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巷子能引起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

时事   2024-11-03 11:14   北京  

所谓“德不孤,必有邻”“让一让,六尺巷”。六尺的宽度,辐射出无涯无际“里仁为美”的文明乡风和社会环境。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城区西南一隅,长不过百米,宽不过六尺。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何以引来世人瞩目?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六尺巷考察调研,让小巷声名远播。连日来,人们激情高涨,追随着总书记的步伐。当地市民扶老携幼,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人们在小巷里穿行,回想总书记作出的指示精神,感受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

六尺巷和礼让牌坊 (吴苏琴/摄)

百米之长,历史照进现实

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六尺巷,由青瓦灰砖砌筑而成,鹅卵石铺地,这种建筑风格的小巷在桐城古城的四条历史文化街区里随处可见。不同的是,古城里的街巷是历史建筑,这条巷子却是复古新建,巷子的两头更是矗立着两座汉白玉牌坊,东头牌坊题写着“礼让”二字,西头牌坊题写着“懿德流芳”四个大字。

这与六尺巷的最初形象显然不同。

据考证,六尺巷大约形成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二十九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巷子的出名是因为一首让墙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00多年来,这首让墙诗在当地口口相传,代代不绝。以至于形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则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张英(1637-1708年),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于康熙六年考中进士后在朝为官,便携家带口迁居京城,入仕前一直居住在父母家,在桐城并无自己的私宅。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兄弟们也都析产自立门户。康熙二十一年,张英请假回家葬父。三月离京,五月抵桐,直到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奉召回京。整整在家乡桐城住了三年。在此期间,他用康熙皇帝赏赐给他葬父费用的节余,在龙眠山里兴建了一处小园,名曰赐金园,以感念皇帝赏赐之意。此时的张英已萌生退意,但皇帝下旨,促他还朝。他只好将夫人留下,让她在城里营建一处宅第,好方便孩子们在家乡读书进学,参加科举考试。

夫人留桐一年,在城里西南隅购地一块,安排好建房事宜便返回了京城。最终宅第于康熙二十九年建成,具体营建过程应是家中管事之人主持。也许就是在此过程中,与邻居吴家发生了宅基地之争,才有了家人驰书于都,请示张英之事。

一场纷争,以各让三尺,握手言和为终。本是私宅,硬让出了一条方便百姓通行的小巷。这结局太过美好,便传颂开来。直到清朝末年,桐城派名家姚永朴将其付诸文字,落到纸上。

姚永朴用史笔写过一本《旧闻随笔》,其中有个篇章叫《乡先辈遗事》,里面记载了许多桐城乡贤的遗闻轶事。关于张英的有好几则,“六尺巷”是其中之一:“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如今,这则故事就镌刻在六尺巷西边牌坊之后的照壁上。

一条百米长的小巷,却走过了300多年的漫漫岁月,且历久弥新,照进现实。

六尺巷 (吴苏琴/摄)

六尺之宽,谦和礼让无涯

长久以来,类似让墙故事甚多,为何桐城的“六尺巷”更加出名?可能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出名。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清初康熙皇帝始设南书房,张英是第一位入值南书房的天子近臣。其子张廷玉出生于京都,十岁时随父还乡,之后在家攻读。六尺巷故事发生时,他正在家乡,还是个孩子,虽不是主事之人,但一定是亲历者。父亲的言传身教,肯定对他影响至深。其后张廷玉考中进士,为官后也曾入值南书房,历经康、雍、乾三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领翰林院、吏部、户部、礼部等事,是著名的治世能臣。张氏家族是桐城著名氏族,耕读传家,诗礼为教,世泽绵长。明清两代,一族计有秀才以上功名者近千人。其中进士26人,举人89人,贡生、国子监生700余人。民间更喜欢说他家“父子宰相(大学士张英、张廷玉)”“六代翰林”,朝廷则有人上疏“桐城张姚二姓,占却天下半部缙绅”。

姚姓即是张英夫人家族,其夫人姚氏,知书识礼,教子有方。张廷玉入值南书房时,康熙皇帝对身边人说“张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独父训也。”这样的簪缨世家,在朝在野,没有什么负面消息,却有许多逸事趣闻。他们德高望重,学有著述,官有清声。可谓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

官员们敬重他们,将他们的格言奉为圭臬。张英的《聪训斋语》,张廷玉的《澄怀园语》,只是两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他们写作之余随手记下的人生感悟,却被世人尊称为《父子宰相家训》,将其案置座右,效而法之。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推崇备至,常常嘱咐家人子弟颂读强记,照此奉行。

家乡人爱戴他们,亲切称他们为老宰相、小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让墙只是他们人生事迹里极其微小的一件事。他们的懿德嘉行实在太多,数不胜数。世称张英尚俭,张廷玉崇廉。张廷玉作为国家重臣,在朝为官50年,一生未置产业,在京住官邸公房,回乡住父母老家。他将毕生积蓄和皇帝赏赐在家乡捐建了一座大桥,家乡人民称其为“良弼桥”,以纪念他这位“调梅良弼”的贤臣良相。

良弼一座桥,六尺一条巷,是父子宰相留给家乡人民的物质记忆和精神遗产。

张氏家族名人太多,在桐城的故事太多。“谦和礼让”只是他们家风传承中的基本素养。而这基本素养,影响和教化了乡风民俗。所谓“德不孤,必有邻”“让一让,六尺巷”。

六尺的宽度,辐射出无涯无际“里仁为美”的文明乡风和社会环境。

懿德流芳牌坊 (吴苏琴/摄)

修文化育,守正还需创新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六尺巷两边的张府和吴府早已在岁月更迭中几易面目,不变的只有“六尺巷”这个地名,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桐城人民对文明礼让、和谐社会的向往。

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区域划归安徽省民政厅使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桐城人民将“六尺巷”蕴含的礼让精神挖掘出来,古为今用。1985年,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清代宰相府·六尺巷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在原址上恢复重建了一条小巷,并在东西两头修建了“礼让”和“懿德流芳”牌坊,牌坊下修建照壁,将六尺巷故事镌刻其上,照壁后竖立一块太湖石,集张英字刻成“让墙诗”。如此,六尺巷从单位大院中脱颖而出,重新成为一条便民通道,并且初具旅游景点雏形。

党的十八大以来,桐城人民思考如何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六尺巷”这块金字招牌被再度擦亮,并挖掘出更加深远的内涵。2016年,桐城市法院系统率先创造性地提炼出了“六尺巷调解法”,将其试用于基层法院的调解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后,由“六尺巷调解法”上升到“六尺巷工作法”,广泛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在实践和运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提高,最后正式定名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内含“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六方面内容,分为“听、辨、劝、借、让、和”六个工作步骤。

如今,在桐城设有300多处“六尺巷工作室”,在基层社会治理和各个方面,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保障民生。

桐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文都美誉。如何将文化遗存、文物古迹保护好、利用好,发挥其当代价值,“六尺巷”就是最好的例证。2019年,桐城市在各级支持下,用置换的方式将原单位迁出,启动恢复重建包含张府、吴府在内的六尺巷片区,将其打造为旅游景点。2024年,景区基本建成,六尺巷也进行了改造提升,与景区风格保持和谐一致。

虽然恢复重建了张、吴两府的建筑格局,但功能却大相径庭。这里不再是封建社会世家大族的私宅园林,而是人民群众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胜地。景区内布置了“廉洁文化”“礼让文化”“张英张廷玉生平暨张氏家族文化”“吴氏家族文化”“勺园方氏家族文化”“桐城历史文化”等主题展馆。人们在游览观光的同时,能够经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接受廉洁文化教育,了解底蕴深厚的桐城文化。

了解桐城何以在明清两代科举兴盛,冠盖满京华;何以在学术上文章甲天下,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桐城派”;何以在当代走出了5000多名博士,20多名院士;何以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和谐社会,与时俱进。修文化育,守正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张英让墙诗石刻 (吴苏琴/摄)

作为一名在桐城城区土生土长的文化工作者,我对六尺巷可谓熟悉至深,从小到大,我无数次地穿行过小巷,也不止一次为小巷写过赞歌。但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我和桐城人民倍感荣幸。我也和市民一起,再次来到小巷,重温总书记的指示,重新思考六尺巷的意义和内涵。

知古鉴今,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生逢其时,何其幸哉!



原标题:《六尺巷的长和宽》
作者:白 梦
安徽省桐城市政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陶家璇
校对:蒲水涵
审核:史慧玲
来源:《中国政协》2024年第21期

中国政协杂志
立足政协,服务统战,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