断成长。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四、说说自己
当然这么多的内容我不能只是一个空想家,我也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并且热爱的事情,并且朝着更热爱的方向去走。
在上大学之前,我就牢记网红校长郑强书记说过的话:我们要热爱我们的专业,这可能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情。
可能是上了大学受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和自己之前的一些经历有关,我在之后的时间对弱电控制方面有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兴趣。
很喜欢稚晖君说过的一句话:对于先进的科技对普通人来说就像魔法一样。
喜欢控制,就当自己在喜欢一种未知的魔法吧,并且自己在未来的安排中也在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着,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自己心里的霍格沃兹学习更高级的魔法。
五、写在最后
这篇的内容相对较长,也是上周拖到现在的一个小原因,但是好事多磨,时间一久,必是精品。
最后,送给各位一句话共勉:人生一世,说长不长,且行且珍惜。在庞大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但是我们时刻都记着活在当下,明确我们最初热爱的是什么。
低头耕耘,不问收获,保持热爱,当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和力量,一起奔赴山海!
六、预告篇
《浅谈AI:ChatGPT引发的浪潮》
这篇也是往期文章埋下的一个坑,还有一些慢慢来填,静待花开
往期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