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出没,到底是谁之过?
关于“熊孩子”的故事屡见不鲜。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士在火锅店用餐时,邻座的一个孩子对她的手机产生了兴趣,要求玩耍。女士婉拒后,孩子竟向她的火锅中吐口水。女士向孩子家长反映,得到的回应竟是“孩子还小,多担待”。火锅店老板虽为女士更换了锅底,但令人震惊的是,那孩子随后竟将滚烫的火锅汤料泼向女士,导致其毁容。此类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引人深思:为何当今社会“熊孩子”频现?
根源在于,每个“熊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位“熊家长”。当今独生子女众多,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予孩子,对孩子的需求往往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任性、固执的性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公共场所,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非但不批评,甚至有的还以此为荣。这种纵容正是“熊孩子”诞生的温床!
许多家长误以为只有老师才是孩子的教育者,实则不然。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最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家长平时应注重自身言行,以身作则。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因父母长期不在家或缺乏沟通而行为失范。家长应多花时间了解孩子,加强沟通。当孩子犯错时,要及时制止并讲明道理,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控制情绪,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避免一味打骂,以免适得其反。同时,不要因为孩子的淘气而失去信心,要对孩子保持希望。切勿使用侮辱性或讽刺性的言语,以免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
作为家长,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若引导不当,可能会使孩子误入歧途。家长既能成就孩子,也能毁掉孩子。很多时候,家长自以为是对孩子好,实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害TA”风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